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ijas (Tapas)》之铭言:
: 看完之后心目中大概有85分,大概是三四个月来看过最满意的
: 无论是屋龄,座向,看出去的风景,还有原屋主请设计师的装潢都很不错
: 重点是到现在工作地方和捷运站,走路都不到10分钟
: 可能就格局和车位稍差一些,但都可接受
: 所以斡旋期间大概加了一次价而已,三天后就成交了
: 出价之前有看过实价登录,比今年四月份成交的高出一些
: 但考量到四月份成交的案件,看出去会看到庙,也没有车位,所以就在能力范围内出价
: 目前因为屋主海外授权刚下来,所以还没签约
: 但是最近在联络银行贷款,才发现鉴价和成交价差了150万
: 虽然最后因为成数高,还是有贷到预期的金额
: 但心情很差,总觉得自己买贵了
: 虽然女友安慰我说,这间光是有装潢就可以省很多费用
: 但当时傻傻的,也没有把装潢折旧算在内
: 现在卡在如果放弃,就要赔仲介费+斡旋金(大概30万)
实际一点,算个帐
房子你给85分,
看起来是你举例的里面你比较满意的物件!
觉得买贵了150万,用30年房贷看
换算成每个月贷款本息负担大概是只多5000块
其中,如果你放弃赔30万,
已经约当5年多付出的房贷本息
为了不知道有没有买贵的150万(毕竟只是跟鉴价的差距)
而且这150万还可以分30年付
然后放弃白花花的30万现金
真的很不划算
怎么算,都没必要放弃啊
特别如果是自住,
那真的还好
很担心像2014买在高点?
可是今天的价钱都突破2014了啊,
好的物件你当时买贵了到今天就算没涨,
你都省了七年的房租钱
那又怎么算?
再退一百步,
满意且自住的房子买贵一点,
总比昨天股版一堆赔了几十万甚至百万
的咕噜咕噜毕业文来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