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篇讨论有些施主一直强调“医疗”的重要
显现出对“病痛”,甚至是对“死亡”的恐惧
其实,生老病死本来就是人生的必然
就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样理所当然
如果从佛教的角度来看
此生是从“前世”走向“来生”的过渡期
也因此出生并不是走向死亡,而是走向“生生不息”
至于这段充满负担与苦难的过程要怎么过? 怎么看待死亡?
大乘佛教认为
“凡夫贪生怕死,因自寻烦恼而醉生梦死;
二乘厌离生死,因断除烦恼而了生脱死;
菩萨无畏生死,因慈悲大愿而出生入死。”
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心态来面对死亡
对生死乃至对生命的态度,会显现在自己的日常作为上
道家对生死也看得很开
“鼓盆而歌”的典故大家都听过吧
庄子的太太过世时,他一开始也很难过,后来却敲锣打鼓唱歌起来
那是他难过傻了吗? 当然不是啊
他只是想通了
人死后就是安详的躺卧在天地间,回归自然尘土而已
所以他也说了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老天把我们生下来,叫我们做牛做马,老了让我们放松,死后就好好休息
要走完这个过程,生命才真正得以圆满
但话又说回来
要谈死亡就谈生命
请问你要如何证明“生命”?
或者说,你要如何证明“你这个生命是存在的”?
你因缘而生,产生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认知这个世界
而有色声香味触法等知觉
也因为这些知觉,让你以为这个世界存在,你这个人活着
但这些知觉也只是因为“生”而产生的误解
死了就没了阿
既然没了
哪有什么“我”、哪有什么“你”、哪有什么“世界”、哪有什么“生死”啊?
也因此《涅槃经》有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这世界,本来就没有永恒,万事万物就是一直在变动
“生”与“死”本来就没什么区别
应该是说,根本没有什么你跟我、生跟死的问题
管他生,管他死,那都不关你我的事,更不要起分别心
讲到这里,死亡还有什么好怕的? 死了就死了啊,那是个问题吗?
宋代宏智禅师圆寂前,曾写下一谒:
“梦幻空花,六十七年。白鸟烟没,秋水连天。”
67年的生命,是因缘聚合而生,既不实在,也非常住不灭
死时,就像是一只白鸟,翩然地飞离红尘,翳入辽阔的虚空
优美地没入云天深处,极目望去、了无踪迹,又似乎无所不在的观照大地
这是智者的死亡,安静而优雅
根本就没有凡夫俗子的悲伤、惊惧
贫僧多年修行,已能断尽烦恼、解脱生死,不被尘世所惑,证得阿罗汉果
但要做到“渡尽众生”,那就要菩萨行了
贫僧力有未逮,也只能渡有缘人
最后赠各位施主一段话: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生死有命,愿施主们都能破我执、无所生心
从容而淡定地看待生死,用平常心面对生命中的缘起缘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