[好雷] 废奴制度的先驱--威伯大众与奇异恩典

楼主: TAIHO (一辈子作妳的男孩)   2007-06-21 01:22:59
威廉‧威伯大众(William Wilberforce, 1759-1833)的名字在台湾鲜有人知,
提到废除奴隶制度最先想到的人,恐怕是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1809-1865)。拜台大教授张文亮之赐,他首先将威伯大众
与克拉朋联盟(Clapham Sect)的事蹟集结成《兄弟相爱撼山河》一书,并在
1997年出版。2007年2月,电影《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在全美上映;
6月,引进台湾。然而如同其人,这部电影除了基督教界,在台湾依然默默无闻。
未加诠释的桥段
电影一开始,凄雨绵绵的路程,坐在马车的威伯大众望见远方倒地的马儿,以及
凶残的两位马伕。他不顾身体虚弱,硬是冒雨下车劝说二人,请他们不要如此对
待动物。这不单作为观众认识威伯大众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禁止虐待动物法
案”的表征。威伯大众与克拉朋联盟曾经提出该法案,并且也成为野生动物保护
的先河。威伯大众悲天悯人的性格,在此一览无遗。
另一个场景,威伯大众与议员打牌。打牌在一般人对国会殿堂的认知有很大的落
差,不过当时的英国议会倒是时常有牌局进行。你可能会讶异一个推动废奴制度
的健将,竟然会在议会中与人打牌。事实上,早在威伯大众还在大学时代就曾经
获得“英格兰第一牌客”的称号;此外他也爱好文学,这奠定了他辩才无碍的基
础。打牌这个不良习性日后成为他的政治资产之一,他借此顺利打入议员的社交
圈中,精湛的牌艺也使他人刮目相看。电影中借由反派角色克拉伦斯公爵的衬托
,把黑人司机当作赌注的动作,将奴隶议题带入正题,看似暴怒的威伯大众掉头
而去,其实背后还有这个典故。
忠于呼召的议员
威伯大众出身赫尔(Hull)选区,21岁凭借著家族的声望取得下议院议员的资格
。促使他走上从政之路的是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与他年
纪相当的年轻人,却在日后接掌了20多年的首相大位。电影中描绘他俩的友谊,
从威伯大众在牌桌上高咏《奇异恩典》、皮特继任首相前与威伯大众的密会、皮
特促使禁奴法案的成形与招聚反奴人士、皮特与威伯大众竞逐的画面,一直到法
国大革命时期他俩对于法案的意见相左,以及后来再度提案的声东击西策略,与
最后皮特在病榻前与威伯大众的对话等等……皮特的存在一直是威伯大众提出法
案的定心丸,而威伯大众在议会的改革也厚实了皮特权力的基础。
其实启发威伯大众致力于废奴制度的,应当是《奇异恩典》的诗歌作者约翰‧牛
顿(John Newton)。电影中没有呈现第一次威伯大众与牛顿互动的过程,但在
文献中,牛顿第一次向人承认他曾担任运送黑奴的船长,并为此深深忏悔。他在
威伯大众迷惘于政治洪流时,给予坚定的支持与劝勉:“我盼望并且相信主耶稣
高举了你,是为了祂的教会与我们国家的好处。”
当我们看到威伯大众置身后花园,向着上帝祷祈之际,他再度迷惘于自己的职业
。“是继续在议会努力,或者成为一个传道者?”借由与管家理察的对话、皮特
与反奴人士的游说,以及第二次(出现在电影中)拜访牛顿牧师时,得到答案:
“听说您最近在烦恼着要当议员或者牧师;我们的建议是,您可以兼顾二者。”
、“你有使命要去实现。”威伯大众顺从上帝的呼召(calling),开始推动禁
奴法案。
少有着墨的联盟
《兄弟相爱撼山河》的读者可能对《奇异恩典》的电影诠释不大习惯。主要的原
因在于重要角色的差异。书中由威伯大众发起的“克拉朋联盟”在1787年年底集
结了当时基督徒议员,除威伯大众本人外主要尚有七位:著书与蒐集证据的克拉
克森(Thomas Clarkson)、出资并成立狮子山公司(Sierra Leone Company)
的夏普(Granville Sharp)、货币银行学大师暨威伯大众的表兄桑顿(Henry
Thornton)、人事管理专才格兰特(Charles Grant)、外交长才议员艾略特(
Edward James Eliot)、致力教育的麦考利(Zachary Macaulay)以及擅长法律
的史蒂芬(James Stephen)等人。但由于克拉朋联盟是后人所给的名称,以致
于明确的成员略有出入。在维基百科的描述中,则还有Thomas Gisbourne、Hannah
More、Charles Simeon、William Smith、Lord Teignmouth、Henry Venn及John
Venn等人。
电影中则是由皮特聚集反奴人士,他们与实际上被定义的“克拉朋联盟”组成份
子并不相同。其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激进份子卡森(即克拉克森)、曾为黑奴的
欧拉达‧伊奎诺(Olaudah Equiano)、反对党大将福克斯(Lord Charles Fox)
以及后来加入的史蒂芬等人。其中桑顿的角色模糊(他是废奴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卡森的形象与克拉克森相距甚远,而伊奎诺与福克斯,跟克拉朋联盟一点关
系也没有。
说到卡森,他在剧中的激进性格恐怕让许多人印象深刻。事实上他不是议员,因
此被包含在克拉朋联盟是有些疑义的。他的满腔热情在一次次的提案受挫、以及
法国大革命愈演愈烈之际,主张也转趋极端,不断以“革命”的字眼自诩,好像
主张要跳过法制的途径去诉诸公义。也因此当威伯大众反对这种途径时,卡森再
也受不了而与他拆伙,当时是1794年。
伊奎诺的确是自传《非人欧拉达伊奎诺(或古斯塔夫斯华沙)生活的有趣故事》
(The Interesting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Olaudah Equiano, or Gustavus
Vassa the African)的作者,该书在1789年热卖也是事实。不过没有迹象显示
他参与在威伯大众的联盟当中,唯一的联系是他与卡森确有互动。电影中描述伊
奎诺因法案迟迟未通过含恨而死,为此也埋下卡森走极端的伏笔;但一般相信他
的死大约是在1796年。除了这个小问题,电影倒是很细腻地交代他身份受到质疑
的状况(西非人或美国南卡罗来纳人),这在维基百科里头也有纪录。
至于资深的福克斯议员长期以来作为皮特首相的劲敌,在他俩的政治合纵与连横
过程中,废奴法案只是其中一个角力点。《兄弟相爱撼山河》完全没有提到福克
斯,他却在电影中被塑造成为重要角色之一。事实上,当皮特在1806年初过世时
,继任的福克斯也的确扮演着支持禁奴法案的重要推手,他与在上议院打拼的格
伦维尔(Lord William Grenville)联手推销禁奴法案。虽然很遗憾地在同年9
月不幸过世,但胜利的花朵很快地在1807年绽放。皮特与福克斯,从政治的权力
核心作了最大程度的支援,功不可没。
时不我与的提案
根据文献,威伯大众在1787年提出“道德提升法案”受挫后,因为溃疡性的结肠
炎(ulcerative colitis)而退隐至克拉朋养病,这也是“禁止贩卖奴隶法案”
的起源。克拉朋联盟约在此时成立,并展开了一连串蒐集证据资料的行动。1789
年5月10日(注一),威伯大众首次站上议事台,为废除奴隶发声;到了1790年1
月,提案获得委员会的同意,开始实质审查与听证。然而1791年4月表决的结果
,却是以88票对163票的悬殊比例落败(注二)。1792年,时值法国大革命烈焰
嚣张之际,威伯大众仍执意提出“禁止贩卖奴隶法案”,几乎被有心人士冠上“
奴隶自由=解放运动”、“改革=革命”的帽子,就连担任首相的皮特也反对威
伯大众的鲁莽行为。皮特在电影中坚持他绝对效忠英王,因此当英王不愿见到具
有煽惑性的废奴议题福上台面时,也预告了再一次的失败。书上的记载是,反对
派以“逐渐废除贩卖奴隶法案”削弱了废奴的力道,最后并获得230票比85票的
通过。只是议案一进到上议院,马上就被否决。1793年威伯大众再提“外国奴隶
法案”,禁止英国船只运送黑奴到其他国家。这是最惨澹的一次表决,支持派最
后仅获得18票。1796年,威伯大众再提“外国奴隶法案”,双方充分动员,然而
在最关键的一刻,竟有六位支持废奴的议员没来投票,跑去看歌剧。表决结果70
票比74票再度饮恨,威伯大众大病一场。
电影中威伯大众等人在蒐集资讯与汇聚民意之后,秀出许多书面证据以及39万人
联名签署的连署书,并与塔尔顿(Lord Tarleton)议员大声对呛:“你们叫的
再大声,也压不过民众的怒吼!”“民众?”画面嘎然而止,让人以为people这
个字眼好像有什么忌讳。接下来几次表决,同样透过回忆和梦境的画面以片段剪
辑而成。当威伯大众敞开心胸对芭芭拉‧史普纳(Barbara Spooner)述说这一
段历史时,时间已经进展到1797年,正好衔接在1796年威伯大众大病一场以后。
扭转低潮的女人
史普纳的出场好像一个闹剧,也为严肃的法案战争增添了缤纷色彩。电影里桑顿
的名字改以亨利代替,用以区别他的太太玛利安妮(Marianne Thornton)。亨
利在电影中的角色沦为作媒者与照护者,这与书上的记载有很大的出入。电影中
他与太太分别引介威伯大众与史普纳碰面,但在书中却是由威伯大众的好友巴宾
顿(Thomas Babington)来作媒。此外亨利在威伯大众养病时担任抚慰者的角色
,也和书中提到的陪伴者、也是威伯大众的信仰导师米纳尔(Isaac Milner)说
法不同。
威伯大众与史普纳的邂逅和互许终生,在电影里既逗趣又美丽(书上的版本显然
单调多了:他们透过通信交换感想,然后就闪电结婚)。他们第一次被桑顿夫妇
设计,彼此没有留下好印象。但是在第二次却“假戏真作”,两个人漫步花园时
,尝试找出彼此不同的价值观,结果竟然没有。同样支持禁奴法案、同样热情参
与公益,如此高度契合让这对佳偶在短时间内决定以身相许。1797年5月30日两
人步入礼堂,《奇异恩典》的歌声第二次响彻云霄。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威伯福
斯38岁、史普纳20岁。
电影中也特别以史普纳与威伯大众的长谈,作为废奴契机的转捩点。看起来威伯
大众是在一蹶不振之际,经由史普纳的爱情滋润,使他重新恢复了生气。我们无
从考证结婚对威伯大众的心灵产生了什么质变,但从文献中却可以看到史普纳要
求威伯大众搬离克拉朋,为得是持续的作战。这时候,克拉朋联盟部分议员也纷
纷成家,他们不再聚集克拉朋,但仍然在议会中同心合力,这也使得后进加入联
盟时不致有太大的阻力。从这点来看,史普纳的智慧与家庭力量的确是威伯大众
重要的精神支柱。
声东击西的策略
威伯大众结婚以后,电影中时间一跃而进,来到法案露出曙光的1805年。不过在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些事件,包括1797年反对派提出狡猾的“奴隶改善法案”:立
法要求各殖民地改善奴隶生活、居住环境与教育福利,而非完全禁止蓄奴。此案
大败克拉朋联盟,但也开始产生反对者的分裂。由于法律强制规定殖民地保障奴
隶的权益,使得无法遵守的殖民地议员挟著广大民怨加入威伯大众阵营。这虽然
导致1804年“禁止奴隶贩卖法案”在下议院通过,上议院的铜墙铁壁却仍然耸立
在前。
真正扭转局势的关键由熟黯国际海权法的律师(后来参选成为议员)史蒂芬所拟
定的计划。长期以来禁奴法案直接牵涉许多议员和富豪的利益,加上18世纪末的
法国大革命事件搅和,使得法案频频遭到否决。在公共政策领域中,有所谓的“
垃圾桶决策途径”(garbage-can decision approach),学者柯汉(Michael
Cohen)、马屈(James March)与欧尔森(Johan Olsen)三人认为一项政策的
形成包含四个要素:问题、解决方案、参与者以及选择的机会。政策形成的过程
是没有规则可循的,就好像许多参与者把许多问题和答案全都丢在一个垃圾桶中
,任期随机碰撞,直到时机来临时,就会形成一项政策。后来的学者金顿(John
W. Kingdon)提出修正模式,并发明“政策窗”(policy window)一词,藉以
比喻时机的到来,好似政策窗打开了,一项决策在此时就能够被顺利接受;但在
大部分时候,政策窗是关闭的。威伯大众与克拉朋联盟一直遇不上政策窗开启的
时间,他们也没有能力去开启政策窗。
怎么也没料到,史蒂芬所提出的策略却大大奏效。他主张“禁止悬挂中立国旗法
案”,是因为中立国旗正是奴隶船的庇护。当时英法正在交战,航行于海上的船
只唯有悬挂中立国旗者能免除搜索。此外,史蒂芬也著书《战争的假相》(The
War in Disguise)披露这些悬挂中立国旗的船只也提供粮食、武器给法国的事
实。史蒂芬知道,一旦断绝奴隶船的往来,奴隶贩子就无机可趁,接下来要废止
奴隶的阻力也就会大大减少。此外,为了降低反对派的戒心,史蒂芬建议威伯福
斯不要担任该法案的提议者(换言之就是低调而行),并且事先知会皮特。电影
演得颇为传神,当议会空空荡荡、名不见经传的小议员提出该法案、威伯大众看
似一副事不关己、议长也提不起劲的时候,反对派大将突然眼尖看见卡森进入旁
听席,赫然惊觉这是反奴人士的计谋时,冲出议会赶紧“撩人来”的气氛还真让
观众紧张了一下!可是当他走进休息室,却发现空无一人、只剩福克斯老神在在
地说“威伯大众本来还为你预备了赌马招待券”的时候,真是想拍手叫好!
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大家威廉‧瑞克(William H. Riker
)所发明的“操控游说”(heresthetics)一词恰可形容史蒂芬的策略。简言之
,操控游说是在建构一个可以赢的世界,它借由一个新的议题绑架了原有僵持不
下的劣势议题,迫使权力结构的改变与重整,为提案者找出新的胜利契机。当前
政治上不同党派之争,骨子里也是一种操控游说的艺术角力。从禁止悬挂中立国
旗到《战争的假相》,其中的核心最后都直指废除奴隶制度有其正当性。以往革
命与禁奴法案送作堆,被视为不爱国;如今反而透过爱国主义,去诉诸奴隶制度
的邪恶。
改写历史的法案
法案露出曙光之际,此刻却传来皮特病危的消息。威伯大众来到皮特床边,怎么
也料想不到自己孱弱的身子,竟然带着他继续为禁奴法案奋斗;而昔日与他赛跑
得胜的健康青年,却在此刻临终。皮特说出令人动容却也哀伤的一句话:“我好
羡慕你的信仰!”这信仰正是威伯大众坚持到底的原因。“没有任何借口了,威
伯。结束它们吧!”之后,威伯大众第三次拜访牛顿。当时他垂垂老矣、双眼不
清,正在撰写回忆录,并且成为有力的证据。同样地,牛顿鼓励威伯大众尽他所
能地完成法案。承继著一路上许多人的意志与遗愿,威伯大众要打最后一仗了。
威伯大众首先听从史蒂芬的建议,将法案送至最高法院的法规会,使“外国奴隶
法案”得以正式成案;接着推出格伦威尔与格雷(Charles Grey)进行上下议院
的攻防。虽然一度被财政借口模糊了焦点,企图以重税取代废奴,最后仍在格伦
威尔的道德劝说下,以41票对20票通过了法案,并在1807年2月23日在下议院以
283票对16票的悬殊比例通过法案,同年3月26日获得皇室的同意(注三)。
历经二十载,禁奴法案终于通过了!法律带来绝对的力量,迫使奴隶制度从此在
英国断绝。威伯大众与克拉朋联盟让人看到,透过法律来禁止奴隶制度是可行的
,并且也是唯一的道路。虽然其中发生过大大小小的风浪,威伯大众坚持到底的
精神是禁奴法案成功的原因,而坚定不移的信仰则成为他坚持到底的动力来源。
不单如此,我们尤其需要注意,这并不是个人英雄所能完成的志业,而是需要许
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伙伴的支持与配合。克拉朋联盟让我们不单单将眼光专注于
威伯大众一人身上,更是看到许多才干在不同人身上发挥、彼此分工合作的美好
模范。我特别喜欢当法案通过的那一刻,反派克拉伦斯所说的一句话:“我钦佩
他有高贵的灵魂,却甘愿为低贱的种族奋斗不懈。(台词大意)”
电影在盛大的乐队与苏格兰风笛演奏的《奇异恩典》乐声中结束;但在现实中,
威伯大众与克拉朋联盟继续推动国际禁奴法案运动。他们成立了“非洲协会”(
African Institution)、“废奴之友”(Friends of Abolition),推动各国
签署“废除贩卖奴隶条约”,促使“奴隶登记法案”与“奴隶解放法案”的通过
。1833年7月25日奴隶解放法案通过后三天(注四),威伯大众息了地上的劳苦
,返回天家。
传颂不已的经典
“我要你们记住这个味道……记住马达加斯卡号……记住!上帝造人,生而平等
。”当威伯大众从改装的奴隶船上出现,面对一群受邀的议员与贵族时,他大声
宣告他的信仰。这是他一生的志业,也是他一生最伟大的成就。虽然这个故事还
不多人晓得,但是《奇异恩典》的歌曲当日怎样感动了威伯大众,后来也怎样感
动了无数听众,从宗教歌曲跨足流行歌曲,却始终不改其内涵。作曲者牛顿面对
威伯大众时说道:“我记忆力衰退,但我记得两件事,即我是大罪人,基督是大
救主。(Although my memory's fading, I remember two things very clearly.
I'm a great sinner and Christ is a great Savior.)”这是何等强烈的信仰
宣告,也是何等深刻的人生体悟!一首《奇异恩典》、一个传奇故事,皆因他们
的信仰而起。这样的坚定信念震撼了我的心灵,迫使我想要仔细考察他们的故事
。他们不是口里说说空泛的宗教术语,乃是以行动去证明他们的信仰意涵。威伯
大众与克拉朋联盟带给我学业与职业的冲击,让我真切地思考人生可以彰显什么
价值,我又该在何种岗位上坚持我的信念。一个国家可以因为制度设计不良而垮
台,也可以借由一群忠心爱国的政治家建立一套法制体系,充分保障与捍卫人权
。昔日这群基督徒议员以专业见证了他们的信仰;假若有一天当我有了权力,我
能不能坚持信仰,为国家社会造福?
奇异恩典,何等甜美,拯救无助之人如我;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我曾迷失,如今寻回;我曾盲目,今得看见。(注五)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I was blind, but now I see.(注六)
往后,我相信这样的故事可以随着《奇异恩典》的诗歌被传唱与歌颂,这群看似
默默无闻的国会议员,为了基本的人道理念奋斗不懈。他们美丽而高贵的灵魂,
奉献于这个世界,扭转了人性污秽残忍的一面,让普世价值升华。他们是有智慧
的一群,运用智慧与证据让法律成为最低限度的保障;他们更是勇敢的一群,不
畏环境艰辛与恶势力争斗;他们尤其是配得纪念的一群,用信仰的坚持作对的事
,足堪成为后世议员的榜样。
参考资料:
1.张文亮(1997),《兄弟相爱撼山河》。台北:校园出版。
2.吴定(2000),《公共政策》。台北:华视文化。
3.陈敦源、吴秀光(2005),〈理性选择、民主制度与“操控游说”:威廉瑞克
新政治经济学的回顾与评述〉。《政治科学论丛》第26期,页1-34。
4.维基百科:http://wikipedia.org/
5.IMDB电影网站:http://us.imdb.com/title/tt0454776/
6.《奇异恩典》中文官方网站:http://www.lsmovie.com.tw/l2007/grace/index.aspx
7.《奇异恩典》官方网站:http://www.amazinggracemovie.com/
注一:《兄弟相爱撼山河》一书与维基百科的时间略有差异。以下统一采用《兄
弟相爱撼山河》的时间,另附上维基百科的时间以资对照。WIKI:5月12日。
注二:《兄弟相爱撼山河》一书里,悬殊的比数似乎是1790年第一次表决的结果
;而1791年的表决则以88对85票作收。
注三:WIKI:3月25日。
注四:WIKI:7月26日法案通过,7月29日威伯大众过世。
注五:比较普遍的翻译版本如下: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
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
注六:《奇异恩典》原文共有六段歌词,引述如后: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I'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T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
   And grace that fear relieved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Through many dangers, toils, and snares
   I have already come
   'Tis grace has brought me safe thus far
   And grace will lead me home
   How sweet the name of Jesus sounds
   in a believer's ear
   It soothes his sorrows, heals his wounds
   And drives away his fear
   Must Jesus bear the cross alone
   And all the world go free
   No, there's a cross for everyone
   And there's a cross for me.
   When we've been here ten thousand years
   Bright shining as the sun,
   We've no less days to sing God's praise
   than when we first begun
作者: pintouman (文字工作者)   2007-02-21 17:14:00
真是没话说,还有夹注及参考资料咧...强者大大
作者: sunismoon (冬眠不觉晓)   2007-03-02 17:45:00
推!真的很棒!
作者: summer19 ( :) )   2007-04-05 17:09:00
推!!感谢你清楚的解释!
作者: polito (波力多)   2007-04-14 14:18:00
真的很好看 这篇写得真棒!
作者: tang125 (山东蛇王唐)   2007-04-19 23:48:00
好看
作者: Zarathustra8 (德州.巴黎.Tzara)   2007-06-21 01:32:00
这篇未免也太论文了...
作者: Ryougi (我喜欢章鱼头!)   2007-06-21 18:03:00
写的超好啊! 给你鼓励!
作者: Ryougi (我喜欢章鱼头!)   2007-06-21 18:04:00
连电影中没有清楚着墨的部分都有!
作者: pkn (pkn)   2007-06-21 18:37:00
大推原PO和这部!! 比想好看很多...!
作者: misawen (好想去看国庆烟火。)   2007-06-23 01:52:00
请问 哪边看得到?
作者: stoub (蓝田)   2007-06-23 17:36:00
推好文
作者: taxuan   2007-06-23 18:28:00
真的推这篇 把我想讲的都讲出来了
作者: taxuan   2007-06-23 19:38:00
龙祥百老汇影城 在公馆 喜满客也有 不过场次不多
作者: jk010137 (大千世界)   2007-06-27 16:42:00
推电影与本文~~ 本文补足了电影没交代的许多细节!
作者: esfly (微笑的理由)   2007-07-29 11:14:00
太详细的解说了!大推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