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到题目后是不是有点异样?或者不舒服的感觉。
兄弟没有冒犯的想法,只是想用这个题目来讲述一个故事而已。
百善孝为先
这句话已经蕴含进儒学影响下的人们心中。当然,我不否认在其他文化中也有这种启示
。
孝在乡土之下也有一种独特的解释体系,这里我向各位分享一下我们当地关于孝的说法
。
清朝后期,山东高密出了个姓周的县官,他在我们那里留下了一句名言,也留下了一条
排洪渠,名曰周官河。
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当地以前水患厉害,他在高密东北乡修建了这条排洪渠,造
福后人,即使现在,这条沟渠依旧管用。
据说,他要离任的时候,县民百姓围着他,说:大老爷,我们感谢您,乡梓世代记着您
,您给我们留句话吧。
周县官看看来来送别的乡民说,回去吧,把你们爹娘当儿养。然后便轻车简从地走了。
在我们当地,说别人是儿子实际上是一种对人非常不尊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一种骂人
。
县民当时非常不解。甚至有气氛。
但是,县民后来想了一下,这个县官说的对啊,现在有谁对爹娘比对自己的孩子好呢?
有谁能真正让自己的父母享受到自己孩子的待遇呢?
周县官一骂惊醒县里人。
其实,人年老之后,被人百无一用的感觉,然后人与人在势利的驱动下,便会冷对自己
的父母。久病床前无孝子,便是一种说法。
但是,想过来,谁能不老呢。
老人常在感到子女不孝的时候教导自己的子女,你们在做,你们的孩子在看,你们的孩
子对你们以后也会这样。
或者,等到有一天,孩子长大成人,对自己父母不孝,父母问,你为什么对我不孝,孩
子可以说,你对我爷爷奶奶不是也这样吗?此时的人会哑口无言。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道德规劝的力量还是太过薄弱。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在搜集著各种与之相关的故事,来警示世人,有的故事可能试图建
立起孝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对于此,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们村有一人家。这个家里是三辈成人,爷爷90多岁,父母70多岁,然后是三个儿子。
这三个儿子中有一个30多了,尚未婚娶,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经成家。
大儿子之妻甚为强悍,将其大儿子管的服服帖帖,在农村,当老人没有社保情况下,这
种不孝的现象更容易发生。对三个老人态度极其恶劣。
曾经发生过,其公公将他大儿子儿媳告到法院。但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是不赡养。
二儿子和其妻子则是那种能干又宽厚的。邻里口碑很好。
三儿子由于没有成家,跟着父母过,但是干活的时候时常跟着二哥干,他二哥给他攒钱
盖房子。
他们家当时分家的时候说,三个老人,一个儿子养一个。老大养其父亲,老二养其爷爷
,老三则养母亲。
后来,这个母亲和其爷爷病逝,老大家丝毫不过问,也是老二老三将他们入土为安。
其实,这个人的爷爷是很不错的,99岁才仙逝,可以画很好的炭笔画,为人和蔼,老二
家的孩子也都是他看护大的。并且,这个老人到逝世都在帮着干活,因为他闲不住。
现在,他们的父亲,老大家也不想养了,要求三个人一起养,被其父亲告到法院。老二
老三也不计较,继续将其父亲养了起来。老二说,一个人不就一辈子才一个爹吗。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人们纷纷说老二家行孝积德了。
某年的正月十三日,也就是这个人家的爷爷逝世的次年,孩子们都放寒假了,这个老二
家的小女儿非常有男孩子气,带着若干伙伴去玩。
我们离村东的祠堂湾里有冰,她们去滑冰。但是,可能是天气有些回暖,这个小姑娘一
下子掉了下去。
可能当时是因为穿着羽绒衣,所以小姑娘还暂时没有沉下去,但是其他的人都吓傻了眼
,几个小孩哭了起来。
大人都在家休息,或者在家里打牌娱乐。
忽然,这个老二家供奉的他们爷爷的遗像照片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下子从墙上掉了下来,
一声响把老二惊醒了。
他隐约听着有小孩在哭,便穿戴好,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便朝着小孩哭的地方跑。
这时候有两个小孩已经清醒过来,便爬著去找这个老二,因为腿软了。。
被老二看到,老二问发生什么了,小孩说:"叔,你家老小掉冰窝子了"
老二一听赶快感到,衣服没脱就跳了下去,把其女儿救了上来。小女孩也都吓得不敢说
话了。
事后,老二重新整好了其爷爷的照片,并且安心供奉,说若不是遗像掉下来,他是不会
醒的。
小女孩后来正常以后说,看到她的老爷爷跟她说跑回去叫他爸爸。。并且,她还说,她
在水里是踩着一个大鱼头,所以掉不下去。。
乡里人便纷纷议论说,是因为老二家孝行高,所以免了家里小女儿的祸灾。
现在,老大家实际上日子越来越不如以前。因为家里太过强势,和邻里关系不好;其两
个女儿都上学,但是学习不好,却想出人头地,病急乱投医,最终因为上学被人骗了十
几万人民币。
无论这种关系是否真正存在,但是乡间的那种依然孱弱的风俗良知依旧存在,并且在地
方解释体系中也显示的比较有活力。
向善之心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