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快被言语暴力压垮

楼主: UYC (静心)   2019-09-19 15:14:26
身为助人工作者,每周都要协助这类(曾)在这种暴力环境长大的受害者,
而通常来的,都不是像原po这种受暴妇女,而是这些妇女们的【小孩】。
虽然这些人已长大成人、有独自赚钱能力、早已搬离家、父亲已停止
暴力言行,但原po要不要听听他们都怎么边哭边陈述童年的伤痛?
"我父亲那个样子,我妈妈居然还不跟他离婚,害得我们也跟着受暴,
我爸打骂我时,她做了什么?她只是在旁边看耶、她只是沉默,或叫我
不要回嘴才不会让我爸更生气,我恨透了,她为什么没有站出来保护我们?
我气她没有用,她当母亲这角色根本就无能,无法保护我们免于受到伤害,
我叫她离婚,她就说我不懂;现在跟她提当年事,她也只会说对不起,有用
吗?伤害都造成了,我还要再花钱来疗伤!"
以上是我综合编辑过、大部份的受害者之共同语言之一。
请问原po和曾经/现在正经历暴力环境的妇女们,当妳自认为你不离婚和沉默的
隐忍是为了孩子、但你的孩子身心却不断地承受你看不见的伤痛、长大后要跟
另一人边哭边讲出童年难以忘记的恶梦时,请问,爱孩子的妳们,有何感受?
妳以为妳的隐忍、维系一个婚姻是为了孩子【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但,在孩子的心里,有个充满暴力的父/母住在他/她每天都要回去住、回去生活的家,
这个家,早已不完整了,而且令人充满恐惧,甚至想到等等放学要回家,都会【怕】。
妳以为妳牺牲付出而维系的【家】,是为了孩子【好】,但在孩子心里却是【恐惧】,
长大后在他们心里深深烙印的是—【梦魇】。
请问,这是妳送给孩子的爱吗?
虽然之前文章我有提过,但我想再强调一次:
【暴力】的定义:含肢体、言语、情绪/精神、以及 "忽略"
有时童年被父母对待的方式,长大后会再遇到类似的对象,就像你母亲那样对你,
妳现在又遇到,但我认为这反映了上天有要你学习的课题—妳是如何面对被言语暴力
的处境?除了沉默隐忍,是否有其它妳可以学习、甚至应该学习的方式?
受暴者习于合理化暴力者的言行, 但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思绪其实有着很深的盲点,甚至
那样的思绪只会使自己以及小孩更深陷于受暴环境或助长加害者的言行。
我只能语重心长的说,就算你不想为你自己着想,也请多为你的孩子想,身为一个母亲,
请留意,别在无形中成为助长施暴者言行的共犯。
请踏出第一步,找一位咨商师好好地谈妳的议题。
请站出来救自己,更是要救孩子的一辈子。
P.S. 此文只是提供在家暴环境长大的孩子之视角,但不是要让大家责备受暴妇女、也没
有提及她们只能离婚等各种因应作法,而是希望正在忍受家暴的所有妇女明白,自己目前
不向外求助的隐忍,日后对她自己和子女可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力与伤害。
不少华人的传统妇女碍于面子或其它因素不向外寻求资源或管道协助,会使自己与小孩
更受困于暴力环境中,但我希望妳们能够知道,其实妳们的内在是有力量的,才能支撑
妳走到现在,因此妳可以、也有权利拥有比现在或过去更好的生活环境;只要踏出第一
步,向外寻求专业协助,不会比现在更糟,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动弹不得。
但是,拒绝所有外界的协助,维持现状,不会更好,只是延长受暴的时间;相信这不会
是妳和孩子想要的生活。
※ 编辑: UYC (114.40.45.100 台湾), 09/19/2019 15:16:11
作者: saluawu (可爱的臭宝爱黏人)   2019-09-19 15:20:00
作者: talk5566 (脑子有洞)   2019-09-19 15:22:00
不要我想闹版
作者: bunreachable (Polly)   2019-09-19 15:23:00
推。希望她看到。希望很多人可以看到
作者: taiwancola (台湾可乐)   2019-09-19 15:23:00
推你
作者: miruw (迷走maze)   2019-09-19 15:25:00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19-09-19 15:31:00
UYC大好文必推
作者: ebobkz (Eve)   2019-09-19 15:35:00
大推! 希望原po以及类似状况的人都能看到这篇文章,并且勇敢做出改变!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19-09-19 15:37:00
前阵子日本五岁小女孩船户结爱小妹妹的母亲于9/17被判实刑8年。结爱小妹妹被父亲虐死,母亲身为保护责任者
作者: agnel (不是天使￾ ￾N￾  N)   2019-09-19 15:37:00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19-09-19 15:38:00
犯下保护责任者遗弃致死罪(她没有实际动手),法官承认这位母亲有遭受丈夫心理上的虐待但仍旧判处实刑。
作者: qualala (瓜拉)   2019-09-19 15:40:00
我小时候就是过这样的生活 国中 高中 回家时就要担心酒鬼今天有没有喝酒 今天晚上有没有办法睡觉大学我就选择离家远 一学期只要回家一次的地方现在在外地工作稳定 有自己的家庭 我连过年都不回家了只有抽空找我妈吃饭有段时间很恨我妈 为什么不走 不离婚为什么别的同学就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后来觉得她真的很可怜 这辈子就困在那个牢笼中对她们那一辈来说 离婚是困难且无助的但是现在时代不同 援助资源也多了所以我在板上都说 勉强维持这样的家庭 只是带给小孩一生的阴影而已我到现在面对工作或是生活的未知状况 都非常容易焦虑甚至失眠
作者: Whiteplus (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   2019-09-19 15:41:00
大推!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19-09-19 15:42:00
推!
作者: trueblend (一个目标)   2019-09-19 15:42:00
作者: lynnlin (知足常乐)   2019-09-19 15:44:00
推!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19-09-19 15:46:00
希望未来能明确立法配偶的家暴忽视共犯罪明确一点比较不会让以自保为优先的妈妈搞不清楚状况。要搞清楚自己的安稳生活是用幼小孩子的身心健康换来的
作者: wcw2121 (sternness)   2019-09-19 15:48:00
台女:他没那摸坏!我能改变他!他会为了我跟孩子改的XD看到那些人满嘴为了小孩还认为自己粉伟大的样子..
作者: alaskatomato (哪里可以抽菸)   2019-09-19 15:54:00
泪推
作者: chiaokai (chiaokai)   2019-09-19 15:56:00
推推
作者: crispycarrot (小萝卜道尼)   2019-09-19 16:01:00
真正台女悲歌 QQ~~ 连受家暴都要被推文嘴
作者: wowowe (奉兒)   2019-09-19 16:09:00
真的是这样 所以 第一件事情 就是要先保护孩子
作者: grimmq52156 (甘地)   2019-09-19 16:09:00
推推
作者: et99899 (MH)   2019-09-19 16:20:00
好心疼那些小孩
作者: ardice (ardice)   2019-09-19 16:20:00
推!
作者: cattus (cattus~)   2019-09-19 16:21:00
作者: cc4572 (cc4572)   2019-09-19 16:22:00
推!
作者: ariesapril (Fen)   2019-09-19 16:25:00
大推,借分享
作者: winnielin28 (小维尼)   2019-09-19 16:32:00
推。希望多点人能看到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19-09-19 16:33:00
好文值得再推一次
作者: ally0618 (ally)   2019-09-19 16:44:00
推!
作者: simonfz   2019-09-19 16:45:00
小时候看父母吵架真的会怕,就直接一起加入战局了(误
作者: humane840103 (c.ct)   2019-09-19 16:45:00
推推!
作者: milla0713   2019-09-19 16:53:00
唉...又是一个不专业的心理师乱发主见文您的老师是这样教您“教导”个案的吗?研究结果是研究结果,案主中心的立场您放哪里了?您看到的研究对象就适合放在这个原po身上吗?您真的有客观的了解状况了吗?补虚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19-09-19 16:57:00
楼上,我的精神科医师也会请我妈直接去见他当面教训。因为当年快要害死我了,感谢勇于发声的医生与心理师。
作者: Agneta (阿妮塔)   2019-09-19 16:58:00
推!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19-09-19 17:00:00
大多数的医生心理师只能顾自己工作,他们没有错,但眼见社会乱象尤其是涉及犯罪行为(忽视也是家暴=犯罪),勇于指出来提醒或试图阻止的专业人士,我个人非常尊敬
作者: stayhere (oh no)   2019-09-19 17:11:00
作者: mamajustgo (不是武藏 是又八)   2019-09-19 17:12:00
推本文,也推回文
作者: stitch0509 (Wazzup)   2019-09-19 17:14:00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19-09-19 17:16:00
提醒跟建议也叫把人当个案的话,那心理师跟医师都不要上电视也不要出书也不要上网发文宣导社会大众好了。
楼主: UYC (静心)   2019-09-19 17:19:00
@LoveSports:您讲出要点了! Good point!:)
作者: MEIZICO (我爱一条材)   2019-09-19 17:19:00
推 希望原po也坚强加油
作者: newthinker (newthinker)   2019-09-19 17:35:00
推!
作者: dormice (MJ KING OF POP )   2019-09-19 17:44:00
推 谢谢你
作者: ahemaha (哼哈)   2019-09-19 17:44:00
推这篇 妈妈以为自己为了小孩牺牲隐忍 其实是小孩为了让你不为难 牺牲他童年的快乐
作者: kagaya (~~)   2019-09-19 17:48:00
非常好的提点。这世代再怎么良善中立的文章都还是会有人乱嘘啦不用在意
作者: naquo (哈哈)   2019-09-19 17:50:00
她们都讲是为了小孩,我一直觉得其实是为了自己比较多吧,所以她们本来就不会离开,一开始就做了选择了,然后嘴巴还不放过小孩
作者: somouse (土拨)   2019-09-19 17:52:00
我老婆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成年后花了无数时间在咨商
作者: winken2004 (新竹肥宅)   2019-09-19 17:54:00
作者: Veeshan ( )   2019-09-19 17:57:00
说因为小孩而离不开其实都是因为自己+1
作者: fallforyou11 (DD)   2019-09-19 17:58:00
作者: carnie   2019-09-19 18:11:00
我因为我爸妈 结婚后根本不想回娘家(但有时不爽老公 没地方去 还是会回去住啦)
作者: Jeteaime (感謝生命)   2019-09-19 18:22:00
#1SFV71ao (marriage) 这两篇推文可以做个对比检讨被害人 是正义还是遮羞布很少看到纯粹的被害者 尤其妳有能力选择和改变时
作者: Cucoco588   2019-09-19 18:24:00
大推
作者: seagull (小海哦)   2019-09-19 18:31:00
认同上面版友所说,觉得这篇发文不适当。以网友角度发言即可,不必在此强调自己是心理师。咨商室外并没有成立对等的咨商关系,贸然给予建议并不恰当。
作者: Hazel0906 (翱翔天际)   2019-09-19 18:34:00
推,完整的家并不是一夫一妻的假象和平,而是充满爱
作者: akiwa (akiwa)   2019-09-19 18:51:00
作者: Whiteplus (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   2019-09-19 18:52:00
UYC板友给予的建议是找一位咨商师,请问哪里“贸然给予建议?”板面上多少不是心理师的板友也给予一样的建议,他们也“贸然”了吗?言明自己是心理师,是希望把自己看到的情况跟被害人的痛苦,让当事人跟板友明了与思考,究竟是哪里“不适当?”
作者: fake0617   2019-09-19 18:53:00
推楼上
作者: dadapuppy (dada)   2019-09-19 18:59:00
诚心发问QQ 请问若今天来咨商的个案是“妈妈”而非“小孩”,原po也会直接叮咛个案别成为共犯吗?
作者: Jeteaime (感謝生命)   2019-09-19 19:02:00
虽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但我懂他们说什么 当你表明身份时 和版友给建议是不同的 无形中代表专业 所以在某些领域会禁止所谓的隔空问诊
作者: joggina (Joggina)   2019-09-19 19:05:00
推这篇,孩子不是自己懦弱无能的借口QQ
作者: Jeteaime (感謝生命)   2019-09-19 19:05:00
但比起非专业 还能直接铁口断症的建议 我觉得这篇很ok
作者: qwemnb (smile:D)   2019-09-19 19:09:00
作者: sweam (凋零幸福人妻)   2019-09-19 19:11:00
在显而易见的言语暴力下成长的孩子,一位心理师建议孩子的妈去咨商。这样就算是隔空问诊吗?我觉得这是很直白又中肯的建议。
作者: rinoya (咩咩咩)   2019-09-19 19:13:00
我的工作关系/身为心理师 文章的破题多少会产生一些影响
作者: misslai0814 (lailai)   2019-09-19 19:15:00
推这篇 不要理那个嘘文 好有事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19-09-19 19:16:00
Jeteaime贴的那篇是社工师写的。时间点今年一月,后来我继续咨商想起妈妈精神暴力与我遇到熟人性侵的关联,(熟人性侵的记忆变得清晰浮现)解开了13年来否认被性侵的心理创伤,目前还在治疗中但起码肯面对是一个开始。我三月打电话回台湾两个单位询问性侵的事,两位社工不约而同在我完全没提到父母的情况下说出"不要怪父母"。问题是我必须先承认妈妈对我精神暴力才能解开这个创伤顺便提醒,像我这样的案例不少见,因为被妈妈精神虐待导致后来出社会遇到类似妈妈个性的装可怜人会无法防备后来去找律师也说来不及告了,希望这世界少一点这种事UYC大抱歉在你文章底下写这些。谢谢你6年前曾回答我的问题。遗憾当时我无法面对后来放弃咨商,才会拖到今天(当时问的是移情该如何处理,而非隔空请UYC大咨商)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19-09-19 19:42:00
推!
作者: arkin (我觉得你疯了~别傻啦孩子)   2019-09-19 19:59:00
真的 自己有过这种童年 绝对不可能会想要再选什么大男人主义的对象来虐待自己
作者: strawcc (撞墙期)   2019-09-19 20:02:00
作者: Tokaku (慵懒猫的下午)   2019-09-19 20:08:00
作者: ys9548033   2019-09-19 20:11:00
作者: bunreachable (Polly)   2019-09-19 20:16:00
在还没发生之前,拜托救救自己的孩子
作者: hunter05469 (Vera)   2019-09-19 20:22:00
作者: KMTRIP (智障王菩萨)   2019-09-19 20:24:00
泪推
作者: linyap (miche)   2019-09-19 20:30:00
推 拜托别害了孩子
作者: arkin (我觉得你疯了~别傻啦孩子)   2019-09-19 20:31:00
还有一种是她转嫁痛苦到小孩身上 对小孩暴力
作者: mimihello (Lily)   2019-09-19 20:48:00
作者: cerenis (虐待动物不得好死。)   2019-09-19 20:56:00
我觉得没用。这就跟分手一样啊,分手的理由不重要;她不会离婚的,孩子啊责任啊都只是她的借口而已。
作者: nanalia (娜娜莉 )   2019-09-19 21:03:00
孩子未来离家也是一样痛苦 还无家可归
作者: trueblend (一个目标)   2019-09-19 21:10:00
有些孩子长大后还被说因为身为孩子的她长大了接收新的资讯有很多求助的管道所以她应该要帮助她的母亲,她做晚辈的自己身段要先软下来去同理理解母亲去想办法改善亲子关系. 那个孩子不过就是倒楣投胎到这户人家罢了Q_Q
作者: qq204 (好想放假...)   2019-09-19 21:41:00
自己都受不了语言暴力了 居然觉得孩子撑的住?
作者: may5th (游不动的水母)   2019-09-19 22:01:00
大推好文
作者: pennyyaya (penny亚)   2019-09-19 22:03:00
好推...我也曾这样问过我妈 但她回我,舅舅阿姨都不赞成离婚,而且离婚会被指指点点 让我对婚姻整个就是倒弹到一个极点。
作者: tallshorter (NANA)   2019-09-19 22:09:00
好文!
作者: concor (☆尾巴一只★)   2019-09-19 22:26:00
作者: taotao1012 (momo)   2019-09-19 22:47:00
大推
作者: lucky90158   2019-09-19 23:14:00
推好文~别管那个嘘的
作者: SmileCora   2019-09-19 23:17:00
这么好的一篇文章也要嘘,milla大才是嘴没资格说自己是心理师吧
作者: redcard08 (𫄸)   2019-09-19 23:17:00
推。我也记恨到现在,不能理解我妈为何要生下我一起承受她的选择现在自己都成家了想起来还是很伤心
作者: hhuve (kk)   2019-09-19 23:25:00
作者: sosoeyes (soso)   2019-09-19 23:39:00
作者: fiegger (飞黑)   2019-09-19 23:42:00
我还不推爆
作者: gofree (good luck)   2019-09-19 23:49:00
作者: dancing (小星星)   2019-09-19 23:59:00
必推
作者: plokmn   2019-09-20 00:07:00
推推
作者: RoxanneC (Roxanne )   2019-09-20 00:14:00
好文必推
作者: nanaling (˙娜娜˙吵翻天啦!吵翻A)   2019-09-20 00:21:00
推推
作者: truelove356 (truelove)   2019-09-20 00:37:00
心理师也有强跟弱 台大毕跟阿萨布鲁毕业的 某嘘的那位感觉就很弱
作者: ilovebingoo (我爱宾果喔)   2019-09-20 00:56:00
请问子女该如何减轻对被当作共犯的母亲的愤怒呢?诚心发问,谢谢!
作者: anniekinki (我是安丝琪!)   2019-09-20 01:03:00
作者: tomap41017 (绝梦)   2019-09-20 01:23:00
谢谢你
作者: dearlayla310 (mimifox)   2019-09-20 01:44:00
我就是在那种家庭长大的,有了小孩以后,我常常在管教的过程中感到害怕,觉得抓不到该有的界限,很怕他们像我一样长大,不知道该怎么拿捏暴力与管教间的距离,深怕一个不小心冲动说错话,他们会像我小时候一样害怕
作者: nokia418 (nokia)   2019-09-20 01:47:00
看了让人好难过
作者: annaxuan (关于我爱妳)   2019-09-20 01:58:00
大推
作者: nanalia (娜娜莉 )   2019-09-20 02:59:00
我爸妈也是受害著 以前会埋怨他们 现在加害者不在了 比较能放下
作者: CheiA (amigo)   2019-09-20 03:04:00
作者: banbanmeow (banbanmeow)   2019-09-20 03:09:00
作者: yeeru (忘记晒衣服)   2019-09-20 03:22:00
作者: godzillagrrr (godzillagrrr)   2019-09-20 05:53:00
推 身为某方面家庭问题受害者真的泪推
作者: EarlyInMay (2000-2007)   2019-09-20 08:02:00
责怪受害者很怪 有些妈妈是有意愿但没有能力离开 这个文章的说法有点危险你对咨商室里妇女不会提供这种建议 但在这里提供这种建议也会有很多受害妇女看到 基于你是咨商师的角色接受这个资讯
作者: xxxatyt (Friday)   2019-09-20 08:27:00
作者: poaoq   2019-09-20 08:29:00
楼上,你为何要忽略他最主要的建议是“去找人咨询”呢?
作者: KLvonRANDOLL (兰德尔)   2019-09-20 08:33:00
作者: Whiteplus (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   2019-09-20 08:39:00
(1)真的不知道哪里危险了?当事人完全认同自己受害者的身份,然后当事人的结论是“想我应该还是会拖着疲惫,继续过这样的日子 忍耐到孩子大了吧”到底哪一种想法才危险?如果没有体认到这篇回文的提醒:“请留意,别在无形中成为助长施暴者言行的共犯”的换位思考,当事人如何能成长?如何能有勇气离开?如何能真正明白自己的消极已造成孩子的痛苦?(2)不是只有受害妇女看到,一般普通人如我,如果没有看到这篇文章,根本无法了解孩子是有多痛苦。这样的体认会让我更关心周遭的人。请问,这样的想法到底哪里危险?(3)然后E板友这句话“有些妈妈是有意愿但没有能力离开”那就跟这篇文章无关了,就算当事人没有能力离开,正确的事就不应该被讨论、被理解、被注意、被处理吗?还有,当事人是有考虑离婚的,何以见得这篇文章不会改变她的想法跟最后的决定呢?(4)感谢本板的专业人士花费宝贵的时间、精力分享所得所知。谢谢。
作者: lumimi633   2019-09-20 09:05:00
没能力离开完全是另外一个议题要讨论的会是要怎么用社会的力量扶助受害者脱离
作者: firebirdy (火鸟人)   2019-09-20 09:07:00
作者: fifybl ( )   2019-09-20 09:22:00
推 台湾的疏忽致死罪在父母方面太过轻放幼小的孩子被制造出来时没能力保护自己 父母有绝对的义务和责任没能力的就向外求援 家事服务员或长照要求不高 或外送派遣也能多一笔收入除非自身为无行为能力者 迟早必须为自己的懦弱和选择负责孩子怨恨不愿原谅非常合理另外我不觉得咨商久了以后原本非常怨恨的可以原谅咨商帮助人迈过路边的石头 充满怨恨对身心是一种摧残 当不再重视在乎 伤害就会弱化 放下负面情绪只不过是善待自己的身心但说到原谅.........那只能看伤害有多大了 情绪平静有时并不代表原谅 只是放过自己而已
作者: chenlittle (哈哈哈)   2019-09-20 09:25:00
谢谢您的专业文!!
作者: signature (nature)   2019-09-20 09:29:00
请问从小承受妈妈的负面情绪算精神暴力吗?(妈妈诉苦的对象
作者: fifybl ( )   2019-09-20 09:33:00
当你有反应无法承受时 依然无视你的痛苦 要你继续承受当然算精神暴力
作者: alice0514 (莱茵)   2019-09-20 09:36:00
家暴小孩赞同心理师说法 太多人说妈妈很可怜要体谅妈妈 那小孩呢?妈妈有选择 小孩没有欸!
作者: chillout (游乐园的淘气鬼来囉)   2019-09-20 09:42:00
推!让原原po有不同思考角度,而不是陷在“我是为孩子好而隐忍”的迷思中。
作者: agnesfreda (Beyond Silence)   2019-09-20 10:06:00
推 妈妈可以选择 小孩没得选择!小孩被妈妈自私的决定带到这个世上,当妈妈的应该保护小孩,不是非得维持婚姻!很多妈妈坚持不离婚口口声声说为了小孩其实是为了自己
作者: lluunnaa (冷血动物)   2019-09-20 10:40:00
谢谢分享,很多人都在这种创伤中成长,理解受暴者(长辈)也让自己不再受伤害,希望更多人看到
作者: KDCI (改天再说)   2019-09-20 10:41:00
推这篇,长大后问我妈为什么不带我们走,1个人赚钱养我爸和3个小孩然后我们还要被我爸家暴,结果她说为了我们,我们还小,整个白眼翻天耶,有没有爸爸根本没差,她可以少养1个人,我们还可以不被打耶
作者: pinkygirl (pinkygirl)   2019-09-20 11:24:00
推这篇 在网络上发问不就是希望得到很多人回答吗 管他是不是咨商师?本篇作者就算不是心理师 内文也是很好的建议
作者: cses88283 (猪猪五花肉)   2019-09-20 11:49:00
作者: lazycandy08 (我需要喂食/////)   2019-09-20 11:52:00
跟前面KDCI大一样,小时候也是都活在恐惧中,每次都在问为什么不离婚,妈妈一直说我要给你们完整的家,说人家都说单亲小孩会很可怜,干!那都是表象给外人看的,外遇还揍人,忍到国中受不了跟哥哥一起拜托妈妈离婚,妈妈才终于懂我们说的,我不觉得我自己单亲很糟很可怜,外人凭什么说嘴,可以当陌生人最开心就是我跟我哥了
作者: shacullen (sha_)   2019-09-20 12:02:00
作者: tkhunter (月半甲鸟!)   2019-09-20 12:37:00
超推
作者: yoonyoon (yoooooon)   2019-09-20 13:12:00
专业就是专业 推!
楼主: UYC (静心)   2019-09-20 13:36:00
特别谢谢Whiteplus和其他网友的推文说明 您们的逻辑思路很清晰 知道我回文目的 也能看出不同主题应分开谈 让我不用再述
作者: oxhill (Yuxing)   2019-09-20 16:44:00
推以小孩的福祉为优先
作者: hsiantinc (天这么冷)   2019-09-20 19:37:00
推...泪推QQQQQ
作者: badshrimp   2019-09-20 21:22:00
真的就是这样真的是满嘴为了小孩 其实只是自己懦弱
作者: husky2 (传说中的哈士奇)   2019-09-21 01:09:00
作者: milanookimo (王大元)   2019-09-21 07:20:00
没办法,无能的母亲只会闪看这篇..
作者: Doralice   2019-09-21 09:30:00
QQ
作者: sotsu2016 (狩橱)   2019-09-21 15:19:00
那整段话根本是每当深夜时让我痛哭原因的具象化
作者: leonian (......)   2019-09-21 18:01:00
作者: kingnamefu (Hey! K)   2019-09-22 06:56:00
推这篇!身为小孩的角色真的是很痛苦,而且这种伤痛完全会伴随一辈子!说难听一点,我觉得这种妈妈很自私,口头上说是为了“我们”,但我觉得她们只是不敢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当然可能因为时代环境不同,“忍耐”可能是她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但现在都2019了,我希望遇到相同情况的妈妈们可以勇敢一点,你所谓的退让,只是让你的小孩痛苦一辈子!)
作者: milanookimo (王大元)   2019-09-23 16:43:00
推你,但像原PO那么自私离不开,看起来是没用的
作者: rusing (温柔的蓝色潮汐)   2019-09-23 20:56:00
作者: amazgo (amazgo)   2019-09-30 07:43:00
推给小孩,其实是本身软弱而无作为的自我催眠
作者: stevielin (edison)   2019-09-30 20:52:00
好文!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