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oylu91 (Roy)
2025-07-30 19:05:26手机上的拍照,就是方便迅速,短时间跟摄影就是两回事。刚在某个3C粉专看到这样标题
“iPhone 17 Pro 相机革命:8 倍光学变焦、专业导演级 APP”。其实不太认同用这样下
标题,让人误认iPhone真的取代了专业相机。2个礼拜前在走TMB时,相机故障改iPhone撑
场,我还祈祷3C网红唬烂是真的,期望iPhone 照相能飞天。结果当你期待iPhone 能达到
摄影标准,那唬烂依旧是唬烂。以下讨论仅针对照相,影片则是另一专业,暂时无法评论
。
首先,我先假设一个很一般的状况,给我i8.i14.i16甚至我相信即将的i17,同样一般性
的场景,我不太相信一般人能分辨出我是用哪一台手机拍的。当做纪录,或者把相片修的
在手机上看起来不错,iPhone确实可以做的不错,但就仅此而已。但这不是说科技没进步
,而是我们每一个人能感受到多少的科技进步。基本上,专业摄影与手机拍照目前几乎就
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商业路径。香蕉、苹果只能说各有喜好,难在同天秤中比较。a照片比b
照片好,可能是设备因素,但也可能只是拍摄人的不同而已。
而你询问的呈现品质,其实也是需要训练的,当然极端好坏一眼看的出来,但更多的照片
成像品质分辨,其实需要长时间锻炼,甚至必须不断放大照片去比边缘锐利。而当你有足
够经验辨识品质呈现,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你能接受的品质范围。辨识成像品质与接受能力
将决定你的装备(当然也包括经济能力)。譬如说nikon z5与z9,都是无反全画幅相机,
如果没有一定摄影底子,多少人能感受出差五万元装备所拍出来的品质呈现。而在专业摄
影领域,同样焦段,为追求那多一级光圈的镜头,要多花超过一倍价格,那最后一哩路追
求的可能叫完美。
而在iPhone上的提升,就相机角度,我觉得那是比较像商业化的追求。首先,把那些提升
倒背如流的3C网红,有多少具备辨识成像品质的能力。同样的,我们使用者,自己的辨识
照片能力到哪,又需要什么相机。其实我觉得可能科技已超过多数人感知能力,提升仅是
纸面上数字上提升,有多少人了解这些数字提升在成像上的差异。这也让我看到那些吹嘘
iPhone照相多厉害的人,根本就像诈骗集团。 以我目前不专业的观察,如果iPhone要快
速提升成像品质,且为一般人能快速感受,走算法或许会比装备提升容易。毕竟从镜头
到感光元件,要拼赢专业大厂不容易,何况要塞在那么小的手机中。但苹果在手机摄影上
优势,大厂们也不可能取代。大家有各自族群的使用者。
专业摄影的人,一般不会去比较相机与手机的落差,大概觉的这是两种不能比的东西。但
手机常借用专业相机术语,但用法有时候却很奇怪,譬如说5倍变焦,明明16pro有三颗镜
头,5倍变焦是三颗镜头结果,却说成一颗五倍变焦镜头。讲久后,几倍变焦好像变成强
弱指标。但在摄影领域,变焦焦段多寡,只关乎使用方便度,跟镜头好坏没关系。最好成
像镜头几乎是定焦,好的变焦镜几乎都又贵又重,大厂大三元都是14-24、24-70、70-200
,可能是光学技术限制,最好变焦镜设计都在三倍变焦内。而摄影人很重视的光圈大小,
手机几乎没提,如果一颗新镜头焦段变多,光圈变小,那根本不能说成进步。专业摄影师
,除非不得已或没选择,否则一定不会期待用一颗7倍、10倍变焦去留影像。
因为相机故障,第一次用手机大规模拍旅游照片(16pro max)。最后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
的心得。先原本我以为只要在天气好、光线充足、反差小的环境中,装备好坏影响就会变
小。虽然这也是这结论,但iPhone拍照有发现几个特色。就是很完美但不自然的色阶直方
图分布,直方图很多都长的像富士山,高低光呈现不出来。这个结果我推测是算法结果
,毕竟这样的分布可能最容易符合多数人的标准,符合期望的曝光结果,但却与我经验中
的直方图呈现不太一样。此外,我稍微用Lightroom去调色,拉高对比、去朦胧、或降低
曝光,暗部或过于偏蓝,虽然我自己有让照片偏冷的习惯,但暗部过蓝,让我会去局部调
成暖色。另外有人说,若要让iPhone颜色变浓郁,感觉会变水彩画不自然,那就要看自己
想弄到设么程度。
虽然我称不上专业摄影师,但也有10多年摄影经验,累积相当摄影知识。所以能分辨关于
手机在摄影上的宣传,那些是真的变厉害,那些是噱头。苹果在贾伯斯后的优势与创新越
来越弱,但还是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跨装置的系统整合、手表的健康监控,甚至现在相机
布局都与未来AR.AI有关。但我不觉得苹果有要往专业录影、摄影靠拢。相反很多摄影师
、部落客都用Mac电脑修图、剪片、使用iPhone。那是因为苹果系统对这个领域很友善,
但iPhone是系统的辅助,而不会成为这个摄影族群的主要摄影工具。而我也不希望苹果因
一般人不懂,就用一堆话术行销。否则那些我不懂领域,他们是否会用同样方法搞。喜欢
贾伯斯的良好体验说,整体使用体验感受,比单一什么设备强更重要。
※ 引述《minings (minings)》之铭言:
: 想讨论 以iphone 16 pro max 的动静态纪录,
: 与
: 传统器材比较,
: 如: nikon d700 搭配nikon g镜的静态照片、
: panasonic gh3 配p家镜头的动态录影。
: 纪录内容为台球场打球活动纪录,
: i16 pm 与传统器材的成品,
: 动态录影以1080p 格式当基准,
: 后端观看器材是三星s21,
: 看过这几个的成品之后,
: 觉得差异很小。
: 原本我思考着再买nikon z系列组合来纪录台球场的活动,
: 看过朋友的i16 pro max拍的台球场打球纪录,
: 不管动静态成品,都很棒。
: 然后,
: 我就问自己:
: 我好像需要的是一台i16 pro max?
: 虽然知道单眼可以快门先决提高快门速度,
: 凝结瞬间,
: 但越看i16 pro max,
: 越觉得i16 pm 的摄影强大。
: 有点想讨论,版上有没有刚好有i16 pro max,
: 也拥有nikon z5ii, zf, nikon z 镜的人,
: 动态录影以1080p 为主,
: 这中间的差异有哪些,
: 感谢。
:
作者:
minings (minings)
2025-07-30 19:39:00感谢您,我完全同意。
作者:
Annex (安妮)
2025-07-30 19:46:00不得不说苹果用广告误导消费者的功力绝对是世界一流,很爱用某大导演使用iPhone拍大片,普通消费者以为自己拿着新iPhone就能拍大片,笑死
作者:
minings (minings)
2025-07-30 19:53:00手机的录影,苹果我服。
作者:
a3619453 (哼哼哼哼哼哼)
2025-07-30 22:04:00照二楼的说法所有摄影器材广告都有误导嫌疑因为普通消费者拿高级器材也拍不出大片,认真的喔另外我认同iphone目前拍照的调整方向很难看只是对你的说法有意见而已安卓机很多拍出来有相机那味道,很不错iphone内建相机怎么拍都是手机感,但用adobe新出的indigo来拍的话就很好看可见不是感光元件的问题,目前算法方向个人不是很满意
作者:
Rogozov (哥发的不是冗是寂寞)
2025-08-01 08:39:00同感 手机真的越来越方便 但是整天吹专业啊单眼什么真的真的是唬烂居多
作者: NexusPrime (PolyDimension) 2025-08-01 16:29:00
反正感光器的大小差太多,这是物理上的限制,手机用AI调的照片都不会很自然的颜色
林亦有部片也在讲影像演进 可能苹果重点放在XR、MR应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