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article_id=4741170
许久之前看了一篇文章,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巴纳吉(Mahazarin Banaji)替
几个电影公司的执行长做了一些心理测试和实验,主要是想了解人的偏见生成及其
反射。至于为什么是挑电影公司呢?就是要强调偏见加乘上强大传播力后的影响。
结果出炉后,比较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受测者倾向把正面的词汇和拥有白人或是欧洲
人特质的形象连结在一起,却把负面的词汇连结到了黑人、非洲人。这当然是因为
长久以来因资讯和环境的影响,对人所造成的潜在偏见。
电影(或称“影像”)做为现今的社会中影响力最强大的传媒,必须要先意识到自
身所拥有的极度可怕传染力,才可能背负起社会责任,在电影中增添社会意识的元
素,然后传递出多元的价值。
而这种自觉,站在商业观点,使得好莱坞电影纷纷开始展望世界,在电影里加上全
球化的酵素,采纳各方演员,到世界各地取景,以赚取更多的票房。但从另一角度
看去,这些打着娱乐之名的商业电影,有时常藉著娱乐之名,偷渡著一些对于人种
、肤色和种族的偏见。
好/坏、相信/不相信,这种简化世界为二元对立的基本观,即是好莱坞塑造一个
超真实世界的基本元素。(或者说,他们赚钱的基本元素。)因此为了取悦目标观
众,电影中必须牺牲许多东西。在早期的好莱坞电影里,因为黑白种族的问题,便
使得黑人演员的缺席成了必然。
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国家的诞生》(Birth Of A Nation,1915),这部描述美国
南北战争因开创了电影平行剪接的技法而被人赞誉有佳。但诸如电影主题(3K党的诞生)
、主角表演、战争场面,无不对黑人进行抹黑丑化,甚至片中出现的所有黑人,其
实都是白人将自己涂黑装扮的。
一位学者马特比(Richard Maltby)对此部电影上映后的影响做了研究,并伤心遗
憾的表示:“被白种暴徒处以私刑的非裔美国人数目,在该片上映后几年内戏剧化
地激增。”
曾有人研究了好莱坞早期的电影,并发现黑人的肤色在电影里对于演员角色的定位
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电影中上进有成就的黑人,通常都是肤色较浅的;而堕落、生
活无目标的,都找肤色较深的黑人饰演。不过这些角色总离不开丑角、佣仆…等等
,在电影里的地位都较低。
在30年代之前,这种以白人为中心的“权力”建构了电影里的“论述”(discourse)
,也刻板了黑人的形象,造成了观众对于黑人的错误认知。
电影传播力产生效用之后,这种偏见不但潜入人心,在将偏见合理化后更进一步组
织成为人对事物的认知方式,严重一点的甚至形成“知识”,但这其实也就是“歧
视”的诞生。
时代发展至今,随着社会与思想的进步,这种加强印记偏见的作为固然早就渐渐消
弭,但并非就不存在,只是对象不再固定是黑人,反而转向其他民族去了。
譬如由奇努李维所主演的《驱魔神探》(Constantine),约莫再讲一个神、人、
魔界相互纠缠的故事。而这个戏剧故事的源头,却得追溯到撒旦的儿子因贪婪而私
自下凡,在人间引起大骚动。
撒旦是魔鬼的化身,是邪恶的代表。但在片中,全身白衣的撒旦却有着宛如“救星”
的角色(由白人饰演)。换句话说,前来人间捣乱的撒旦之子反而比撒旦还要坏、
还要邪恶。而扮演这位撒旦之子的,不但有着中东人外表,并且是从墨西哥入境的
外籍男子。这其中的指涉意义,早已隐约透露出了导演的偏见观点。
更如早期007系列电影全将坏人指向共产国家自然不用多提;西部片也很明显,印
地安人肯定是反方;《军火之王》(Lord of War)里尼可拉斯凯吉所饰演的军火
商主角,偏偏硬是要扯成乌克兰国籍的;青春校园喜剧《足球尤物》(She's the Man)
里最后的结局,黑人配角莫名的和影片里最丑的牙套妹配对成功;就连成龙早期电
影里其实也将坏人都指为外国人(还帮他们配音勒)。
这也难怪成龙去好莱坞发展都必须从丑角先开始;有许多其他国家的电影都喜欢挖
苦美国;而著名的黑人反串白人搞笑大片《小姐好白》能如此搏得黑人观众的欢心了。
那么再多想一点,过去倒底是怎么样的权力核心教导我们要反攻大陆?现在又是谁在
灌输炒作着要我们挺蓝、挺绿的呢?
偏见应该是得以合理化存在的(或是无所不在的),这关乎对于美丑、好坏的价值判
断,然而一但经由媒介开始扩散传播,这原本属于“个体”的抽象偏见,将进化为
“群体”的具体“歧视”,这是传播媒介(电影、影像)的可怕魔力。
最后,巴纳吉对着这些在电影业界里有着高成就的人语重心长的说:
“在每部电影里,若你能做些事来对抗刻板印象,就可能造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