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公设这东西一直都是同%数比例
看起来挺公平的
如果室内大坪数,相对的会买到的公设坪数比较多
实际上也不会使用到更多的地方
(购买更多坪数但使用的地方一样)
顶多是户型大,住的人多,会多 使用电梯或健身房之类
(频率不同)
但也很少社区是高楼层多负担电梯费用
想请问为什么不能用
总公设坪数/户数
使大家的公设坪数一样
买卖计价的话可能公设统一多少钱
其他室内面积再一个价格之类
作者:
bnn (前途无亮回头是暗)
2024-07-28 10:57:00大坪数通常等于住的人数较多 使用公设次数较多但其实也可以改成电梯健身房使用次数计费 过路通过车道计次但就麻烦 你居住人数变动搬进搬出还要重算 管委会懒了
作者:
a386036 (骷髅怪)
2024-07-28 10:59:00高收入 用到的社会资源一样多,反而可能比较少, 比方说自费医疗私立国中国小但是他缴的税反而比较多
作者:
zzz50126 (MusicBear)
2024-07-28 11:14:00是说公电是用户分还是用坪数分啊 如果是除户数 那反而是小坪数吃亏
我以为公电都是管理费出,然后大坪数负担的管理费也较多
作者: ethel617 (聆雪) 2024-07-28 11:22:00
公电公水是除以户数
作者: kyova 2024-07-28 11:32:00
...可以想成大坪数等比例换来大的室内空间。计较这个实在没什么意义。大坪数通常格局采光都比较好阿不然就去买均质的建案最没争议。
计价单位意义不大 终究会反应在市场价格上同格局 不同楼层的价格就是不一样
作者:
drea (星空下的背影)
2024-07-28 11:53:00之前买过低公社的新大楼,逃生梯只有一座而且没有机车停车位
作者: xxeric24 (我素随) 2024-07-28 11:55:00
自己盖自己住没争议
你就想成实名制转换,大家单价要相同,那公设坪数就要平分
用百分比直接分配本来就是合理的,你不喜欢看到公设比就换算成主建物单价,你会发现结果根本没什么差别。事实上很多建案大坪数单价略低,某种程度上大坪数是赚到的。用一个简化的例子,一个建案只有两户,公设比50%,建商预计这个建案要卖300万。A 主加阳=50 权状=100B 主加阳=100 权状=200所以权状坪单价是1万/坪,你乍看之下觉得B吃亏了,但如果用‘’买主建物送公设‘’来思考,就没有不合理了。但,如果建商用你的逻辑来算,假设1. 专有的部分卖240万2. 公设的部分卖60万专有的部分一样照权状分,这样变成A要卖 80万+30万=110万B要卖 160万+30万=190万专有、公设的卖价可以自己调整,但我觉得这样没有比较公平,因为公设卖价不同,差异会很大,再来,各建商的标准也没有一致性,这样徒增消费者困扰。
作者:
Anyotw (Yoman)
2024-07-28 18:15:00以前就是公设坪平分啊…大户型公设比还有15的后来不流行
作者:
itna (群)
2024-07-29 13:20:00公设总坪数一样,但持分不一样啊,虽然就使用权来说都一样但就是住越久缴越多,心里会不开心就是,售出的时候才有感到赚,因为公设坪一样拿来算钱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