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失语的纯粹─评《花与爱丽丝》

楼主: reke (当不成孩子王)   2007-06-20 05:08:50
http://rekegiga.blogspot.com/2007/06/blog-post_20.html
“两个少女之间的友谊”,这个主题的电影在日片中似乎独树一格,近几年记忆犹新
的像是《下妻物语》或者《NANA》,都可以说将友情无价的命题演绎得粉味十足。东洋的
女孩们似乎就像樱花一般,早春时节才是最美丽的象征。我曾经想过就这个题目来写一篇
相关的文字,奈何借口太多,随着影像在脑海中日渐淡去,依然未见只字词组。有时候我
不禁怀疑这与性别天生的隔阂有关,就像当年国片《杀人计划》看得我怅然若失,明明觉
得有什么东西,却又不是我能理解的世界。
不过当看完《花与爱丽丝》之后不禁要感谢导演岩井俊二的大慈大悲,他几乎拍出我
认为近几年来最好看了一部东洋纯爱电影,若没有这样的作品问世,我想这块领地永远是
泥做的吾辈难以进入的世界。
相较于其他讲述少女友谊的电影,《花与爱丽丝》大胆地拒绝了容易操作的戏剧冲突
点。“花”(铃木杏,饰)与“爱丽丝”(苍井优,饰)之间并没有天差地远的个性与外貌造
型──当然,铃木杏造型上还是被丑化了些,比如有一头自然卷的乱发,不过比起《下妻
物语》和《NANA》中洋娃娃与摇滚庞客的对比,这实在算不得什么。──甚至于,她们许
多生活空间与兴趣是有交集的,例如芭蕾或是梦中情人。个性天差地远的人慢慢做起朋友
的过程,本身就带有极佳的戏剧性,而《花》片的自废武功,无异使得电影本身说故事的
能力必须面临更严苛的考验。
像是不怕死般的,电影本身也放弃了简单的叙事方式,大量的使用快节奏的剪接,配
合“花”家门外的大片花海和“爱丽丝”家中凌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万花筒般的瑰丽气
氛,实在叫人眼花了乱。更别说电影一开始,当两个少女一前一后的行走、追逐时,背后
走马灯似的转换不同色调、质感的背景,比起《下妻物语》刻意制造的超现实手法,还要
更加贴切地表现了漫画似的绮丽感。
更有趣的是,活在这五彩缤纷世界中的几位主角,好像纷纷得了失语症。最严重首推
两个少女之间的夹心饼乾男主角,除了校廉晚会落幕前让“花”变成真的“花容失色”的
金句之外,从头到尾只有尖叫、喃喃的默讽无意义的绕口令,还有一些简短兼没头没脑的
台词。而两位女主角,光听她们在大雨中相互说明自己与男主角互动的情况,我就觉得本
来看剧情时都一清二楚的脑袋,差不多也被她们讲到打结了。
这种弃绝语言的处理方式大大的提升了这部电影带给人们的惊喜感。青春纯爱电影中
造作的热血宣言或文艺告白,在本片里绝不会突然出现让你倒尽胃口。相反的,那些无意
义的语汇才更贴近青春的记忆。我想到《心动》里张艾嘉曾经对苏永康说出了这曾体会,
也让金城武和梁咏琪在公共汽车上着着实实的耍了一段白痴。不过,能够从头到尾都彻底实践
这种精神的,《花与爱丽丝》绝对是少见的异数。回过头来想想,片中因为谎言建构出来
的三角爱情,不也是嘲讽了我们对语言的依赖吗?
当语言都在失序的时候,电影的主线支线也就不在重要了。本片绝对没有什么“两个
女孩的生活之间不断产生纠葛,以致她们的命运注定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陈腔。很多剧
情里花就是花,爱丽丝就是爱丽丝。花的社团生活,爱丽丝只有校庆时的惊鸿一瞥;爱丽
丝与父亲的互动、演艺事业的进展,花也算不上有过任何参与。叙事线在两个女孩之间游
移,而且很显然刻意的在遗忘另一方。这在同类型电影中是很少见到的。不过仔细深究,
这似乎才是生活的本质吧!
在这一片紊乱当中,最为整齐的片段当推最后爱丽丝的独舞。当然,对于苍井优具有
的舞蹈底子是绝对需要足够的时间好好展示的。芭蕾是两位女孩友情的根柢,不同于其他
姐妹之交成立的原因是命运,她们两位的结合是源自艺术──人类最为精粹的情感。这个
段落让我深深的推敲许久,到底该让爱丽丝独舞好,还是应该溶入一点双人舞好。两种感
觉都很难取舍。无论如何,导演在这里给全片落下一个完美的影像,弭平了三角恋情难以
完满的处理的遗憾。
《花与爱丽丝》的表现实在太让我惊叹,若说它是处于日系纯爱电影的“经典”,我
想我也不会否认。毒舌挑剔如我者,都很难在其中挑得半根骨头,这的确是我在观影路程
上,非常难以忘怀的一次经验。
作者: Zarathustra8 (德州.巴黎.Tzara)   2007-06-20 05:10:00
我五点起床,你还没睡,Cheers!
楼主: reke (当不成孩子王)   2007-06-20 05:11:00
其实我本来打算两点看完片要睡的,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