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在昨天晚上踏进"Zodiac"的放映厅。从去年美国上映的时间一拖再拖开始,秉著期
待等了快要有半年的时间,虽然中文译名"索命黄道带"怎样想就是哪里不对劲,但终归是
在昨晚把好久以来的悬念了结,有点像这部电影,等待、追着美国三月上映的各类宣传、
访谈、资料、而还是等待、再多的透露比不上真正坐在静悄悄的电影院中大萤幕秀出
Paramount logo的一秒,我调整又调整了坐姿,尝试着要让自己放松些,不确定是哪个更
贴近当时的心情一点,紧绷至断裂边缘的兴奋、还是纾解瞬间茫茫然的平静。
Zodiac Killer是一桩美国史上悬而未解的连环杀人凶案,当年的警方调查了超过2,500位
嫌犯,耗费数年之久,尽管手上握有嫌疑重大的名字,却苦于当年的鉴识科技而不足以将
其中任何之一正式定罪。
在没有任何人知晓Zodiac Killer这名字之前,第一位受害者Cheri Jo Bates遇害于1966
年的10月30号,凶手手持小刀,抱持多大的愤怒怨怼,朝她刺了一刀又一刀,划过喉口的
刀伤几乎咬断她女性纤细的颈项。
1966年11月29号,第一封标著自白的匿名信出现。
1968年12月20号,David Arthur Faraday与Betty Lou Jensen遇害。
1969年7月4号,Michael Renault Mageau与Darlene Elizabeth Ferrin遭到枪击,
Darlene在发现送医前不治,Michael幸存。
1969年7月31号,著名的Zodiac密码信寄抵Francisco Examiner、San Francisco
Chronicle和Vallejo Times-Herald三家报社,要求刊登。
1969年9月27号,Bryan Calvin Hartnell与Cecelia Ann Shepard在Berryessa湖畔遇刺,
和国庆日的枪击案件相同,Hartnell幸存,女伴Shepard不治。
1969年10月11号,出租车司机Paul Lee Stine载客前往Mason和Geary交会街口,他不知道
的是,坐在他身后外貌平凡的白人男性,就是闹得满城风雨的Zodiac Killer,他也不知
道这一趟,将是他最后一次载客。
两天后,San Francisco Chronicle再次接获Zodiac信件,语气嘲弄奚落,更宣称将拦截
校车射杀学童,自此,Zodiac Killer的名字强迫性地嵌入70年带旧金山湾岸地区的民众
记忆,留下猩红色的恐惧印记。
David Fincher对电影开头这几个凶杀镜头的处理淡漠得不近人情,镜头冷静地凝视受害
人惊恐如小鹿的瞳孔,他还在挣扎逃往汽车后座,她还哭求着说不要不要,那枪那刀就穿
过他们的胸膛背脊,观众被迫放在一个近距离的观看视角,眼睁睁看名噪当年的凶杀案上
演,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夸大,例如凄厉的尖叫或刻意张扬尖锐的弦乐,甚至Zodiac
Killer的杀人手法称不上干脆俐落,粗糙得可以,却真实得难以忍受直视,血迹浓稠得软
软趴在被害者身边,然后泛著哀婉犹豫的"Easy to be Hard"旋律加重放大,代替观众幽
幽质问:"How can people be so heartless? How can people be so cruel? Easy to
be hard, easy to be cold."
疑问还盘踞在观众心头,各种线索和人物才正要匆匆出场,电影Zodiac千丝万缕的编织牵
系,至此才真正展开。
相对容易被人联想起的前作"SE7EN","Zodiac"剔除了那些精神心理上的暴虐凌迟,干净
俐索地铺陈拼凑出所有线索、地名、人名、关系,Zodiac Killer的形貌在有条不紊的梳
理中堆积重现。
"Zodiac"隐伏的大量资讯使得观众陷入兴奋与疲惫交加的两个半小时,电影建构Zodiac
Killer的追索由两条人物线延展,几位主要演员间相得益彰的表演使得"Zodiac"展现出逼
近纪录片的真实质感。在报社由张狂放肆的犯罪记者Paul Avery (Robert Downey Jr.饰)
、侷促不安的羞却内向漫画家Graysmith (Jake Gyllenhaal饰)揭露了Zodiac Killer取法
自老电影"The Most Dangerous Game"危险疯狂的猎杀人类构想。在警局线,重案组警探
Dave Toschi (Mark Ruffalo饰)与他的同僚William Armstrong (Anthony Edwards饰),东
奔西走、探访诘问。两方的缉查追索堆砌出两小时半的漫长电影,时间一年一年地走,证
人的记忆开始模糊、犯案现场早不复存、Zodiac Killer嘲讽的信件躺在档案柜里仍张张
扬扬咧嘴笑。四位主要人物原本的生活一点一滴分崩离析,电影色调亦发窒郁,透著微暮
幽光的向晚逢魔时刻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最后旧金山湾区昏昏沉沉的场景和沉入着魔深渊
的Robert Graysmith几不可分地揉合到了一块儿,同样幽微、同样晦暗。
Jake犹如男孩过渡男人一般的孩子气特质在Robert Graysmith这个角色上得到了太好的发
挥点,观众亲眼见证他的生命岁月飞也似地过,那股孩子气的偏执愈发彰显,Zodiac案件
几乎将他活跃的生命吸吮净透,偏执成魔,终至不可收拾。看毕电影,我很能理解为什么
David Fincher在拍片计画初定时就敲好了Robert Graysmith的人选。
Robert Downey Jr.与Mark Ruffalo则分别诠释了工作逐渐吞噬自我的两面,Robert
Downey Jr.饰演的Paul Avery在不得志下沉缅酒精毒品;Mark Ruffalo的警探Toschi在警
察体制的框架中挣扎绝望,只能放任近在眼前的凶手走远的无奈悲哀。Paul Avery的沉沦
令人唏嘘;Dave Toschi的无力令人愤慨。面对人的罪恶,他们为什么如此渺小?我们为
什么如此渺小?那句出自"The Most Dangerous Game"的危险宣言"Man is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of all",又是多精巧地再次诠释了人所能犯下罪恶的不堪,以及人类
社会管束机制的无力。
似乎走至此,凶手的定罪已变得无关紧要,Robert Graysmith的锲而不舍只因他不得不用
一个答案换去所有心力交瘁,不然路的另一端就是自我疯狂的反噬,这必得有个答案,必
得有个意义,不是吗?不然这些平白年岁、妻儿散尽又算什么?我心焦屏息于最末
Robert Graysmith站到了Arthur Leigh Allen跟前,那个默然的对望,你知道我是谁,我
知道你是谁,那些被筋疲力尽的抽丝剥茧破碎掉的正常生活在这一眼被说了那样多,却又
永远说不够,只能藉著这一眼松绑所有执著捆缚的苦楚。
很想溢美地将"Zodiac"和1931年Fritz Lang的犯罪惊悚大作"M"相提并论,丰富的镜头语
汇在几位主角之间层层递近铺叠出低调不渲染的渴望与压迫,被紧紧揪住直到收场仍难能
释怀。"I am waiting for a good movie about me. Who will play me?" 当年Zodiac
Killer在信件中曾经引颈期盼有部关于他好电影,果不其然,在2007年,他的预言应验
了。
Bravo! David Fin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