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ltn.com.tw/news/focus/paper/1291617
实价网新增“净坪价” 全台房价瞬间“膨风”
自由时报
2019-05-27
只计算主建物单价 公设等不纳入计价
〔记者徐义平/台北报导〕因担心直接推动“实坪制”立法恐引发反弹,内政部实价网新增
功能来测试风向,将“净坪价”及“净坪比”等试算机制加入现行实价网;因只计算可居住
的“主建物”,不计入雨遮、阳台等附属建物及公共设施与停车位,全台房价瞬间“膨风”
数成到数倍;产学界都质疑,若将公设等价格全数“归零”,太过极端,且制度搞得更复杂
,徒增民众及市场交易困扰。
内政部实价网两周前加入新功能,包括“主建物单价试算”及“主建物占整体移转总面积比
率”,前者是扣除公设、附属建物等坪数,且将其面积价格归零,只算总价除以主建物单价
、也就是“净坪价”;后者是“净坪比”,仅计算主建物对总坪数占比。相较国外多采主建
物加上附属建物的“实坪”登记制度,或是中国常用的“得房率”计算方式等,都还要严苛
。
产学界质疑 公设等价格全归零太极端
套用新试算机制后,“净坪价”较目前实价网揭露的房价瞬间飙高、“净坪比”则大幅缩水
;以北市兴隆路二段的五年新成屋为例,每净坪价高达八十六万余元,较实价网揭露单价约
四十一万余元,高出逾倍。
豪宅差更大!以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的“信义富邦”一楼为例,每净坪价超过六百万元,较目
前揭露约二九○万元,更是翻倍价格。
政治大学地政系特聘教授张金鹗认为,实价揭露不断改进值得肯定,但计算选项理应要更多
元化,不能只凸显主建物单价,公设等却不计价,这也算是不合理的极端计算方式。
房虫大利多!以后越来越好骗人了!
以后单价算法有:
含车位单价、
权状面积单价、
权状不含雨遮面积单价、
使用面积单价、
主建物面积单价
想晋身套套?小心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