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用举特例,还是隔壁邻居同学朋友的例子了,
近几十年与本议题相关的台美学界研究结论已经很清楚:
决定小孩未来的成就最高或幸福指数最高的第一要因是‘家长’。
从小孩的观点来看,决定他人生成就的因素就是‘运气’(看他/她生在那家)。
学区是家长优势的凝结,是结果,不是原因。
特别在台湾和东亚,最好的学校多是公立,
占优势的家长容易透过单一能不断重复透过练习的制度把下一代送进去复制,
或者在附近买房占学籍。
所以乡野传说联考最公平恰恰相反,联考事实上固化了不公平,
最新的台湾研究已经指出多元入学有利翻身,比起联考。
那为何PTT的各位如此美化联考,因为单纯的分数计算给了你们这些制度下的幸存者
一些些的安全实在感啊。
真正台美的0.1%的玩法不用讨论,如同上一位最伟大的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言,
学校是阶级复制的场域,而有钱人永远能制造差异性(distinction)。
意思是,你进五福阳明国中,我送去外国学校;你去台大,我去哈佛;
你去哈佛,我拿Rhodes去OX....,有优势的家长永远比你更知道玩法。
附带一提,最近的玩法又更厉害,据美国质报NYT报道,
有钱人采取比捐款更有保障的玩法,买通大学教练走更低竞争的体保生道路。
回到台湾的例子,买房如果为了小孩的未来,要不要考虑学区?
答案有违常识:不需要。
理由是:
一、东亚和台湾有世界最均衡的公立教育系统,台湾尤其老师的差距不大,
好老师在哪里教书的薪酬差异不大,好老师是常态分布,教育资源城乡有差异,
但城市中差异不大,近些年乡下有更多官民资源投入,成果待更研究。
在美国另当别论。
二、更好的学区或学校不一定适合每个小孩。大鱼小池塘效应,就是说
在好的学校中学生容易自我贬低,感到相对剥夺,处处不如人之感。
这当然不是叫你选最垫底的学校,只是不一定要牺牲某些资源往最好的学校挤。
三、如一开始所言,学校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我相信多数人会需要在优质学区
和有限资源中作取舍。如果这些资源意味着要牺牲和学龄儿童的相处时间,
和陪伴,我想教育学家会劝关心这个议题的各位,陪伴小孩成长,开放地和他/她
(不是教他/她)一起认识这个世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互动,是他未来的关键。
这点已经有哈佛长期追踪毕业生成就/快乐感的研究所证实。
四、如果学区的对小孩的未来被高估,那麽学区是溢价的,你更没理由因为
好的学区买入更高价的房子。
我讲的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为何大家还是讲究学区?
就连教育社会学专家的不可避免,除了考虑其他买家高估的学区的价值,
我觉得人的"不理性",或者"说尽管你这么说,我买个保险"的心态作祟。
那明白这点又只有有限资源的人,不如不追求最佳学区买次佳或次次佳学区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