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就当作我老调重弹吧。
我不喜欢蔡明亮导演,尽管他得过许多国外电影奖项,提升了台湾
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但观其影、听其言,我怎样都无法喜欢这位知名的
大导演。
我曾经租过“你那边几点”来看,我很努力地想让自己融入导演的
思维中,这个方法我尝试过很多次,在许多电影(包括非商业片)中,
都有不错的效果;我这边指的,是我可以理解导演的隐喻或暗示,明白
导演拍这一幕的目的,就像赏析诗词里的影射一样,我总能获得许多乐
趣。
颜色、物品、穿着、事件、场景、台词,每个导演喜欢使用的隐喻
方式不同,只有蔡导的电影,我一直无法融入电影里面。这种感觉很像
我在阅读一些另类的新诗,有的是拼贴、有的是字随意的乱凑、有的是
句子随意排列,它们传达出一种后现代的思考方式,但总让我觉得已经
失去“诗”本来的味道。
蔡导的电影,对我来说,已经失去“电影”的味道了。
等等,先别批我,我必须在此强调,每个人对“电影”的定义不同
,我想传达的,仅仅是蔡导的电影不符合我对“电影”的看法罢了。
他的电影,无法引起我的共鸣(对许多人来说,似乎也是如此),
他的隐喻,无法获得我的理解,这是一种极端独立的艺术形态,曲高和
寡,我想这样形容他应该很贴切。
然而,若只是单纯如此,我也不致于讨厌他。真正让我讨厌他的,
是他对于一般电影大众的态度。
例如,他说过:“要面对的,是被好莱坞电影洗脑的观众。”
“洗脑?”
如果说喜欢看好莱坞电影是一种愚蠢与固著,那么看扁观众的究竟
是观众自己,还是某位大导演呢?
我想多数人并不反对蔡导拍摄他所谓的“艺术”电影,但若要将不
卖座,或者很少人懂得欣赏的责任怪罪在观众上,这种观点也太过自我
中心了吧?
“曲高”必然“和寡”,但呼应者少,不是观众的责任,而是常态
分布下的自然结果;但呼应者少,这是导演的选择,你要走这条路,就
必须有此心理准备。但蔡导的表现与言论之所以令人失望之处,莫过于
他搞错了,他错将责任归在观众身上,这种自我中心的人,让人讨厌,
并不意外。
嗯!好吧!若你要说这是媒体为他恶意塑造的形象,我却想说,一
个巴掌拍不响,不是吗?若不是他常说些怪罪观众或嘲讽观众的话,又
岂会惹来今日众厌?
至于对国片的责任,老实说,如果每个拍电影的人,都要为国片著
想,责任实在太重了。国片缺乏市场,不只是导演的责任,观众的口味
与长期充斥外国文化的影响更大,我虽然不喜欢蔡大导演,但他的电影
为台湾争取到许多镁光灯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我们该给他掌声,而
不非加以非难。
但回到原来的讨论上,我实在无法喜欢这位艺术工作者,他可以有
他的坚持,他可以继续拍他的电影,但他若能少些对观众的嘲讽与责难
,我想我会更尊重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