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丹的脸书看到 觉得挺有趣就分享过来了
因为是连载的关系 (下)篇将会在30日于自由时报周刊刊登
**若认为此文不适合放在这里 请推文告知我删文 谢谢**
连结: http://ppt.cc/WYSm
有关村上春树的三个关键词(上)
王丹
年年被看好但是年年落选的村上春树,今年再次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这引起大家对他的文学创作的社会意义的讨论。有一种论点,是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太局限于个人世界,与宏大的历史,国族,思想或者时间的关联度不够,因为在格局上有所欠缺。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恐怕是见仁见智。
虽然不算是解读村上春树作品的专家,但是跟着他的创作走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跟我的精神轨迹,多少也有连接的线索存在。因此,分析谈不上,但是感受还是有一些的。其实,对于阅读,尤其是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来说,读者得以安身立命的,不就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氛围的感受吗?
我看村上春树的作品,就这样的感受来说,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而在我看来,这三个关键词,都涵盖了村上春树的反抗意志在其中。村上春树没有刻意把自己关闭在个人性的保护层中,他的社会关怀是深刻的,富有思想性的,但是,他选择了不同的表现方式。
第一个关键词是抽离。在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写作的风格,还是小说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主人公,总是给人一种虽然在这个世界之中,但是好像又在这个世界之外的感觉。他们总是被深深地卷入一个极为现实的处境中,但是似乎完全是从另外一个空间审视这个处境,所以那种描述格外的冷静和客观。这种抽离,在个人和世界中隔开了一堵墙,这到底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呢,还是理性的选择?
这让我想起萨伊德关于流亡的经典论述。他说流亡的状态可以是精神性的,那是一种即不在其中,也不在其外的状态。为了保持这样的状态,把自己从原来的母体中抽离出来,其实是明智的。生活中,村上春树似乎有意地让自己处在这样的抽离状态,他每年固定地在日本,美国和欧洲三个不同的地方居住,也许也是一种抽离。在我看来,这样的抽离,流亡,或者说是设定的文化离散,本身就是一种反抗。
第二个关键词是孤独。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的那些主人公似乎都不是很合群的人,他们习惯单身的状态,也喜欢单独行动。这种孤单不仅是相对于人群来说,而且也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面对一个庞大的国家社会,族群,他者,村上春树笔下的人总有那么一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不过,极为值得注意的是,他笔下的这些主人公,他们孤单,但是并不孱弱。这些人大多有坚强的专业背景,心理素质很好,判断能力极佳,他们可以面对孤单的的处境而不惊慌失措或者丧失冷静。他们不是生活中的弱者,他们的孤单其实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体制或者社会所淘汰的结果。我们往往把孤单看作是失败者,但是在村上春树的笔下,刻画出了一种孤单的强者的形象,这一点富有丰富的隐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