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山下敦弘:半生不熟赖皮生活

楼主: quiff (酒吞童子)   2007-03-21 16:26:44
(原刊于金马抢鲜报)
山下敦弘在银幕上追求的是一种终极的放逐。若村上春树小说里的主人
公“仆”减去几分孤芳自赏的态度、多了些许吊儿郎当的生活哲学,口
袋里又不怎么充裕,也许他便会往社区公园里山下敦弘的拍片剧组报到
跑跑龙套,去赚上一个勉强填饱肚子的穷酸便当,然后吃完一边摸摸肚
皮打呵欠、一边鬼鬼祟祟闪人落跑。
山下敦弘的人物往往处在离“正常人”随手可及的距离里,不过份远离
、又当心别靠得太近。每天日过三竿,他们这才老大不情愿地醒来,捡
著冰箱里的剩菜剩饭,塞入嘴中胡乱咀嚼两下,接着花上好几个小时打
柏青哥。闲来无事便看AV打打手枪或做爱解闷,再不然便是跑到公园里
荡秋千、踩踩单轮车,或在街上绑上麻绳裸体自拍。他们望着灰暗阴沉
的天空、坐在长椅上咧开嘴发呆,偶尔做做发财梦、想办法抄捷径赚钱
,就这么撒泼耍赖地又过了一天。
这群终日无所事事的惫懒人物们或是无名AV男优、四处碰壁的健康食品
推销员、阮囊羞涩的旅行者,住在破烂屋子里,没有稳定的收入,整天
妄想能日进斗金,想投机取巧却又不够聪明。他们既不对抗也不顺应社
会常识,选择在安全界线边缘游走;他们不是学生、也算不上有正当营
生的社会人士,只处于中间的模糊灰色地带。他们鲜少对未来迷惘,甚
至失去了当下,因为他们已彻底放弃思考。若将双手摊开,在他们掌中
的将只有无止境的虚无。
山下敦弘电影里的角色几乎都处于此类“半生不熟”的混沌状态,其中
尤以早期“赖皮三部曲”最为甚。这三部作品或因拍摄经验增长,而在
叙事手法上有熟练与否之别,但贯穿其中的风格与主题则极为一致,多
将镜头对准社会淘汰者,描写他们的困苦生活。若论故事完整性当首推
《疯子方舟》,《赖皮之宿》则以整体氛围取胜。
在他一部接一部的衰尾道人纪实录中,山下敦弘维持日本小众电影的一
惯传统,以中远景缓慢进行拍摄,多是采“一景一镜”方式、只用单一
镜位便搞定整场戏,鲜少出现插入或特写镜头。但他的长镜头绝不过份
枯燥乏味,在固定画框中演员们总是会神来一笔地展现出人意表的举动
,紧紧攫住观众的注意力、不禁被逗得失声发笑。
当然山下敦弘的电影从来不会让观众忘却烦忧、开怀大笑,而总是以冷
调戏谑来无奈面对现实重压,观者无不对自身生活产生联想投射,连带
地在嘴角浮现不争气的自嘲苦笑。他的作品有时更像现实惊悚剧,写实
残酷得令人胆战心惊。
近期两部作品《奶霜柠檬》与《琳达琳达》中,山下敦弘尝试将剧中角
色年龄向下探伸,改而转往青少年路线发展,但他依然维持一惯主题,
关注著半熟状态下的青涩懵懂。2004年以 Betacam拍摄的纪念老牌成人
动画之作《奶霜柠檬》大胆挑战禁忌的兄妹乱伦之爱,在题材与气味上
可说是最不像山下敦弘的一部作品。他在片中收起了向来不怀好意的诡
秘笑容,耐心撩拨著兄妹之间缜致绢织的情欲纠缠,从相互窥视、话语
试探到最终的耳鬓厮磨,一步步带领观众深入探幽索隐。
《琳达琳达》则是山下敦弘目前生涯最臻巅峰之作,他小心翼翼避开一
切沦落为平凡励志电影的陷阱诱惑,不如一般音乐喜剧将重心放在最后
的舞台高潮戏,反而细心经营登上舞台前的心路转变,那些真夜中少女
们压低声量的叨叨絮语,屋顶上一边叮叮咚咚弹著吉他、一边回忆高中
岁月的轻轻叹息。空荡荡的鞋柜、游泳池、操场与教室,山下敦弘以最
朴实无华的校园符码抓下了青春最后一道残影,并漂亮地跟无忧年少作
了个告别。
作者: orzisme (EM)   2007-03-22 05:41:00
推一个 很欣赏他的"琳达琳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