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risNYC (Kris)》之铭言:
: 这样真的好吗 我是建商我总共150户
: 开案找15个自己人塞给他单坪60万
: 然后挂完销
: 三个月后开66万一坪来卖 依样只卖15户
: 捡到几个盘子算几个 其它一样员工亲戚包商吃一吃
: 第六个月开工再开卖15户 72万一坪
: 卖到第三年刚好出90户 手里剩60户
: 每一坪实登/银行鉴价都是96万
: 这样不是前面买的VIP和建商本人都赚死了
: 刚好那个余屋贷款7成砍到剩5成的政策力道也被抵销还有剩
: 以前预售涨跌都要交屋才登上去不能这样边盖边炒
: 要分成一二三四期 十几年还一定要卖掉很大一部分才能这样操作
: 现在这样只要建商财力能包得起来3-5年的都只涨不跌是怎样....
: 我说这政策到底是来.....
实话实说 这个方法真的是有可行性的
这边一个点跟大家讨论
各位觉得'预售屋的实价登录'这个新的规定,实际会怎么实行?
成屋的实价登录,就是跟着登记走,以前是地政过完户了再行补登
今年十月开始,过户的同时就要并送申报实价登录。
但是预售屋的买卖,是权利的买卖
没有登记的买卖,只有跟建设公司签订的合约
这就跟现行的租金实价登录是一样的意思
一定会有人符合规则,逐笔申报登录
但也一定会有大部分的代销觉得很麻烦没有必要
这个时候,把价格往上登记恶意炒高价格,就真的非常有可能
因为作了也没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
就算跟银行勾稽去查建设公司的金流,也只查的到头期款,没有整笔金流的问题
但这些大前提文章中及推文也有提到
建设公司必须先有雄厚的财力,一边作价一边盖
文中提到的作价应该是为了举例所以才用了夸张一点的价差
实际上不会差到这么多,冒的风险太高了地政士也不敢这样登录
找人头先售高价贷款这件事就算没有这个政策,其实也本来就有发生
建商余屋贷款最高也就是五六成,但房贷可以贷到七八成
就算不作高价对建设公司来说也是划得来
但是其实,建设公司花了钱盖了房子,最后还是要卖给住户的
要卖得高价
做了漂亮的实价登录不如一个漂亮的社区花园
自己孤芳自赏的豪宅定位,也要有市场来认定才算数
你盖出来的东西特别突出,用了前所未见的建材工法
加上建设公司的品牌声誉才能真的把房子卖高。
不然就最后就只是建设公司自己左手换右手,最后全部都找人头吃下来
这样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而且邻近的基地一定会有竞争的产品
现在买家真的很聪明了,资讯资源都比以前多
几百几千万的东西大家都会去比较,多看几间才能找到符合需求的房子
那这时候价格更会是最重要考量的因素
有很多的方法可以知道市价跟行情
市场越透明一定会越健康,这也才是长久的经营方针
很少建设公司会冒着,又犯法、又影响商誉、又要准备一堆钱跟人头、
最后不知道真的有没有人来接手的风险,去做这样的事情,不太符合效益阿。
因为照原PO的这个想法,建设公司自始也不用管预售登录,摆明了成屋销售
全封盘价格自己做自己开爽就好
怎么会有投资客恶意炒房的问题呢?
当然,我们还真的看过大的开发商把整个重划区几乎包起来..
从土地就下手,价格全都自己说了算
那这种用心的开发商为了作价付出这么多成本,他开高价也只能算是赚取合理的利润阿
不过后来卖不好自己降价打脸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