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静物画连环图

楼主: Stormy (彼德洛希卡)   2006-05-24 22:19:24
  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article_id=3582911
  本片剧情极为单纯:家道中落的少女葛莉特(史卡莉乔韩森)为补贴家用来到大画家
  维梅尔(柯林佛斯)宅里帮佣,面对维梅尔善妒的妻子与刻薄的岳母,葛莉特的生活
  一度毫无生气,直到她踏进了维梅尔的画室,甚至进而为维梅尔所恋并走入其画,为
  她平淡的生活打开了一道美感与爱恋的大门。
  或许,原著的故事也一样单纯。确实,我相信重点不在于故事本身,而是事件与事件
  之间的细节叙述。
  就某方面来说,本片确实呈现了许多有趣的生活片段,如维梅尔家手头紧却硬要充场
  面、艺术赞助者的恶劣品味与丑陋嘴脸,我尤其喜欢片中描述的帮佣生活:地窖里的
  生活起居、繁冗的衣物浆洗、见河就倒的秽物清理-没看错的话,厨余往河里倒,洗
  衣水则从河里捞,还真是一水多用到令人发毛-除此之外,片中也有不少调配颜料的
  画面,虽然不清楚其中原理,但看起来也十足新鲜悦目。
  而显然是为了呼应本片的绘画主题,全片的画面构图与光线色彩,都富含同时期荷兰
  绘画的风味,视觉风格让我直接联想到林布兰特,黑暗中透出的光构成了条理分明的
  渐层,喜欢十七世纪荷兰俗民画的观众一定会爱不释手,就连简单的桌面摆设都泛著
  静物画的气息,不愧是一部彻底绘画化的电影。
  可惜的是,本片的优点也多集中在视觉风格与考究细节,对角色的描绘却欠缺同等的
  用心,亦有可能是过于隐晦。
  没机会阅读原著,无法判断电影是否反映原著精神,我只能猜想原著的叙事描写必然
  更为入理、角色的情感互动一定更为丰富,反观本片,在不满两小时、可能被剪的有
  限篇幅里,制造了许多空白、滞留了许多谜团,可美化为开创想像空间,亦可被批评
  为清淡无味而平板,完全取决于你怎么看。
  你当然可以从有限的描写里揣测所有角色的心理与关系:维梅尔的率性而为、妻子的
  嫉妒苦闷、岳母的刻薄务实、女儿的骄纵恶意、肉贩青年彼特(席里安莫菲)的一相
  情愿、葛莉特对光线与美感的直观聪慧,都能从电影里看出端倪;你更可以进一步想
  像,从维梅尔对葛莉特压抑而澎湃的倾慕、骄傲画家与赞助者之间共生又敌对的关系
  ,到受限传统的妻子对丈夫疑似出轨的莫可奈何,只要你愿意,本片有够多的空白让
  你填入自由的发想。
  然而,除非你很爱维梅尔,或者事先读了小说,否则要从调性平淡的本片里寻找想像
  ,实在是有些费劲。
  以我来说,我喜欢本片富有绘画色彩的取镜,就像阅览一本页数无限的巨大画册,然
  而本片的角色塑造却很难让我有所感动,就算已知本片旨在刻画维梅尔与葛莉特之间
  的异样情愫,我也没有因此得到共鸣,我希望看到比擦拭窗户或观察白云更丰富的美
  感描写,这样的东西在片中却很难找到,葛莉特无疑是特别的,但她的特别并未在电
  影里被仔细地强调,维梅尔的描写也浅淡得仿佛穿越时空的达西先生,更不要说戏份
  不少却难有作用的彼特,可怜的席里安莫菲几乎成了彻底的路人。
  所以,这终究是一部视觉特性高于情感/思索质地的电影,可能的话,你可以将其安
  静地投影在客厅的空白大墙上,它将形成美丽的背景,令人舒服而安适,至于深刻而
  耐人寻味的感动,就看缘分了。
作者: karou99   2006-05-24 22:45:00
神秘肌肤中也出现这幅画 颜料干枯的裂痕
作者: jcewky (Zinedine Zidane!!)   2006-05-24 23:07:00
非常同意最后一段...我喜欢小说,但电影的叙述方式令人失望
作者: maureens (i love melons)   2006-05-24 23:43:00
推!中肯!!
作者: ebi (Prince Siegfried)   2006-05-25 02:07:00
描述的很生动仿佛看到画作&颜色
作者: galaxie377 (银河377)   2006-07-10 11:38:00
我发现你只有酸电影的时候比较HIGH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