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vendee (外面好危险)》之铭言:
: 大家不用举特例,还是隔壁邻居同学朋友的例子了,
: 近几十年与本议题相关的台美学界研究结论已经很清楚:
: 决定小孩未来的成就最高或幸福指数最高的第一要因是‘家长’。
: 从小孩的观点来看,决定他人生成就的因素就是‘运气’(看他/她生在那家)。
: 学区是家长优势的凝结,是结果,不是原因。
V版友说的很好,稍微帮忙补充而已
家庭因素大过学校设备完全是有学理依据的
只不过这是个普罗大众不愿面对的真相罢了
美国人早你们50年就对这个话题开战了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柯尔曼(James S. Coleman)
1966年受美国政府委托,针对美国教育现况进行研究后
发表闻名当时也冲击社会的柯尔曼报告书
注:原名为〔教育机会的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Coleman
and Campbell, 1966)
有兴趣的人自己上网GOOGLE看全文
总之该报告书的结论是,你的家庭背景对于你的未来成就发展的影响力
远大于学校设备的影响
当时美国各界骂声连连,认为柯尔曼乱做研究,研究方法不确实
以偏概全,更抹杀了美国崇尚努力就能成功的美国梦
破坏教育可以促进阶级流动的理念
但柯尔曼没有说学校设备不好,他只是说你的家庭背景影响力远大于学校
但还是导致一堆美国乡民暴跳如雷
也许柯尔曼说的对
只是富人不愿承认他们是靠影响力和财力让小孩成功
穷人们不愿意面对九成以上的穷人根本不可能翻身的真相
柯尔曼的研究同时得罪了富穷两个层级的人
当然会被吐槽到爆
但你去查查柯尔曼的背景
你就会知道他真的不会是一个乱做研究的老头
对比今天看到这个学区的文章被大家热烈回应
说真的,前面太多先进讲得很好
我不用在赘言,只能说我也不信学区这一套
家庭背景比较实在啦
但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总之学区是否有用,大概就跟核电是否安全一样
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