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房龙大家好
关于高委员跟新任部长右昌
接下来似乎要开始大力处理实坪制这个议题
然而大方向上我认同这个是假议题
毕竟买房的时候
登记坪数、主建、附属、公设、车位
就是明写在土登上面
但我又有疑惑的部分
就是现在的制度下
因为每一间房子实在是都长的不一样
因此很多是真实价值的东西
(例如方位、格局、周遭环境等)
有时候很难有一把标准尺去量化
因此在现况
初步判断房价的算式几乎都是
总房价除以登记建坪=P (本文把这个价格叫做P)
大家可以接受的房价大概是在P_min 到 P_max之间
也因此,现行建商
也大概会将一个区域内的房子组成
尽量去组合成一个符合大家心目中能接受的上限值(P_max)
然而如果实坪制出来
等于所有网站的算法
都会变成
总房价除以(主建+附属)
这样一来原本平衡的房价指标
因为计算上的不同
就会变的有高有低
而且落差应该不小
我举例下面俩间
https://i.imgur.com/l4Fj3Bu.png
https://i.imgur.com/9IClBhR.png
这个是我假设的
其中那些除以二除以四是我自己的价值效用判断
因为市场上的各种坪数组合颇混乱
因此我才想出要用这些自己设定的指标
来去评断我看过的房子的价格合理性
也因此我好奇
如果实坪制一出来
1. 表面价格一定会参差不齐,是否会影响到房价?(虽然理论上实质计算应该不会影响,但
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资讯的不对等,资讯取得的复杂程度也是不对等的一种)
2. 有没有可能未来的计价方式区分为以上几种指标价位,用不同面向的指标来去理解一件
产品,才能够更贴近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