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房价如此高,年轻人都不会有无力感吗

楼主: kusomanfcu (POE yea)   2022-01-06 20:06:19
投资一定有风险,投资有赚有赔
但是在预期通膨进行中时
没投资的也有他的风险
货币贬值的风险
就算升息低于通膨继续通膨会怎样?
综合之前你说的话
同温层太薄希望多拉一点人一起取暖
因为完全没办法生出头期的人其实很少
※ 引述《Soujyu (苍影之枪)》之铭言:
: ※ 引述《freekid (世界真是小)》之铭言:
: : 大部分的人都会有两个误区
: : 1.没有理解房市的规则
: : 2.对投资客有不切实际的想像
: : 先讲第一点
: : 房市的规则其实因应房价的涨幅不断地在改变 对刚需来说
: : 当贷款的规则盛行的时候 房价本身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 : 核心变成了头期 而不是总价
: : 要注意的是每月还款额 (这由贷款年限 成数 以及利率调配)
: : 而不是房价所得比
: : 一千万的房子 涨成了两千万 头期从两百变成四百
: : 但只要贷款成数从八成变成九成 再调整一下年限及利率
: : 两者的负担其实是一样的
: : 房价涨了 你有因此多付一千万吗?
: : 其实没有 你只是强迫多做一个一千万的储蓄而已
: : 许多人害怕还三十年四十年 其实不是<还> 是<存>
: 借串问一下,请问这个多一千万的储蓄有考虑到紧缩的可能吗?
: 如果因为政府政策或市场变化
: 导致房价下跌
: 原本多贷一千万就变成负数了喔
: : 钱不是消失而是存在房子里 版上的强者讲这些已经讲到烂
: : 况且买房还比租房的付款弹性大
: : 租房每个月要给房租 一个月给不出来就被迫搬迁
: : 买房每个月还本息 但遇到了状况可以开宽限期 可以转增贷
: : 一个宽限期就是三年 如果三年无法解决问题
: : 那也跟是否买房无关 是你的人生出了状况
: 人生不用考虑风险?
: 买鸡精都会先跟你讲有赚有赔了
: : 这些都还没算到提前固定负债额 所能够带来的好处
: : (通膨跟负利率的相关观念 可以去爬IBIZA的文章)
: : 全现金买房的时代早已过去 缅怀无用
: : 我们该做的是正确理解并运用新的规则
: : 当贷款规则开始时
: : 买房的逻辑就变成了用每月的利息跟政府租房
: : 至于每月还本的强迫储蓄是三十年还是四十年 房价是两千万还是三千万
: : 我自己是完全不在意 中间有太多弹性的操作方式
: : 更何况负利率时 提前固定负债额的贷款是优势不是劣势
: : 许多人把买房看做奢侈品 潜意识觉得几千万丢出去就没了或无法动用
: : 所以房价涨了几百万就觉得痛不欲生
: : 我觉得这观念并不透彻
: 对于领固定薪的人来说
: 这几百万绝不是还好而已
: : 你说2017年买房跟现在买房的压力不同 这当然没错
: : 但房市是几年就循环一次的 并没有你想像中那么绝望
: : 这一次的涨潮没有跟到 耐心存钱各种投资等待下一次就好
: : 不用担心存钱的速度跟不上头期
: : 当刚需无法累积足够的头期时 政府就会改变规则 让压力释放
: : 不然你觉得为何几十年来 贷款成数跟期限一直往上加
: : 接下来就是普遍八五成 九成贷款 首购四十年的时代
: : 规则一改变 刚需就能进场
: : 而趁规则改变时最快速度反应的人 可以拿到最好的红利
: : 这一波拿到红利的人(你口中的既得利益者) 有些可能是上一波的失败者
: 我相信会有成功的人
: 依照八二法则
: 会有二的人成功
: 八的人韭菜
: 我有理由怀疑你想增加分母
: : 但他们理解了规则也做好准备
: : 这点你可能没想到
: : 几十年来规则改变几次了 你可以自己算
: : 接着谈投资客
: : 许多人把房价上涨的因素怪给特定人士的炒作
: : 但事实上 上涨有很多因素 像这一波主要是qe的热钱影响
: : 以及台湾因为疫情拿到比较多的红利
: : 假设投资客完全消失 去看全台每年的新建案数量
: : 仍然是满手现金的刚需互抢 比谁速度快
: : 供需原理下房价一样上涨
: : 如果你没买到 红利只是换成被其他有买到的刚需吃掉而已
: : 你一样无法买便宜
: 这我不认同,房市刚需从来不是无限上涨
: 现在还有刚需是婴儿潮父母帮买房
: 等到婴儿潮父母都买完的时候
: 需求在那里?
: : 投资客很多时候能做的其实不多 当然有一些资讯不对称的优势
: : 但是他们都只是顺着风势 无法改变局势
: : ceca那么强 有没有想过为何他2016~2019跑去买老公寓
: : 而不去买预售屋跟中古电梯
: : 在我看来 大部分的投资客只是运用自己的知识面
: : 在风吹起时第一步启程 风停时第一个下船
: : 并无法造成全面性的房价上涨跟下跌
: : 很多时候 只是当下没有上船的人 想办法将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而已
: : 事实上分享正确的经济原理以及购屋细节的
: : 真正有帮助到刚需让他们做出正确的抉择并买房的 其实是版上的投资客
: : 一般人该做的是调整心态 拟定策略
: : 妥协买小买偏 先吃上涨红利以便小换大
: : 或直接等待下一波机会的到来
: 综上,我合理怀疑你只是想增加分母
: 降低自己的风险而已,因为你深信自己是那个二,不会是那个八。
:
作者: Somebody99 (Somebody)   2022-01-06 20:09:00
买房子是只要缴头期款就好了?
作者: j8630222 (75G)   2022-01-06 20:10:00
等等 不要幸存者偏差好吗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2-01-06 20:16:00
没错只要头期款,最难的是头期跟第一年一堆支出你头期款自己存的到不是其他掉下来的基本上未来只会更轻松
作者: aesdu (123)   2022-01-06 20:17:00
对只要头期款所有的难度几乎都卡在头期款
作者: supereva (eva)   2022-01-06 20:18:00
头过身就过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2-01-06 20:18:00
你是上班族的话薪水会调薪也有机会升等,但月付都一样一毛不会增加房贷一定是越来越轻松头期款最难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6 20:19:00
真的只要头期款,贷款的话甚至连头期都不用自己准备
作者: supereva (eva)   2022-01-06 20:20:00
如果觉得贷款月付都有困难 代表你眼高手低了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6 20:21:00
房地产,九成的人都是幸存者吧
作者: aesdu (123)   2022-01-06 20:23:00
红色药丸吞下去直接升级幸存者啦cc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6 20:24:00
一楼,凑到头期之后,如果你是自住,那你原本的房租差不多刚好拿来缴房贷,如果你是出租,就拿人家给的租金差不多刚好缴房贷除了头期款,你确实没有多付钱啊
作者: TheDream (美梦)   2022-01-06 20:50:00
头期款是第一关,第二关是空空自己的心魔
作者: coffee112 (咖啡奶茶)   2022-01-06 21:25:00
作者: kagaya (~~)   2022-01-06 21:50:00
在北部觉得普遍来说,租金跟房贷落差不算小 …从缴租金改缴房贷还是辛苦一些,大概多三四成房租的概念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6 22:08:00
总价1000万来说,租金大概落在2万-2.5万,80%=800万贷款,30年月付2.6万,40年月付2.1万
作者: kagaya (~~)   2022-01-06 22:22:00
大家租金都估到好高,我自己租和租人都没这个价格=”=是不是因为我都看烂房子数字是 1000万的租金一万九 1500万的租金二万五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6 22:26:00
1.9万跟2万也没有差很多啊
作者: kagaya (~~)   2022-01-06 22:38:00
不过1.9万跟月付2.6万贷款,其实就升级满有感的高薪族可能没差啦 一个月赚没几万又要养小孩的就比较痛
作者: iceyu   2022-01-06 22:45:00
台中1000万内的房子租金就有两万五了 买到1500万?跟ceca的理论相违背XD 是1500万的套牢还是1000万的补涨呢?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22-01-06 22:57:00
买来出租的物件要挑一下啦,原则跟自住的不太一样比方说, 同一个地方, 大马路跟巷子房价会差两成, 但房租几乎没差还有, 一千万大概是好一点的大套或是差一点的两房, 两房通常租金比大套好, 然后一样两房, 没有厨房的两套格局又比一厨一卫的家庭格局价格好一点两套独立进出又比共用进出好一点然后某些特定地区对房价影响很大 但租金还好, 甚至可能租金更高, 譬如林森
作者: kagaya (~~)   2022-01-06 23:12:00
嗯 北部自住物件租房比烂透 跟台中不能比。所以不是因为我都看烂房子,是因为我都挑自住地点好的房子=”= 看看大略是跟上面I大反著挑……
楼主: kusomanfcu (POE yea)   2022-01-06 23:52:00
低薪 租北部 赚价差工作机会多 容易上去然后捷运月票治百病可以去的地方太多了,省了车和机车我有认识的就这样然后收入主要现金,存钱存水鬼......北部好就好在这种 帐面收入看起来不好的,日子比在中南部过的好很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