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和老婆坦白想要看心理医生

楼主: UYC (静心)   2019-06-01 02:20:05
我有时也会遇到伴侣间(不管是异性恋或同性恋),其中一方A来寻求咨商时,另一半B
反对,但最后的结局都是好的,不只是A依然来咨商,最后他们的伴侣B也有意愿咨商,
甚至发现到咨商对B自己的帮助。
我这里想提供和上一篇不同的观点,供原po参考;我倾向不直接解读原po太太的心理,
因我认为只要不是当事人,任何的解读都不代表他太太的心声。
在这请大家试想:若今天先生因血压愈升愈高,高到头晕不舒服,跟太太说,我想去
挂号看医生,于是太太不能接受先生想看医生的念头,认为先生有这种想法,表示她
没有把他照顾好,才会让他产生这种想看医生的想法。
我也想请原po去想,你会怎么看这件事?若这位先生是你好友,跟你说他遇到这样的
状况,你会怎么给建议?
若先生因为太太的不接受、不答应,所以一直没有去看医生,妥当吗?
若先生因为身体真的很不适,所以仍选择去看医生,就代表无视太太的感受吗?
希望我以生理的症状作为例子,可以更让大家明白;因为,大部份的人,只知道身体
出状况要找专业人士求助,但忽略心理痛苦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生理的难受。
以下单纯只针对原po信里的文字分析,提供我在实务经验上的观察和作法:
1.界线&个人议题—
1)太太视角:先生想做心理咨商=我对他不够好 
以上这个解读是出自太太的个人解读,但不等于事实;在专有名词上,叫做
personalization(个人化),凡事把所看到听到的,都解读为是在针对她或内在归因;
我会说这是属于太太的个人议题,而这应该也会反映在你们沟通的其它事件上。
2)先生视角:太太说以后不再管我要做什么了、我自己决定=我非常没尊严
                          =我不去咨商(这只是假设)
如果先生因为太太说了以上这句话,而感到没尊严(这需要探索原因,我不在此着墨),
然后因此不去咨商的话(假设),那这就会是先生的个人议题。
会有什么个人议题?
你的血压愈升愈高,因为太太的反对,所以选择继续让它头晕而没看医生,代表什么?
a)另一半的同意与否,重要性远大于你个人身心上的不适,所以你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
之前,即使身心已感到痛苦;这不是爱自己、也不是照顾自己的方式,而且容易吸引到会
情绪勒索的人。
b)你让你的另一半知道,只要她不答应的事,或她讲了一些 "以后不再管你~~~"之类
的话,你就会因此放弃不做,这其实是情绪勒索的一种(但不等于她有意识要勒索你)。
所以,想做心理咨商,这个念头/举措,本身是没有错的,也没有任何伤害性。
觉得它有伤害性的,是【解读者自己的诠释】。
很多事引起冲突,都和个人自己的解读方式有关,甚至会产生认知扭曲,我上面提到的
个人化只是其中一种,扭曲=非事实,通常皆来自自己内在解读的方式。
2.你是告知,不是询问—
既然你是告知太太,也表示只是想让她了解你的状况,所以你并不是用疑问句的方式
询问,那就不需要取得同意,最多就是你希望被【理解】。
: 原本预计想要转职的计画也被打上了一个大问号
: 常常因为工作跟老婆一直有一些问题
: 真的真的有太多的压力及不满需要找人开导及诉说
: 我也理解老婆的立场个性没办法客观的跟我沟通
: (因为曾已尝试沟通)
从上述敍述,可以看出,你的压力并不是太太怀孕这件事,你已反映常因工作
和太太而一直有问题,所以似乎是太太怀孕前,就已开始累积不少压力,根据
你的描述,似乎沟通上一直不顺利,若单从你的陈述,也可以感觉,太太的反
应,似乎较难理解你表达出来的需求,较倾向你依她的想望去做,这样的互动
可以理解长年下来的挫折和无解。
3.可以试着切入的点—
1)厘清太太对 "心理咨商" 的看法(前题是你自己要先有正确的观念,当然我上面用高
 血压作例子,我认为可以供参考,以生理作为心理的比喻)
2)很多伴侣对另一半做心理咨商,有强烈的异见,甚至不一定会明说(例如:为何夫妻
的事要让第三人来说,或以为心理师=法官,在评对错;若有专业人士介入,我就无法
控制我的伴侣;心理咨商又不能解决问题......我可以写出数十个,但这些都不一定等
于你太太的)。
太太的异声(她对你不够好),若你能澄清或画出界线(表达是你个人的需求)而不是
她对你不好,当然是最好的,同时结合上面的1)概念;而我臆测,背后可能还有其它的
思绪,只是她未说,或她不一定知道。
我没有觉得你一定得【先】做这些事,才能寻求专业协助;以上只是表示如果你想要了
解太太或希望太太也能倾听你时,也许可以先切入的方向,不等于你一定要这么做,因
我不知你自己目前的状况如何,也许你已很疲累。
若把两个人想成两根火柴,现在你就是一根快被折断的火柴,所以寻求协助,否则无法
继续支撑上面这块瓦片(亲密关系),而你太太(另一根也快折半的)火柴,若不准你
寻求协助,还要你和她继续苦撑,那到时就是连她这根都一起被折断,这瓦片,就碎了。
希望以上的文字,对你的思考会有些帮助,可以想想是否里面有个人议题困住你。
****
最后,再补充两点:
1.台湾没有心理医生,只有精神科医师&心理师(临床/咨商)
2.建议你可以不用去医院或诊所看精神科医师,通常他们一定会刷健保卡,也就会开药
 给你,但也许你不需要吃药,而是深入晤谈;可以直接找咨商中心,和咨商心理师谈,
 若真的有需要到用药的程度,心理师会再转介你去找医师的。
你愿意找专业求助,是件很棒的事;建议不要拖太久,若你真的去咨商后,太太反应过
于激烈,你至少还能和心理师讨论,心理师会协助你怎么处理的。
我目前经手的,最后都是好的结果,所以别太担心,不会比你现况更糟的。
作者: resonation (吉恩家的凤凰猫)   2019-06-01 02:35:00
作者: Whiteplus (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   2019-06-01 02:55:00
非常感谢分享!
作者: Colitas (观察者)   2019-06-01 02:59:00
推这篇 上篇专业人士对原原po的要求 感觉有点严苛
作者: diawboris (法国胖子)   2019-06-01 03:53:00
推 上篇的没写出来若是沟通依然没有用该如何 况且已经提出过咨商也可能让原原PO太太防卫心更重
作者: ttconch (T.)   2019-06-01 04:49:00
作者: jesuisviolet (葡萄紫罗兰)   2019-06-01 06:44:00
专业、用心,推!
作者: catlyeko (暂时的....我很爱你)   2019-06-01 06:58:00
推这篇 病人应该先救自己
作者: poi1619 (poi1619)   2019-06-01 07:09:00
推这篇 这才是对病人最好的做法,先顾好自己~~
作者: Agneta (阿妮塔)   2019-06-01 07:10:00
推U大
作者: lynnlin (知足常乐)   2019-06-01 07:35:00
谢谢你的分享。推!
作者: marke18 (livi)   2019-06-01 07:35:00
推推
作者: linyap (miche)   2019-06-01 07:55:00
专业推
作者: ciju   2019-06-01 08:24:00
推这篇
作者: aquo (水和梨子)   2019-06-01 08:36:00
是呢,后来底下推文提问我才想到没有解释如果太太一直不答应怎么办,可能自己才生完小孩也比较容易站到太太的位置认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看到原原po在底下回推文表达自己不是不能自己去,只是没想到对老婆有伤害,才想就现阶段给他可能可以采取的沟通建议,但确实找心理师也能同时持续和太太沟通,我文中的“最好先”可能太武断了,谢谢你提供另一个观点的专业建议。
作者: wintersail (木末辛夷知静雅)   2019-06-01 08:48:00
推专业
作者: yinglian (特级小主厨)   2019-06-01 09:15:00
作者: tribu (Lulu)   2019-06-01 09:38:00
专业推
作者: olafbb (olaf)   2019-06-01 09:59:00
作者: traman (无名)   2019-06-01 11:06:00
专业推
作者: airblue2002 (小希)   2019-06-01 12:50:00
作者: dancing (小星星)   2019-06-01 13:34:00
推这篇!专业用心!
作者: gracetso (dder)   2019-06-01 16:59:00
推专业
作者: aquo (水和梨子)   2019-06-01 20:15:00
针对你的回复想澄清一下,我使用攻击是因为太太感到受伤了,当然这个受伤如你所说是太太的议题,我无意让原po有自责感,我的文中也完全没有原po自行去咨商就是“不顾及太太感受”的意思。另外,我觉得你使用情绪勒索来说太太并不公平,文中的资讯并不多,而且只是单方的说法(原po也并没有这样想太太),勒索这词很强烈,如果攻击会让原po自责,用勒索是否也有造成对立的疑虑呢?最后想说,固然你的实务经验都有好的结果,我也相信咨商有帮助,但你的文中也提到,太太可能反应激烈,怀孕五周并不稳定,是否会有风险谁也无法保证,我是心理师,但原po并非我的案主,回文的立场或许更接近是一位刚走过这个家庭历程的妈妈吧,回应你文中的问题,即使是我的朋友我也会这样建议的。
作者: Cauchy2008   2019-06-01 22:04:00
推 先顾自己,生病看医生理所应当
作者: Whiteplus (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   2019-06-01 22:24:00
再次推!学习到许多。非常感谢。
作者: aquo (水和梨子)   2019-06-01 22:39:00
我在文中反复反复用了可能、也许,也说了只是我的推论,提供一点自己的看法,即便是我的投射,我不知道回个文需要这么考究,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此给人在指责原po的感觉、这么有害?如果是的话很遗憾,因为那完全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是觉得即使提醒原po要优先照顾自己,也不需要将太太的情绪贴上勒索的标签?如果原po告诉太太“网友说你是在情绪勒索我”我不确定是否是最好的方式?至少如果是我听到会很伤心...(或许也是我的投射吧?)
作者: poi1619 (poi1619)   2019-06-01 23:02:00
XD 很明显过度投射啊~对病人太过苛求
作者: freesoul (No place like home ￾)   2019-06-02 11:33:00
推这篇另外给aquo大, 你的文章以第三者立场读起来真的就是要求原原po配合太太的情绪勒索
作者: cheermisa ( )   2019-06-02 22:52:00
这篇好强大喔 ~ 身体不舒服看医生 心理也是
作者: aandy (阿肥)   2019-06-02 23:33:00
澄清补充的2,去医院、身心科诊所使用健保,不会不需药物而硬要开药给你,可见你没待过身心科,坊间咨商所训练缺乏生理与药物,如何评估是否需用药
作者: Whiteplus (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   2019-06-03 13:36:00
真的很谢谢U大跟推文的板友,真的学习到许多,谢谢!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19-06-03 15:26:00
推 不过我的医生说,是有些病人不吃药会感觉没看到医生,所以只好开药给他们。他没开药给我,他说我靠咨商改善身心症状,不吃药能撑得住是很严格的作法
楼主: UYC (静心)   2019-06-03 15:40:00
其实严格与否还是回到个案意愿,背后有很多他们各自的考量
作者: aquo (水和梨子)   2019-06-03 22:53:00
好的,你的回文更好更专业,我脑补很糟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