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yh199212 (Kevin Kuan)》之铭言:
: 如题,
: 小弟我最近常从报章杂志看到台湾医疗困境的报导,
: 也有爬文发现医学生对于这方面的抱怨说环境和薪水已经不如以往了。
: 另外,发现身旁有满多医学系的朋友对于医疗业感到忧心,
: 有时也会说考上医学系是最高兴的一天,
: 之后才是困难与考验的开始,
: 让我感觉台湾未来的医疗环境并不乐观。
: 那天又碰到一位教授,他身旁的亲戚很多都是医生,
: 但大多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读医。
: 因此,满希望可以听到版上医学系的朋友分享,
: 也想知道指考完想要读医学系的高中生是单纯因为分数高可以填才读,
: 放弃了比较有兴趣的其他科系,
: 还是也是了解医疗环境后才做了选择。
: 因为自己也是外行人,对这方面满好奇的,
: 所以想听听看大家的看法,谢谢!
人生在世,就是在赚钱养家,因此,就是要谈钱。
收入虽然是很客观的数字,但对这个数字高低的意义,高中生们却普遍认知不足,
也就是说,台湾高中生们对于科学知识有着还不错的基础,
但对于“生活品质”却有着模糊不清的想像。
简单问一个问题,你如何想像何谓“有钱人的生活”?
我敢保证,年轻人想像中的“有钱人生活该有的样貌”,九成的医师家庭都达不到。
这其中的缘由,“医师其实没赚那么多”大概占了4成吧!
但占更多的理由,是年轻人对于收入及消费的对比没有正确的概念,
比如,很多人可能以为年收只要有百万,就可以开名车天天上餐厅。
没错,医师赚得真的比多数行业高了不少,
但,多数医师的生活型态,真的不像一般媒体呈现出来的“典型台湾有钱人”的样貌。
追根究底,还是台湾人的平均生活品质太低下了,
因此,相对于多数台湾人,医师过得还是很好。
随便举个例子,以前有个新闻,台大医院医师的部分收入被立法单位腰斩,
于是,对于许多医师,只要下个月该来的收入没到,就可能要去忙着调头寸,
不然房贷就会缴不出来。
噗,如果是在八点档看到“有钱人”担心下个月房贷缴不出,
在电视前的你会不会笑这是个“假有钱人”?
我父亲是从商的,因为有加入联谊会,因此,我从小看着许多中小企业的老板长大,
虽然我从医时并没有想过要赚大钱,
但我也很天真地以为当医师后的生活大概也和那些叔叔伯伯差不多。
结果,哈哈,根本差多了啊!
不是没有钱打高尔夫球,而是没有时间打啊!
市中心别墅根本买不起啊!
高级进口车根本养不起啊!最多就是一台标准型的进口车(伯伯们都复数台起跳)!
家里有佣人煮饭打扫?呜,光请个全职保母就喷这么多钱了,根本不敢想....
最后,还是要世俗地重申立场:
真的,比起多数台湾人,医师过得算不错了。
我不会假掰地说我很感恩,
但,如果你是希望过著“好日子”而来读医,
那我必需深刻地警告你,“好日子”跟你心中想的,可能真的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