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news.yahoo.com/调整健保给付-才能纾解急诊壅塞-113024064.html
调整健保给付 才能纾解急诊壅塞
台湾醒报 – 2014年4月15日 下午7:30推荐6相关内容看相片林口长庚急诊部主任陈日昌
表示,民众的就医选择受制度影响,因此若要落实转诊制度以纾解急诊壅塞,仍须从修改
法规或健保给付着手。(photo …
【台湾醒报记者李昀澔台北报导】“急诊壅塞是因为患者等不到病床,而双向转诊,特别
是医学中心转往区域或地区医院的‘下转’机制失灵所致。”林口长庚急诊部主任陈日昌
受访时表示,应由制度面或健保给付面规范转诊制度,而非现行的鼓励方式,才有机会纾
解急诊压力。民间监督健保联盟发言人滕西华认为,小医院急诊重症患者少,偏乡缺乏转
诊资源,更改给付未必一体适用。
“台湾的病床不是不够,是医学中心的病床已经满了,民众还一直想住进来,大医院的急
诊室才会长年壅塞。”陈日昌说,“这正凸显出国内医院转诊与分级制度不明确的问题。
”亚东急诊医学部主任蔡光超指出,该院每天平均有100名急诊患者需要住院,“但我们
每个月成功‘说服’转院的患者有多少?不到10个。”
【鼓励难推动转诊】蔡光超表示,转诊制度在患者有绝对权利拒绝的前提下,“实在太难
推动了,卫福部也不应该用‘鼓励’或‘评鉴’的方式,让医院去想办法纾解急诊壅塞。
”健保署医管组长林阿明认为,急诊壅塞是累积多年的问题,“不会光靠单一方法来改善
”,相关配套包括提高民众急诊部分负担,提高对医院重症诊疗的给付、鼓励各级医院合
作等措施。
事实上,卫福部近年办理“提升急诊暨转诊品质计画”,建立各医院“紧急医疗能力分级
制度”及紧急伤、病患转诊网络,已有全台181家急救责任医院参加,组成25个转诊网络
;健保署也针对“上转”或“平行转诊”提供各医院每位患者1千点的给付奖励,下转则
达2千点,并就医院缩短急诊患者进入加护病房、住院病房或离开医院时间的成效给予奖
励。
【调整给付落实转诊】“民众的就医选择,会受到政策或制度极大影响。”陈日昌解释,
院方“建议”患者转院,完全不具强制力,“就像不能硬性要求捷运乘客让座一样。”林
阿明强调,健保不能剥夺民众的就医选择权,现阶段仍以鼓励及辅导医院为主。陈日昌指
出,若重症患者非疑难杂症,后续治疗明确,第一时间由医学中心处理后,就应该有法规
启动转诊机制。
急诊医学会理事长蔡维谋表示,解决急诊壅塞可能还是必须从健保给付及收费着手;蔡光
超则举例说明,若某些患者并没有“非得”在医学中心住院不可,却不愿意转院,就必须
提高部分负担的自费金额,“否则在台湾就医这么方便,光靠鼓励,实难健全转诊制度。
”
“提高部分负担基本上就是‘以价制量’,未必是最佳办法。”滕西华分析,医学中心门
诊开立需部分负担项目的比例最高,“民众还是喜欢挂大医院的门诊啊!”而部分医疗资
源缺乏的偏乡,若采全国一致的部分负担标准,“请问患者要转去哪里?”她说,过去政
府推动“急诊轻症不给付”会失败,除轻症不易认定外,就是因为小医院急诊重症患者少
,“若不给付轻症,根本经营不下去。”
【由门诊转诊做起】滕西华指出,部分医院急诊患者等不到床位,是因为病房已被门诊收
治的患者住满,因此在推动急诊的双向转诊制度前,或许应该先落实门诊的双向转诊,让
门诊释出床位。蔡光超直言,若政府没有计画加开医院,则应增设床位,或收回其他医院
多余的床位拨给急诊壅塞医院,“我并不是建议这么做,而是必须要有某种制度上的改变
,否则照这样下去,壅塞问题还是无解。”
“医师都说患者符合下转条件却不肯转院,但院方或政府却从未公布这类患者的‘比例’
。”滕西华认为,尽管条件认定困难,但卫福部应该要求各医院提出统计,并厘清患者不
肯转院的原因,其他单位才能设法介入协助,例如社工可参与辅导患者及家属,“能做的
改善措施,绝对比‘警告、呼吁、砍给付’这3招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