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坐禅品第五。

楼主: juicelover (想你就抽一根菸。)   2013-06-14 00:17:27
接下来我想翻译六祖坛经的坐禅品第五,目的只是希望有在学习静坐的朋友
可以看看惠能大师对于坐禅的思想,原文已非常简单且浅白,但希望透过一
些经验后的文笔润饰,让朋友能了解自性在坐禅中是如何的重要。
坐禅品第五
今天,惠能大师对大众开示坐禅法门。
坐禅原来并不是叫我们观心,也不是要我们做到完全清净,
当然就更不能是要我们坐着一动也不动的枯禅囉。
如果坐禅是观照其心性,那么人心之中总是充满著妄念,杂乱思想,那么观
着心就好像是看着短暂生成的幻象一样,又不真实,那怎么值得去看呢?
如果说是为了清净,那也不对呀!!自太初以来人人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
是有许多的不真实的思想掩盖了真知本性。
也就是说没有这些妄念作意的干扰,我们的本性自然地就会回归清静了。
所以坐禅的目的若是为了察觉清净心,反而会生出对清净地的执著念头,因
为这执著的念头不存在一定的地方,所以行者一定要小心谨慎,若想要观心
或是生清静心的念头那就不是坐禅的本意,而仅仅只是作妄呀。
自性本来就是清净、无形无相,若是再立一个清净来用功,那只会再障碍著
本性,再一次被束缚了而不自知呀。
而如果是修持这不动的功夫,那并不是做到身体不动,而是必须得在任何时
空,对于他人的一切作为中的是非、善恶、功过、得失等皆需视为平常,不
能起任何的念头,这才是坐禅中所谓修持不动的功夫。
而有些不明究竟的行者,外表入了打坐不动的外相,可一开口就说他人是非
、道人长短、好恶分明,又怎能说是在修习坐禅法门呢?
因此学习坐禅法门的行者,必须清楚要观心与清静的弊病、且了解追求不动
的真实法要,否则坐禅法门反变成了障碍自性的法门呀。
而清楚坐禅法门容易产生的错误知见后,就可以来了解真正的坐禅。
而惠能大师为我们开示真正的坐禅应作这样的解释。
坐乃对外的功夫
于外对任何一切对立的境象、外相不起任何的念头,让真实自性没有了障碍。
禅乃对内的功夫
没有了障碍,于内才能够察觉到自性本为不动。
但虽说坐禅功发有所先后,实则内与外功夫却只能是一种功夫呀,因自性本
为不动呀,又怎么会有先后之分呢? 但学习坐禅不动的功夫,必须要有境地
等次,否则于修行就容易失了准,乱套了。
因此惠能大师才又开示了何为禅定呀,因为这禅定就是坐禅的实际运作。
禅是外离相,而定为内不乱,意即说要能够先远离一切外相而不执著,那么
心性才不会因此而躁动,作乱。所以行者若有执著外相的心,内在的心念就
马上迷失了、自性也就失去了清净的作用。
而惠能大师又在提醒着我们,自性本是清净且安定的,会感受到乱是因为看
到了外境而起心动念,所以见到了外境而心不混乱,才是坐禅的根本定境呀。
而简单说法坐禅法门的根本之就仅是外禅内定四个字而已呀。
因此菩萨戒经说: 我本性元自清净,就是这个道理呀。
后学只需要在体会每个念头与念头的相续生灭中,发挥本有的清净本性,透
过老实自修、恒心实践,那即可成就无上的佛道了。
by juicelover
作者: mikelin7747 (反求诸己)   2013-06-15 17:37: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