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tqRqzDV.jpg
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好像有提到利率与房价的问题,
从以前学生时期就一直被灌输利率涨资产价格跌(包含房价)的学理,
然而实际上摊开历史其实不是这样的关系(应该也许有关,但被其他更强大的参数压过
去了)。
后来也认知到一个事实,
只要房贷族的现金流扛的过去,
几乎不会有人赔钱卖,
这也导致顶多量缩价持平。
目前跌的部分应该只是在于
过去持有成本500万的人卖1000万;
现在是持有成本500万的人卖900万。
乍看跌了10%,
但只要等到这些要卖的人全部洗完一轮,
筹码就干净许多了,且也不是赔钱卖,
因而导致抗跌。
但好奇欧美国家也是这样吗?
还是他们真的有一些制度上的机制,
导致房屋不得不赔售?
(我自己的猜测是 应该是经过评估之后是赔售胜于不赔售,才会有帐面赔售的状况,而这应
该是有纳入税金及其他成本的外部因子的考量?)
颇好奇台湾的状况跟一些欧美国家的key factor差异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