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黛妃与女皇’-保守反动就是不好、改革激进就是好

楼主: yayaya0805 (yayaya)   2007-06-20 12:43:33
全文:http://blog.xuite.net/yayaya0805/blog/12132410
黛妃与女皇这部影片主要是描述二十世纪末,黛妃不幸车祸意外身亡,因此所引起的一连
串冲突。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认为黛妃由于已经和查尔斯皇储离婚,因此不算皇室成员,故
一开始对于黛妃的死亡没有任何公开的回应,原本也不打算进行公开仪式的葬礼;一般民
众与媒体则一致认为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应该出来表示遗憾,并对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的态度
表达不解与不满,而且也有许多阴谋论的揣测开始出笼;夹在中间的首相布莱尔则一方面
在中间协调,希望可以让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知道民意的动向,一方面也代表皇室发言,希
望可以减缓冲突与民众的不满。这整部片子最后的结局是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在经过多重的
情绪与思考转折之后,做了让步,以行动来表达对黛妃的追思与哀悼。
一开始看这部片子,会不知不觉被带起反君王制度的情绪,而且也会对于皇室的保守
想法感到愤怒。但是,看到了最后,却发现其实女皇伊莉莎白二世也是一个有血有泪的人
,他在不近人情的表象之下,也有着充满人性的一面。首先,她的情绪是矛盾的,一方面
,黛妃是两个孙子的母亲,无论她本来有多么不喜欢黛妃,两个孙子失去母亲的事实也的
确令人感伤;其次,她原本的坚持其实也是可以想像的反应,也没有一定就是错的,毕竟
,她也只是站在皇家典章礼仪制度的架构之下来思考;再者,我可以感受到女皇的不解与
委屈,毕竟,从她登基至今,可能也从来没有碰过如此大规模的民意反弹以及媒体的全面
围剿,她可能自始自终都以为‘英国人民应该会认同遵守典章礼仪制度的皇家,而对于媒
体的煽情炒作唾弃’、‘英国人民喜欢的应该会是收敛自己、不轻易表达情感,而非洒狗
血式的作秀演出’。但是她却没有想到,大多数民意却与她的想法背道而驰。
片中也有带到英国人民当时对于英国皇室的反感情绪,其甚至影射有四分之ㄧ的英国人民
希望废除君主制度、许多人民觉得皇室铺张浪费、对皇室的保守不满等等。
然而,当女皇走出皇宫、离开黑头车,走向群众之时,我却又看到了群众对于女皇的尊敬
与崇拜眼神。这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英国人民希望废除君主制度,但是却又希望看
到一个君主对于人民的期望有所回应,似乎说明了英国人民的矛盾情结。实际以民调数字
来说,根据东海大学廖明慧(2006)所整理的资料指出,在英国“公开反对君主制并主张废
除君主制的人士只是少数”,由1990年的民调,有94%的人赞同君主制对英国有利,再加
上1991年的民调也有75%的人民认为英国需要王室,证实了纵使英国有反对王室的声浪,
仍然有大多数的民众支持着王室。即使到了2006年,根据星岛环球网在2006年4月20日引
述白金汉宫在一月委托Ipsos MORI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9%受访者希望英国成为共
和国,较1969年仅增加1个百分点,而无论任何组别希望废除帝制的比率不多于25%,相反
来说,有68%英国人希望维持现状。
英国人民可说同时存在着两种想法,一方面,他们认为皇室是代表国家统一、英国人
民团结的象征,而且也相信英国皇室的政治高度与中立性,可以让英国的发展更加稳定;
二方面,他们却又不时会对英国皇室有所不满,有时会嫌他们保守、顽宁不化,有时又会
嫌他们奢侈、铺张、浪费,每年花费英国人民大把银子。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多数还是认
同皇室的存在。也许这对于习惯于共和体制的中华民国人民来说,这样有点难以想像,不
过,我想这就是每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所造成的人民想法与价值观差异吧!倒也不必硬
用自己的有色眼镜来看别人囉!
此外,要看这部片子其实还可以从一个角度来切,那就是黛妃与女皇的价值差异。从
这部片子中我看到了黛妃直爽、愿意说真话、可以把她自己的情感毫不保留的表达出来、
愿意放下身段去关心弱势;相较之下的对比便是皇室沉重保守的包袱、多如牛毛的繁琐规
矩、不知该如何表达情感的生硬、无法亲近民众的高贵气息。也许诚如片中女皇所说的‘
在那个时代,我被训练的是责任第一、个人第二’、‘以及要收敛自己、不轻易表达情感
’;而相较之下,黛妃则显得勇敢许多,也可以说她自我许多,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真爱,
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这里我可以看出扮演角色的差异、出生世代的差异,所带来的
价值观和想法上的鸿沟。这中间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基本上这只有选择的问题而已,
甚至有时候,这也不是自己所能选择,而是被自己所生长的大环境所影响。有时候,常常
会听到有人在给某人冠上‘保守反动’的标签、另外也给人封上‘进步改革’的标签,然
而,这样的标签其实是不精确的,因为,这两个词语的差异其实也是在于时代的不同所造
成。今日的‘保守反动’也许正是明日的‘进步改革’呢!在这个社会中,我们也不可能
一味追求‘保守反动’或所谓‘进步改革’的价值观,而势必要在这两者中取得一个平衡
点。
最后,还想来探讨的一个层面则是媒体在这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这部片子中,
媒体连续数日的围攻,尖酸刻薄的言词让女皇承受极大的压力,而最后不得不让步。然而
,这样真的就是好现象吗?也许就表层来看,这是一个民主政治精神的展现,然而,我们
也许有必要从另一个层面来思考。过去,中国人强调以和为贵,也因此,很多事情就没办
法得到解决,于是,慢慢演变成了有一批媒体和民代成天想着要挖出政府官员的毛病、家
长成天找学校麻烦、老师和学校互相对立。然而,我们总是假设对方基本上只为自己的利
益着想,不相信别人有把事做好的诚意,也不愿意体谅在体制中的人有形格势禁的困难。
因为相信正义真理在自己这一边,所以理直气壮、义正词严,社会非友即敌,事情非黑即
白。可是,我们从这部片子看得出来,英国女皇也不是全然如媒体所描述的这么专制腐败
、保守古板,英国女皇也是有血有泪的人,她也不是不想把事做好,她只是有些想法与社
会有落差,但是这也不代表她就是完全的错误。毕竟,对与错,那也只是当时环境下的多
数意见裁判所得出的结果不是吗?
从这部片子中,最起码我可以看到的是,我们不见得要放弃是非判断的标准,但是,
我们需要的是,适时的把刀口对象自己,多多的反躬自省,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别人的不对
,一味的假设别人没有把事情做好的诚意,而完全忽略其立场所可能有的思考。
作者: biatoy (记得微笑,没有困难。)   2007-02-23 15:21:00
将女皇描写的太好了 现时生活中的她有这样好吗
作者: Cat8   2007-05-06 17:28:00
这个就是靠自己去评断,但是片中某些部分确实有所根据
作者: flowsand   2007-06-20 12:55:00
这部片让我惊讶的是~女皇会自己修车~
作者: usagi0914 (兔子 小慧雯)   2007-06-20 13:47:00
大推此篇心得
作者: chiakikoguri   2007-06-20 22:33:00
女皇在战时参加过运送给养的军车队...那时还是公主
作者: chiakikoguri   2007-06-20 22:35:00
身为公主英勇参战也是民众敬爱她的原因之一
作者: freeblue0811 (哩贺)   2007-06-21 12:42:00
推!写得很棒!
作者: vzone (Real Me)   2007-09-18 22:04:00
推 说到重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