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后《卧虎藏龙》时代的张艺谋 (3)

楼主: reke (当不成孩子王)   2007-03-10 15:09:53
危险的偏锋
因为本文的写作时间点已经是标准的后知后觉,单提及张艺谋武侠三部曲的成败是毫
无任何创见价值的,这里我比较想要更深入的去探索造成这个失败的原因究竟为何。
台湾有一种常见的批评,将影片的失败归责于张艺谋政治意识型态的转向。当初《英
雄》上映之后,由于影片里大喇喇的谈“天下”,配上秦王帝国主义式的嘴脸,立刻就牵
动后殖民时代台湾人的敏感神经。这种说法用于阅读甚至评价电影都并无不可,然而据以
论断电影的失败就会出现逻辑的跳跃。的确,张艺谋在这三部里展现对于色彩美学的好大
喜功,某些层面上也象征著中共政治立场上的霸道心态。然而这仅仅是属于象征层次,并
不一定能将这两种意识型态视为紧密结合。若要政治输诚在剧情里表演就已足够,抽象的
美学设计拿来歌功颂德,莫说屈就现实但会独立思考艺术家不屑做,就是逢迎拍马的艺匠
也不会浪费力气为之──这种拐弯抹角的东西大官哪里有素养去看懂?
另一种批评则认为媚俗媚外、意图迎合外国(尤其美国)电影观众胃口的考量,才是
电影失败之因。这种说法我也并不赞成。首先是意识型态的理由,电影艺术自发展开始就
与普罗大众的审美观念和商业经营有所纠葛,然而这些东西从来也没有妨碍许多典律的生
成,媚俗就会让电影艺术价值低落的讲法根本有菁英文化的傲慢心态,这点已经让台湾电
影走入死胡同多年,所以我个人主观地讨厌以市场口味来论断电影。第二点理由稍微理智
一点,记得《卧虎藏龙》上映时同样也有人说这部片子是拍给“外国人”(本意应该还是
只指美国人)看的,因为他们对这样的武侠片美学和节奏不熟悉,而片子本身又背负美国
佳评不断与是由外资筹拍的原罪。然而这部合乎“外国人”口味的片子毕竟也成功打开武
侠电影的新境界,可见媚不媚外与失不失败之间也没什么关联性可言。
我比较倾向于一个较存在于电影本身内缘的理由,也就是说,纵然前文认可“色彩”
元素的应用是张艺谋得以突破前人的一个出口,但这个出口本身就暗藏有导致电影本身崩
盘的因子,并且在影响的焦虑催化之下显现出来。
最基本的电影理论中都会提及,电影最小的单位就是“镜头”,透过镜头与镜头之间
的剪接,观众得以接收到较有意义的讯息。而每个镜头的组成,我们都会很直觉地感受到
几项东西:空间的远近和疏密、色彩的浓淡或杂素、时间的长短与缓急……,这些单位多
半是以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形成观众感受的过程,但某些时候导演会特别地突出某些层次
以便造成特殊的观赏经验,如此一来就能传达到导演创作时的部份意志。
然而,色彩这项成份其实有些不同于其他成份的地方,就是观众对其感受能力最为敏
锐而且直觉。我相信要看过《辛德勒的名单》的人描述史蒂芬史匹柏镜下“空间的平衡”
如何,答得出来的大概都是影评写起来咬文嚼字,大掉书袋而惹人生厌的专业人士;但是
题目换成讨论色彩的经营,没在戏院睡着的人都可以立刻想到黑白画面上突兀的红衣小女
孩。同样地,像《英雄》怎样利用镜位的不同来表达张艺谋对残剑、无名、秦王的看法,
几乎不太会有人以这样的命题切入来谈这部电影,所有的批评都很自然地聚焦到五色意义
和罗生门式的故事线上去。
正由于色彩的力量过于庞大,也容易在营造的过程里产生额外的副作用。张艺谋在影
响的焦虑下,过份地期待他所擅长的摄影美学,因此赋予色彩承担过量的表演责任,结果
这臃肿的演员异化成一头不受控制的巨兽,反而噬去了其他苦心经营的成果。除去剧情不
知所云的《黄金甲》不提,《英雄》和《十面埋伏》的故事都并不单纯,然而看完电影之
后,固然某些批评会认为有些情节牵强,但至少故事本身的来龙去脉是交代相当清楚的,
可见张艺谋在投注心力于色彩的同时,并没有忽略了其说故事的技巧。很不幸的是,观众
反而因为被色彩迷眩了眼睛,反而未能深入玩味叙事中造成的乐趣。好比《英雄》的故事
为什么要用罗生门的方式叙述?其实这个问题的探索可以让故事本身不再流于形而上的“
天下”如此空泛地思考。然而所有触及的讨论都汲汲于拆解各段之间各自的意涵,并且与
颜色拉起象征关联。这并非评论者的错,若评论抽离颜色单就剧情结构来书写,对评论者
来说才是昧着眼睛的举动──当导演这样大张旗鼓的“明示”你该这样看电影时,你能蒙
上眼说这个点与电影无关吗?
在武林的争斗上,张艺谋像是走了偏锋而自觉似乎占了一些上风的剑客,在求胜的急
迫里越发走火入魔。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那般毫无留白、爆发户式的庸俗填色技巧,
已经显示差不多到了经脉错置、气血爆裂的处境了。
未完待续
作者: darit (猴子)   2007-03-13 12:48:00
张导的杀气在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