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完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一书有一阵子了
看完其实会有种突冗的结束的感觉
虽然不能说不失望
心里有种觉得这本书该说是 没有色彩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虽然一开始有些吸引人的地方 但最后却失望地离开了
就像书中多崎作自己认为的一样
不过另一方面却觉得看到了很不一样的一本村上作品
看到一半的时候 我就觉得这本书的问题是前半“太好看了”
一开始就是一个谜团 接着藉著沙罗而回去面对红仔蓝仔黑妞和白妞的死
还有灰田的存在 感觉后半段随着时间进行应该会有个很大的爆点
等等 爆点? 我在看村上的小说吗 怎么有着推理的气氛了
即使那些譬喻还是让人觉得会心的符合
但故事性强烈的感觉稍稍减低了书中主角的孤离感
我觉得很特别的是村上这次描写了友谊和社会化这两件事
已经很习惯主角的人物设定是沉默寡言 没有什么深交对象但也不觉得不自在的人
成年的作虽然也是这样的设定 但却多了一个团体的设定(而且还是少见的帅气角色)
作原本有个非常安心的归属 在团体中只要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团体就会健康地运作著 而大家都能得到友谊的回馈
但一切却随着多崎作离开了名古屋而崩解
我突然想到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 研究显示人的朋友圈大约七年会换一次
每个人应该多少有以前很熟但不知道从哪时开始就只是手机里的一个名字的朋友
没有发生什么不快 就单纯是疏离而已
我以前对这件事感到相当困惑 甚至感叹
但现在却慢慢习惯这样的事情发生
友谊就像这样的东西 感觉到的时候很强烈 却脆弱得超乎想像
我再次看到村上大叔无比精准的譬喻
“疏离和孤独化为几百公里的缆绳,巨大的绞般将那绞得紧紧的,而且透过那紧
绷的缆绳,不分昼夜地传来难以判读的讯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紧张的 不知道系著双方的线哪一天终究会断裂
白妞感觉到这样的焦虑 选择单方面切除与多崎作的关系 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比你自己所想的更需要”
多崎作和这些朋友的重逢也很有意思
每个人与他们小时候的形象都不容易联想得起来
红仔长大后还是像团体中头脑好的家伙一样靠着头脑成为精英
黑妞却说红仔还是有他善良的一面 只是装成坏人的模样
村上过去的书常有反精英的批判 绵谷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次却加进了这样的平反 精英的无情也许是扮演的条件之一
以前村上小说的主角总是反精英的角色 冷眼看着社会化的普罗大众
这次多崎作因为失去了在他们团体,也是个小社会中的角色而有寻死的意图
扮演各式各样平庸的角色也许是人类本能
整个故事比起之前作品似乎更接近人群一点
其实整体而言 我是觉得比1Q84的紊乱(脑子第一个浮现的形容词)来得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