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没有动力学习

楼主: nubain (nubain)   2016-06-02 20:37:52
这位医师好,你问的真是很棒的问题。
前面几位大大也都回的很棒。
“偶尔就会出现教科书上找不太到,但老师们觉得我要知道的东西”。
“被问倒之后老师好像很得意阿...”。
我想,或许也可以反过来问:
“如果都没人问你最新知识问题,是好事吗?”(os:到主治医师时...)
在下一名菜比巴病理V,病理科没碰临床,
没去旁边玩沙还厚脸皮跑出来回文,
是因为不只各科专科化,各专科也“次专科化”,
您的迷惘让我深有同感。
“这blahblahblah 基因怎么背阿...阿原来这不是基因名是药厂名”
“某病的病名怎么又改了...真ㄊㄇ的有病...”
“怎么快要所有的癌症都跟PD-L1有关了...PD-L1概念股要去那边找阿...”
回归正题,一个intern被问到最新知识,
在劳累的临床工作与多彩多姿的下班生活之外,
该要分配多少时间去查去背 (不是photoshop那个去背),
而且最后在冷笑的老师巨人面前,可能还是一场空?
是不是因为这样而人心灰意冷?
不过,这个与知识的搏斗,恐怕到住院医师的时候还是层出不穷。
当然平心而论,不是每个老师都电的精彩问的漂亮,
老师之所以是老师,就是因为没人摸的透他们为何要问这个,
我也不是要战intern/PGY要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什么都要考,
单就学习的动力,让我粗略讲讲我的心得:
1.被电是一种有效率的筛选:
书还有论文都像体重只会持续增加,快速找出好书好论文很重要。
问题本身可能是热门领域,老师们参考的那本论文,
也很可能就是经典,作者也是大师。这样可以窥见这一科的部份特色。
无论你要不要走这科,知道要去那里找知识还是有帮忙。
另外,判断一个问题好坏,格局大小,启发度高低,也是一种学习。
2. 从无聊的答案中找出有趣的问题:
你可能也想抱怨:干麻连“staging, guideline都要记”?
我也觉得staging很无聊,开会都马看小抄,不过,
或许先把记不记放一边,为什么人家要改变staging?要改治疗guideline?
是大师们偶尔就喜欢一起开会联络感情,
顺便把AJCC改一改秀存在感图利书商...当然不是,
一定是有某些治疗上的意义,可能有老药被发现有新利用,
有什么机制有新的突破等等。
这样就可以学习到更多。当然如果拿来考试就另当别论。
3. 分科分的越细,越需要通力合作:
疾病被研究的越多,治病就越复杂,要治的快又好,对别科的知识有印象,
知道别科他们在意的是什么,越能帮助你在关键时刻做出比较好的决定,
并且趋吉避凶。
总结来说,intern的训练,考过国考还是最优先重要,
而从被问问题中,引发自己去问问题,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收获,
有一天或许也会觉得,被学长姊被老师电还不错,毕竟下一个这样电你的人,
很可能就是病人了。
共勉之!
作者: boggae (boggae)   2016-06-02 20:47:00
作者: jackuly (小毓)   2016-06-02 21:35:00
因为国考更会考一些怪问题…要习惯记一些怪东西…
作者: scott112 (scott)   2016-06-03 00:52:00
推。不管国考啥的或是走哪一科。每一科的急症或是容易被告的点要学会,免得以后自己的病人有事自己没发现就变医纠了。其他的不会就算了...
作者: YCR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   2016-06-03 09:32:00
有建设性,推一个
作者: exbg (黑狗兄)   2016-06-03 11:23:00
谢谢前辈的分享,会让自己准备好,可以做好与各科能沟通,了解各科注重的点在哪,才不会落得什么也不清楚的状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