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谁在洗脑孩子?德国性教育改革牵出的问与答

楼主: lewlewbo (lewlew)   2016-11-22 23:09:37
发文日期:2016/11/21
作者:陈阳升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法律系博士班)
媒体:udn转角国际
连结: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2119554
上月底,数千名群众聚集在德国黑森邦首府威斯巴登(Wiesbaden)的街头,反对该邦的性
教育改革。他们手举各式旗帜、标语,要求邦政府尊重他们的家长权、正视婚姻与家庭的价
值,以及立即停止对学子洗脑。
这起抗议活动起因于黑森邦所推行的性教育改革。这项改革将多元的性别认同、性倾向与家
庭/伴侣形式列入课纲,但这些内容让反对者感到忧心,深怕婚姻与家庭价值将会瓦解、学
童被迫提早“开窍”,甚至烦恼小孩会变成同志者也大有人在。
这类的抗议在德国并非第一起。过去几年在汉堡、萨克森、北莱茵西发利亚、巴伐利亚与巴
登符腾堡等邦也发生过类似的抗议活动,其中以2013/14年间在巴登符腾堡邦的抗议尤为激
烈,不仅有近20万人连署提出请愿,反对性教育改革与课纲修正,反对团体也发起多次游行
,最后迫使当时在巴登符腾堡邦执政的绿党、社会民主党联合政府妥协,撤回改革,并将课
纲改为较缓和的版本。
现在,黑森邦的反对者有意炮制巴登符腾堡邦的“成功”事例,他们对性教育改革提出了两
个面向的批评。首先是关于程序上的问题,批评者认为,当前的性教育改革,是透过黑箱作
业护航基进的课纲,好让它能成功闯关。对此,邦政府回应,课纲完全是依正常、公开的程
序订定,只是没有另外召开记者会而已。
https://goo.gl/VooJwr
反对性教育改革的游行由德国护家团体《Demo für alles》发起,要求邦政府尊重他们的
家长权,“停止洗脑”。 图/《Demo für alles》
至于有关性教育改革所涉及的实质问题,反对团体则是认为,将所有相关到性倾向与性别认
同的课题纳入中小学教育之中,并将之当做是无关价值高低的生活形式,不但没有澄清的作
用,反儿会造成学童的困惑。此外,反对者也视邀请同志讲者到校“现身说法”的作法为严
重问题。归结起来,反对者认为,性教育的改革涉及了意识形态的灌输,并且会造成孩童“
提早性化”(Frühsexualisierung)。
虽然看在校教育改革的支持者眼里,课纲的调整只不过是告诉学童,这世上除了异性恋与传
统家庭外,还有其他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反对者的指摘,却也折射出德国在中小学性教育
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尚待厘清的问题,它们大体可归结成两个问题:
一、改革后的性教育会不会让学童过早接触到关于“性”的资讯?
二、教育目标与家长教养权间的界线该如何拿捏?
就上述第一个问题,性学(Sexualwissenschaft)与教育学学者Karla Etschenberg即指出
,对于性教育来说,相较于学童的身心发展状态,年龄并不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即便在同一
个年龄层,学童的发展状态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性教育的重点应在提供“敏于发展”
的学习内容;加以现在孩童的成长环境中无不充斥着“性”,他们持续受到广告、电视与网
路色情影片里的成人资讯轰炸,若不面对其中潜藏的威胁,反放任孩童孤立无援地处于这些
资讯之中,反而对孩童不公。
若要改善这样的情况,就必须透过符合事实的性教育来加以澄清。此外,心理学学者
Wassilios Fthenakis也指出,学龄前的孩童也会受充斥于环境中的偏见影响,因此让孩童
及早认识社会的复杂与分歧是毋宁正确的,而现代的性别认同概念应属其中一环;况在今日
,传统的家庭形式已非独存,成长于彩虹家庭、单亲家庭,或家中有继父母的孩童也非罕见
,然这些情况却往往为学校教育忽略,因此依他之见,至迟也应在中小学教育中教授相关主
题。
对上述第二个问题,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1977年的裁判(BVerfGE 47, 46)中提供了清楚的
答案,亦即家长的教养权与国家的教育目标可以并行不悖。
联邦宪法法院指出,学校教育须对关乎性的不同价值观保持开放,并应顾虑家长本于其宗教
或世界观的确信而行使的教养权,换句话说,国家必须容忍家长的意识形态,同时要避免将
学习内容当成教条灌输给学子,但相对地,性教育中的原则也毋须经家长同意。就此,对于
性教育来说,重点即在,即使家长与教师的立场有所不同,但彼此也要在保持尊重之下,促
成相互理解。
https://goo.gl/PJRp03
在今日,传统的家庭形式已非独存,成长于彩虹家庭、单亲家庭,或家中有继父母的孩童也
非罕见,然这些情况却往往为学校教育忽略。 图/欧新社
除了上述两个问题外,教学实务上关心的问题还有,目前身处第一线的教师,是否有足够的
能力肩负起多元性教育的教学任务。由于过去的教师养成中,欠缺特别针对性教育的教学培
育,在网络资讯发达的今天,教师或多或少也会怀疑学生知道的是不是甚至比自己还要更多
。对此,以黑森邦为例,教育当局的亡羊补牢之道是,提供教师相关进修课程,以及个别或
电话咨询,以确保教师能胜任其工作。
此外,由于多元性教育是横跨生物、社会、历史与政治的科目,不应只在生物/健康教育的
课程中教授,只是相应教材却仍然十分匮乏,未来如何补足也是问题之一。与大学合作或许
是个可以考虑的方向,以历史课所需教材为例,已有柏林自由大学历史系教授编写酷儿历史
供教师下载。
当然,反对多元性教育的抗争不只折射出德国性教育的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一场政治角力。
反对运动集结了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中保守份子、基督教基本教义派、右翼民粹主义者
,以及新纳粹支持者的势力,也让2013年在黑森邦议会选举中失利的德国另类选择党(AfD
)抓住机会表态,宣示性的多元性,不应在教育中插上一脚,传承传统家庭作为生命的要义
才是教育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改革的基民盟显得有些腹背受敌。
德国黑森邦的性教育改革,会否随着政治势力的消长而载浮载沉,仍有待日后留心观察,只
是在改革背后所牵出的一些问与答,或有值得台湾参考的地方。
作者: gail730218 (swimming)   2016-11-22 23:54:00
德国果然进步,已经在思考怎么教,如何教,何时教的问题了
作者: isis656565 (热血圣人)   2016-11-24 00:00:00
加油啊德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