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
https://www.storm.mg/article/4215670
内文:
中央宣布从3月1日起防疫管制,要逐渐解封,下周还要开放商务客来台,下半年可能进一
步开放国际旅游,已经正式进入“后疫情时代”,全台各县市都在规划振兴拼经济,台中
市或许已经赢在起跑线,台中市政府最近宣布从2019年以来,企业投资台中累积金额已经
突破新台币1兆元,笔者认为持续创造就业是促进台中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工业
发展带动服务业发展,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吸引人口移入。
台中市产业发展优势包括:(1)绝佳区位:台中位于台湾西部产业走廊的中心并近新竹
科学园区;(2)人力优势:台中是全台第二大城市且人口结构年轻,人才供应无虞;(3
)土地优势:台中各地的空地尚多,能供发展的土地供应无虞;(4)产业链优势:精密
机械、光电面板、自行车等成熟产业聚落产生的磁吸效应。加上台中市政府积极努力,近
几年招商引资成效卓著。
根据官方统计,投资台中截至2019年累计投资金额为6162亿元,2020年增加1376亿元、
2021年增加1694亿元,来到2022年光是1月就大幅增加1079亿元。其中,增资指标性企业
包括如制造业巨大机械、车王电子、上银科技、美光科技、华邦电、惠特科技、大立光、
友达、沃旭能源、永冠;服务业的勤美、日商三井、广三和汉神等。
笔者在台中科技大学任教,平时喜欢站在草悟道上,聆听年轻欢愉的声音,喜欢站在台中
火车站的人行道上,感受新旧融合的历史氛围,也喜欢不同于旧市区明亮的七期。因工作
移居台中二十年,最大的感受是城市迅捷扩展,台中总人口从2011年的266万人,成长到
2021年的281万人,增加6%;同一时期,随着每户人数减少,户数增加17%。加上工商日益
繁荣,交通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缺水、缺电、缺人、缺工、缺地咸认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瓶颈。台中的状况虽较佳,但交通
问题已渐渐成为制约台中城市永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卢秀燕市长的双十公共汽车政策,对解决
台中的交通问题,当然有帮助,但远远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作为台湾第二大城市的
台中,唯有发展大众运输一途,这不只有助于减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也助于打造节能减碳
的绿色城市。
笔者期许卢秀燕市长,从供给面尽早争取到捷运路网的施工,特别是台中蓝线;另外,完
善使用大众交通工具者便捷安全的最后一里路:增设人行道、骑楼连通平整等。还要从需
求面,提高使用私人运具的成本,如提高停车费和严格取缔交通违规等。
卢市长上任后,笔者住所附近的忠明路,完成了人行道扩宽;每周往返北中都会经过的台
中火车站一旁的大智路也被打通。以人为本的交通建设,阻力甚多,极为困难,希望台中
市政府能努力克服,未来将台中打造成经济发展和宜居宜行良性循环的永续之都。
心得:
官方的数据是真的很漂亮
不过台中市的人口成长好像遇到瓶紧
最近有放缓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