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ishyesunno (不输不等于赢)》之铭言:
: 最近发现八年级根本卯起来买房
: 反而七年级买房的时候常常裹足不前
: 后来发现一个关键因素
: 七年级懂事的时候,台湾一坪约10万左右
: 有能力买房的时候,一坪涨到30万
: 八年级懂事的时候,一坪约30万
: 有能力买房的时候,一坪涨到40-50万
: 对于七年级来说,房价涨了3倍!
: 但八年级会觉得,房价“只”涨了5成
: 买房心态会更强健一些
: 每坪单价当然只是约略的数字,
: 主要传达上涨的%数,
: 造成八年级买房买的比七年级凶的原因之一
其实就是不同世代的人,对“房价认知”有不同的锚定
七年级生所处的年代,房价冲的没现在这么夸张
甚至还有2015年房价下跌的事件
因此七年级生认为
“房价就该是这样,也该是这样,炒过头了就会跌
就像2015年的林三淡北新,这世上是有地心引力的”
而八年级生就不一样了
最老的八年级生毕业时也2013年了
才刚毕业两年当然不可能买房
2015年下跌后房市就一路高歌猛进
https://i.imgur.com/G0QGRMQ.png
所以对八年级生来说,房价就是一直涨的
对房价的认知不同,动作当然不同
小妹碰到不少七年级生,他们真的认为房价会“均值回归”
认为现在的高房价,只是“短暂的、一时的”
甚至还有被五十几岁的老害影响
拿2000年左右的上古往事跟你讲“你以为房价不会跌喔?”
所以就是一直被嘎空手
而八年级生,要嘛就早早认输躺平,要嘛就先冲再说
相较于七年级生想买又不甘愿追高的矛盾姿态
八年级生无论要买不买,态度是较为明确的
只能说“均值回归”虽然合乎人性及期待
但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不见得会回归平均,反而会越来越极端
尤其是房价、金融这类的财富问题,因为这牵涉到人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就阐明了:
“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白话来说,意思是:
“自然的法则,是减去有余,并补上不足;人世的作风,是减损不足,拿来供给有余。”
所以自然环境会有复杂的反馈机制让极端回归平衡
但人类的世界只会越来越极端
就如同【马太效应】所说: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造成“寒门再难出贵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等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
复杂的现实世界除了极端,还有无常与无奈
伏尔泰曾写过一个短篇故事《憨第德》,以讽刺当时盲目的“乐观主义”
恩师被吊死、好人死于大地震、死于船难,坏人却活了下来长命百岁
有钱拿去助人,结果却是把人推入不幸
他经历各种灾难及残酷,最后才知道
“讲那些有的没的都没用,到头来,我们必须耕种属于自己的花园”
在“房地产”领域中
“自住房”就是“自己的花园”
“乐观主义”就是“房价涨那么高,再涨空间有限,再等等会跌啦”
有买房的需求,也买得起的话,买就是了,这是我们在这个混沌世界唯一能做的
那里有许多杂草需要铲除,有许多可能性值得好好耕耘,够我们忙了
当我们不再盲目乐观幻想房价会跌下来给我们买
挥洒汗水辛勤耕耘的花园,才有机会开出财富自由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