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动产是经济的火车头.

楼主: ceca (生活艺术大师 ￾ N)   2017-07-22 02:27:21
我发现太多人一直在错解这个概念...
这边直接开一篇文章补一下好了.
不动产是经济的火车头,永远都不是讲什么建筑产业相关产业有多少OOXX.
我是不知道为啥政府或是学术界一直放任媒体在那边乱讲...
不动产是经济的火车头真正的价值是,他可以印钞票.
我们知道,去银行贷款最好的抵押品,就是不动产...
无论小钱到大钱,无论个人到企业,最大宗的银行贷款抵押品,都是不动产.
所以在"非金本位"的经济结构中,大量的热钱由来的根,都是不动产..!!
一个小小的例子,当一百万现金,你进入市场,你只有100万的规模.
当你一百万的现金,透过不动产洗一圈,贷款八成,所以你可以有500万进入市场.
当你这500万没进入市场,你又进入不动产在滚一圈,就成了2500万进入市场.
所以...当经济需要热钱,政府要所谓的印钞票进入市场..
就算它们要购债还是干嘛,都会透过不动产去做担保而"印"出钞票来.
这也是历史名言,救经济先救不动产.
你经济要垮要嘛就是债务太高很多人要倒闭.
也就是市场经济货币需求远大于货币供给...
也因此,这时候就要注入大量的钱去补洞.
而..钱哪边来?你又不可能生出那么多黄金或是美金让你可以直接印钞票..
所以就是举债...也就是先借,凭空借之类的.
但是举债只能救的了一时,而市场依然不段的需求货币.
也因此这时候就需要大量的启动不动产"印钞票"的功能.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00年网络泡沫+台海危机资金外撤+企业西进...
阿扁之后就是大量解放不动产的各种无论贷款阿,土建荣阿干嘛的.
就是让钱不断地透过不动产而大量被变出来...也奠定了后面台湾这十几年的大多头.
这才是不动产是经济的火车头的真相.
因为市场非常多的钱,都是不动产印出来的.
而政府控制这些钱,就可以透过放款的成数,利率,税金等等手段去控制.
这其实在中国打房政策可以看的到.
我讲过..中国从来都没想要打房,因为他从来都没增加过持有成本税金...
因为中国有经济的一些浅在压力,无论是每年两千万年轻人的工作供给.
或是之前生产过量产生的问题,或是它内部的一些经济结构性问题.
都需要很多钱去撑住,再慢慢解决,不能让他一次垮下来.
所以中国从来都不打房..
他名目上再讲打房,那是"嘴巴上的正义"
但实际上他是在控管经济和热钱....
我忘了在哪一篇文章有整理过,中国这十年来好像五六次打房的各种手段和目的和背景.
但我简单讲一下...
1.限制贷款成数.
这是控管热钱产生速度最直接的办法.
贷款8成代表,1块钱进去会变出5块钱跑入市场.
所以当你市场不动产大热,制造热钱量太大,中国认为现在市场不需要这么多热钱.
但是又不希望他停止制造...所以就会适度地控制他的产生量.
而控制手段就是,限制贷款成数,例如变七成,那就是一块钱进去变出3.3块..
热钱制造量立刻大降..
2.限制一人购买房屋量.
这是控制这个都市的债务人不要太过度集中于少数人.
少数人持有大量不动产,除了会造成比较高的风险外.
也会可能产生垄断或是少数人影响区域环境经济的问题(中国贫富差距比台湾大很多)
所以适度打散热钱制造者.
3.提高交易成本.
基本上就是打压交易量...但是不影响他的价...
他一样是控制热钱的制造速度...
但是不同的是,这是一种延迟性的控制.
也就是说这边有一万户,如果你不控制它可能在5年的时间主力印钞票效果就发酵结束.
你不控管它可以制造例如一千亿资金好了...
你如果控制她贷款成数,他一样在5年内就发酵结束,但是总共只制造700亿资金.
但是如果你控制她交易成本拉高,他可能一样制造1000亿,但是时间延长到8年.
所以这是另外一种控制因子,有不同的效果.
中国打房几乎都是这三招,其次就是控制银行放款准备率之类的限制热钱制造总量.
所以我才说,中国根本没心要打房..
他从头到尾都只是要控制热钱制造速度而已...
你真的要打房还不简单...
不要说学日本武士道精神切腹自杀.
你只要温和的,每年提高0.1%的持有税金.
没多就房价就温和的停涨了...
之后如果你要她跌,你就在每年提高0.05%的持有税金.
只要再花几年,房价数字就下来了..
奖那么多,从来都不增加持有成本,这根本就是从来都不打算让"房价数字"下来.
而理由也很简单.
当今天市场有100万,透过一间房子变500万,又透过一间房子变2500万好了.
房价如果跌10%会怎样??
你会只剩下2000万左右,立刻市场蒸发500万.也就是20%的资金消失.
这还是两层,如果他滚了三四层,就是30/40%的资金蒸发掉.
so...说什么银行撑不住OOXX都还不是真正可怕的.
真正可怕的是不动产下跌造成回收热钱的问题.
所以某人才讲过,不动产有僵固性,涨上去就不"能"跌下来.
因为跌下来造成的经济伤害非常大.
所以通常是,涨上去过多后,你就把它卡住,让他不要涨.
然后制造大量通膨,以及让经济发展,让货币贬值去消除掉不动产涨过多的压力.
而不是把它搓破,搓破之后你就反过来要面对经济危机了...
你想,多少企业都是用不动产贷款在周转的...
你今天不动产一跌,这些企业周转不灵都要倒闭...你政府怎样处理??
到时候你又要"救经济先救不动产"了吗..XD
其实说到这个就讲到林全.
林全的前瞻8800亿+年金改革+大量火力发电厂机组更新(这才是发电主力,而不是绿能)
一例一休的物价上涨+本来预估的税改...
外加蓬总可能要离职...
这么多政策放在一起,你看到了什么??....
你没看到安培三支箭吗...XD
这台湾版的QE阿...
也因此台湾股票上一万两千点,也是一种提早反映的现象.
至于社会住宅...除了他也是一种"政府基础建设支出"的举债政策外.
他最主要也是做"QE之后造成通膨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的配套.
当然里面和正统QE差的一点就是,台币目前很神奇的强势...
不过目前听说是美国给的压力...这很无奈....台湾毕竟是美国养的狗..
and..彭总长时间都是维持"实质薪资"以及"实质消费"的平稳.
但是林全看起来就是想要推升台湾内需市场,推升物价之后才带动薪资.
(所以彭总和林全相抵触,只能存活一个)
而推升后就可以解决无论是年金问题,还是政府债务问题(欠台币).
甚至是薪资(虽然相对物价,实质薪资并没增加)以及内需市场不振问题..
当然实际上他会不会成功,以及做下去会不会有走歪或不良发展..
就要看下去才知道...
但无论怎样,政府大量扩大支出,举债,之后就会带动不动产大量印钞票出来.
尤其你看他大多建设都是丢在中南部,也是一种平衡南北的作法.
(也因此让柯P超不爽...)
so...很多人纠结在什么社会住宅是要打房上面,其实都是搞错方向.
你要把她所有政策都摊开来看,并且把他们串起来思考.
你才会知道他真正到底想要干嘛...
不要只看到一幅画的一个角落,就在那边猜测这幅画的精神是什么.
当然下一件事情,会不会成功没人知道..因为事情永远不如想像中美好顺利.
这也要看下去才知道.
但无论怎样,我们可以接着看到,后面应该就是大量的让不动产开始印钞票进入市场.
不过当然在印钞票前,林全应该会先订定好"产业"的投资项目...
不然盲目的印钞票其实也是一种灾难....
钱印出来就是要让产业更兴盛,商业更活化才行...
而这个方向,我相信再过不久就可以很明确地看到林全怎样讲了..
当然同样一句话,这些产业是否真的能发展真的有效,也是要历史来证明.
(看看浩鼎/生物科技,看看太阳能,看看文创,看看OOXX.....哀)
作者: William   2017-07-22 07:58:00
美国 QE 可没用啥房地产做担保,你把国家发行货币跟个人信用扩张混在一起了。难道中国买的美债有写美国还不出来会拿纽约房地产抵押吗?
作者: taichi5566 (我难过...)   2017-07-22 07:46:00
哪里有无脑买三个字?看心法有脑扫出价量啊!我是推的,也有说看下去才知道欸???看下去哆哆有脑看心法扫出价量,带动台湾经济火车头!请教具体的时程是?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7-07-22 07:46:00
看ceca讲经济?我是来到joke版吗?
作者: frank72 (不如这样)   2017-07-22 07:42:00
这篇的观点需要时间验证 但我个人觉得不错 提供另一个面向思考
作者: fortinet (fortinet)   2017-07-22 07:31:00
to taichi5566: ceca从来就没讲无脑买,反而他非常挑物件有时候这种推文偶而看几次有趣, 久了就很无聊...别人认真分享不管信不信也是一种说法, 尤其实投资客的心法包含细节, 世界上没有人讲的都对, 但比鲁酸推文有内容多了, 是吧?
作者: aAngra (安哥拉)   2017-07-22 07:21:00
好文啊
作者: cs7033604 (d曾阿暐)   2017-07-22 07:09:00
作者: j90261 (arjo)   2017-07-22 07:14:00
爽,来房版就是要看这种的,鲁酸虽有趣但无益啊
作者: HarryHTC (Harry)   2017-07-22 07:08:00
我都纯信用贷款 难道我的信用也算也是火车头
作者: taichi5566 (我难过...)   2017-07-22 06:57:00
推。哆哆快扫货啊!春燕成交价量靠哆哆了,这波到底是出桶喊声抓交替,还是吃好倒相报,让我们看下去XD台中南无感,废话,无量啊还没到你们啊急啥XD
作者: decay (芽虫)   2017-07-22 06:51:00
总之一句话,房地产持平不要波动,这才是官方想要的这对多多和空空是一种凌迟,多去业外赚钱比较实际,梦该醒了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17-07-22 06:20:00
房市只剩下高手盘 不会乐观到哪儿啦 大家别担心
作者: beebeebee (beebeebee)   2017-07-22 06:12:00
帅大说的不会比你少,但现实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作者: kcman (新北钱文迪)   2017-07-22 06:09:00
不管怎样,你会被嘘
作者: JuanWang (谷底之路 没有尽头)   2017-07-22 02:42:00
头推 好文
作者: kill2400 (wei)   2017-07-22 03:27:00
你讲这些你要空空怎么办?你这篇会被空空虚等这么就就是要等腰斩啊久
作者: smallshow3 (小礸)   2017-07-22 04:33:00
终于看完了~
作者: kevinhon (kevin)   2017-07-22 08:11:00
某楼都纯信用贷款,那就去借5000万出来投入股市,随便都有5%报酬啊,讲那么多~
作者: cash910022 (阳光阿宅)   2017-07-22 08:14:00
彭总印象中有提出,建设第三航厦与大规模都更,应该跟林全的政策没有相抵触吧?
作者: rockhart (Line)   2017-07-22 08:18:00
有提到重点,多笔持有税才是重点,政府如果做到,根本不用盖社会住宅。
作者: William   2017-07-22 08:20:00
楼上提到的点其实蛮有趣,有传言林全可能接央行
作者: zaibatsu (florence)   2017-07-22 08:23:00
王者再临啊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17-07-22 08:23:00
贷的够多应该也是火车头啦
作者: fotumbra (想像不出光的影子)   2017-07-22 08:24:00
直接end , 似是实非也能长篇大论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08:31:00
这篇真的太多倒果为因 想当然尔了 结果可能75%正确但是过程吐点太多
作者: forestsea722 (森林海不会超车了)   2017-07-22 08:32:00
笑死我了!西班牙就死在房地产的
作者: asuscp123 (贝克)   2017-07-22 08:35:00
某楼怎把信贷混在一起
作者: Tosca (hi)   2017-07-22 08:43:00
ceca何时要开始讲少子化阿?其实所有国家面对少子化 也只能靠移民而已XD 根本没救的欧洲也面临过少子化 结果还不是只能靠输入大量移民移民是最立即的补足劳动力的方式 台湾则是用外劳XD好比民国60-70年代 每年约出生40万人 但80-90年只有20-30万所以等六七年级生五六十岁了 底下三四十岁才七成人口耶!那你缺的三成劳动力怎么补?靠移民阿 靠白领外劳阿 不然呢?你生育率突然上升 也没办法马上生出三四十岁的人阿XD我记得ceca以前就讲过台湾本来就要走向开放移民政策所以才要改募兵制 你用征兵制 没人想移民XD
作者: albert1229 (良牙光)   2017-07-22 08:50:00
作者: calvin487 (damn)   2017-07-22 08:52:00
经济学大师请问哪里找的到不动产业是火车头的论文?
作者: Tosca (hi)   2017-07-22 08:53:00
21世纪资本论就有讲了 不动产几乎在所有国家 都占一半资产剩下一半资产才是股票基金这些然后在大部分国家 不动产就是中产阶级"全部的"资产本来对大部分家庭 你就是压身家 努力一辈子在养那间房子这就是辛普森家庭 或是我们这一家花家的生活 一般人写照
作者: calvin487 (damn)   2017-07-22 09:00:00
大家怎么都看制造业指数当经济指标?看来ceca大可以当中华民国的经济部长了
作者: asuscp123 (贝克)   2017-07-22 09:01:00
少子化太难救
作者: Tosca (hi)   2017-07-22 09:01:00
你不要老是用那些大国的标准来看小国 不然香港有啥制造业?香港金融业规模多庞大你知道吗?国泰台湾排第一 去香港多少?我看连前二十名都进不去XD
作者: asuscp123 (贝克)   2017-07-22 09:02:00
法国花了不知多少钱 才提高0.1%
作者: Chothort (栩栩如笙)   2017-07-22 09:03:00
现在是经济的寄生虫!
作者: calvin487 (damn)   2017-07-22 09:03:00
T大,香港跟新加坡是地理优势及历史原因
作者: crazydogbay (crazydogbay)   2017-07-22 09:03:00
问题是谁要当最后一只老鼠?最后还是崩盘
作者: calvin487 (damn)   2017-07-22 09:04:00
没有转口贸易,没有超低税赋,这两个地方都是准备完蛋
作者: Tosca (hi)   2017-07-22 09:04:00
崩盘之后 再涨回去就好啦 美国就是这样玩的 不然呢?一堆人都还搞不清状况 以为2008海啸后 美国房地产就垮了笑死人 几年前美国房价就已经全面涨回2008标准了现在是又创新高 硅谷又突破天际啦XD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09:05:00
@Calvin 法规...台湾的金管会就是 不讲了积口德....
作者: loser3o0 (loser3o0)   2017-07-22 09:06:00
少子化没需求台湾经济没未来等于崩盘无解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无效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09:06:00
照global property guide 美国地产均价今年还没回08喔
作者: realqq   2017-07-22 09:06:00
这种经济泡沫迟早会破~少数人得利~全民买单~历史不断循环~真惨~
作者: Tosca (hi)   2017-07-22 09:07:00
所以你要努力当少数人阿 因为历史就是这样循环的历史就是不停的阶级剥削 你不要老是被骗 幻想不被剥削要学习加入剥削别人的一方 好比请外佣就是XD请一个外佣 24小时住家里 靠背根本蓄奴阿这就是台湾人剥削外国人的方式 阿不就都这样过来的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09:08:00
其实是剥人的那边要有点节制 不然就会出大事 历史就这样
作者: Tosca (hi)   2017-07-22 09:08:00
欧美剥削台湾 当代工厂 台湾在剥削东南亚 层层剥削阿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09:09:00
搞到人家烂命一条跟你拼的时候就是破罐子破摔
作者: Tosca (hi)   2017-07-22 09:09:00
所以才有小确幸 让你忘记被剥削阿 给你4G吃到饱 就满足了只要给年轻人便宜的手机 手游 约泡 它们就满足啦 不就这样给你有活在当下的感觉 让你每年出国 喝星巴克 4G吃到饱你就忘记 自己其实是无法翻身 终身被剥削的劳动阶级阿这就是靠小确幸来麻痺底层人民 你看看 多伟大的阴谋XD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7-22 09:23:00
哇塞,传说中的大师真的比之前板上那些只会跳针的多多有料多了,看法一不一样一回事,推你论述清楚,言之有物
作者: fytnship (<( ̄︶ ̄)>)   2017-07-22 09:23:00
你讲得这些不正是"泡沫化"的成因 还越讲越开心
作者: eyelace (你的思绪在我之中)   2017-07-22 09:25:00
这几年经济好 结果房地产值年年递减 火车头?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7-22 09:26:00
不过,资产泡沫刚好就是你说的拿土地印钞票造成
作者: hideho (松本之魂)   2017-07-22 09:30:00
照这篇看,那房价修正时避开大户,等那些套牢的投资散户不行吗?
作者: likecyndi   2017-07-22 09:31:00
如果今天房价没这么高 只有一半 那是不是会有比较多的钱 跑到市场上 刺激消费?
作者: luke2007 (大叔魂!)   2017-07-22 09:32:00
我认为八年8000亿不足达到刺激效果,有兴趣可以查查马囧的爱台12项建设金额
作者: Tosca (hi)   2017-07-22 09:34:00
真相就是 经济本来就是要靠泡沫支撑阿 很多人不明白泡沫也不会怎样 美国经济都崩盘多少次了 每次都站起来日本也泡沫过 现在还是第二大经济体阿真相是用货币战争 我泡沫没关系 但你会被我的泡沫拖垮XD然后举债也是 英国二战前举债是大破表 结果呢?结果战后全世界都在通膨 靠背通到最后债务自然越缩越小XD这就是林全的算盘阿 政府有债务又如何 就通膨下去阿
作者: likecyndi   2017-07-22 09:40:00
某t昨天不是才说台湾是东南亚 怎么这个时候一直拿美国英国 日本的例子
作者: cloud7515 (殿)   2017-07-22 09:42:00
自助餐啊
作者: Tosca (hi)   2017-07-22 09:43:00
台湾是融合体阿 本质东南亚 日本殖民国 欧美归国学者太多东南亚问题是什么 钱丢下去投资也没用 因为贪污太严重8800亿今天如果丢在越南缅甸 大概8000亿都会进入官员口袋最后流到海外帐户 靠背不就以前美国金援国民党的时候XD
作者: fytnship (<( ̄︶ ̄)>)   2017-07-22 09:47:00
因为美金本位狂印钞 让全世界一起承担美国的房市泡沫问题是台湾没办法这样玩 狂印钞只会变成津巴布韦
作者: fortinet (fortinet)   2017-07-22 09:48:00
Yeah, 其实只要举债就好...欧洲政府为了退休和福利一直举债,我当地同事看台湾新闻在炒这个直接笑出来: "说请问台湾破产了没?那你们在吵啥,要这样算我们国家早就破产不知道几次了",看在他们眼中认为只是DPP在拿军公教开刀 XD
作者: fytnship (<( ̄︶ ̄)>)   2017-07-22 09:48:00
别说台湾 连日本这样都玩不起来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09:51:00
台湾举债的上限在哪里其实没人知道 所以官员是有点太保守当初写经济课本的老美也有一派以为QE会金融毁灭世界末日至少到现在5年了开始缩表了 没什么大的坏处 事在人为讲到这个就会想要讲台湾的官跟金管会 又要开始损口德
作者: Coolspot (我没有输的本钱)   2017-07-22 09:53:00
现在看起来是物价上涨了,可是薪资是几乎不会涨啊@@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09:55:00
逻辑太过简单,QE就没有以房地产为基础,而且QE也证明了光有钱也不一定能推动实体经济(日本Q很久了,美国是本身体质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09:57:00
他有讲对一件事 QE就是要把钱放给实业 但是不以地产做保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09:57:00
有时冲过头抑制消费,最后搞到需要QE(日美都是房地产爆了)
作者: este1a (曾几何时臭机八)   2017-07-22 09:59:00
天阿你这段时间消失跑去唸管院?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00:00
K大讲的现象我个人认为是内需市场过小,注定了烧钱行业在台湾很可能就是先天注定达不到损益均衡点(可能要烧4千万人的客户就会赚,但台湾就不会到这样)房地产把它管好,不要让它爆涨影响消费,我觉得就很好了,资金要出国找机会就让它去吧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03:00
我是觉得有个烧钱-募资-时间移转这个概念很多人没想清楚要举例的话就像两兆双星 它其实对经济的贡献还远大于地产回头看每年只有$1盈余的amazon和新近的tesla 烧的也都看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04:00
两兆双星我是不把它算成烧钱,它的获利模式是传统性的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04:00
起来在可见的十年内赚不回来 但是估值吹泡泡让短投回本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05:00
顶多算竞争失利导致的投资失利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05:00
先不要讲获利模式 我要讲的是新创群募的圈钱概念
作者: zeroxod (开心过好每一天)   2017-07-22 10:05:00
说到QE产生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房地产,当初QE出来是救实业,但越Q钱越多,多到爆,那这些爆出来的钱没地方去怎么办?进股市,房地产总之钱就是大撒币,撒到实体经济还没起来股市房地产早就破新高了。 这点有兴趣的可以去查看看日本跟美国QE到底做了什么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06:00
烧的钱 前期的sink cost是几乎靠获利20年都回不了本的所以先期短投的人画愿景跟造势 把估值炒高 炒高以后下车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07:00
这类新创产业的特色是winner takes all,开始赚钱初期边际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07:00
中期接手的人看到公司有盈利 ROE 5%很好大于银行1% 续放然后到你讲的产业圈出现winner 输家退出很可能5年过去了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08:00
效应递增,很早前有些书有提过这种概念.所以是拼烧钱烧死其他竞争者,最后剩自己收割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08:00
这五年中金钱的流动造就经济的成长 就像炒球员卡 五年后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09:00
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复杂度相对低的传统企业就像容易发现的物理定律一样都被前人做完了,接下来能出现的主要是高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09:00
就像球员交易 随便都十几亿 五年后都没有留下什么但是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经济活动和成长已经创造出来了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10:00
复杂度(所以能量障碍高,需要高资金来做穿隧效应)的创新企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10:00
现在是不愿意松绑法规和把钱丢进来创造这个市场的问题
作者: sxi (xi)   2017-07-22 10:12:00
我只有听过土木工程是火车头产业..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12:00
美国烧出恐龙级,台湾就弄出小只鳄鱼
作者: zeroxod (开心过好每一天)   2017-07-22 10:13:00
新创募资圈钱可以去中国看看目前的共享自行车吧,目前最有名的圈钱
作者: sxi (xi)   2017-07-22 10:13:00
并不认同不动产交易也是..
作者: smarthenyi (姜)   2017-07-22 10:13:00
可再宏观一点
作者: zeroxod (开心过好每一天)   2017-07-22 10:14:00
台湾新创就是个笑话,要撒币还撒的OOXX。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16:00
台湾就是太怕亏 太怕被骗 讲个例子 那个高科技搾果汁机彻头彻尾片子 2万4一台 卖了几万台 很丢脸很逗 但是在宏观角度来说 跟卖了2万4千台dyson后倒闭是一样的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17:00
我的看法比较简单,我上面提的听明大资金也都知道,所以直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17:00
但是在这几年间产生的金流就是美国的经济成长率
作者: zeroxod (开心过好每一天)   2017-07-22 10:18:00
一堆看半年就要业绩成效的,还投了就要占60~80%股份的,台湾人就是短视近利。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18:00
接就去国外投资.于是出现类似大陆对台湾的资金磁吸,投台湾本土的就恶性循环越来越少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18:00
我也同意你说的大资金 但是重点你不要想他20年内会回本
作者: zeroxod (开心过好每一天)   2017-07-22 10:19:00
美国现在更怕缩表啦XDDDD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19:00
当初秦国搞都江堰郑国渠 隋搞大运河 都没想到可以用千年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20:00
这就是我在八卦讲过的,美国总统和国会和其他国家最大不同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20:00
百年千年下来肯定是赚的 musk搞hyperloop挖地洞就是这样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0:21:00
就只好放给大家炒地皮挖自偿性 结果ceca讲的就对了7成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21:00
ceca有趣的地方就是他只讲前面和后面,影响最大的中间过程全部略去啊 XD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0:25:00
没错,尤其他生在高雄,就是我们上面所提逻辑的最大受害者,结果却窝在高雄宣扬上述逻辑,完全搞不清楚状况资金外流的受害者,只有情况逆转时看看能不能撑住不爆反过来变成低基期,而不是鼓吹让自己受害的逻辑 XD
作者: Tosca (hi)   2017-07-22 10:29:00
生错地方生错时代 帅过头如果在中国 可以一直炒一辈子
作者: fytnship (<( ̄︶ ̄)>)   2017-07-22 10:29:00
的确 现在逐渐停滞的状况 就是不断借贷炒高房价形成的
作者: gunya (拎北爱说拎北你管拎北)   2017-07-22 10:29:00
太长了酸民看不完啦
作者: winddin (最中肯的那种)   2017-07-22 10:45:00
别说酸民的 多多与套套也看不完阿
作者: yasasi   2017-07-22 10:48:00
似是而非
作者: ARTORIA   2017-07-22 10:55:00
笑死 这篇存起来 五年十年后再来看
作者: bbfefcfa (bbfe)   2017-07-22 11:02:00
空空会崩溃
作者: Prometric (prometric)   2017-07-22 11:06:00
现在是1万5百点 不是1万2千点
作者: caneyg (元气十足)   2017-07-22 11:07:00
五年十年之后ceca大还是这套观念,而空空酸酸又换另一批人
作者: ttmb (耶? )   2017-07-22 11:35:00
那张到1坪五百万好不好 如果不好 原因是什么? 先了解这个再来讲
作者: William   2017-07-22 11:43:00
真的是抛砖引玉,引出币大的连串推文 XD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1:46:00
钱从头到尾都没消失 因为只是物品。 只是举债可用的价值 但是最后还是要有人买单当然钱一开始也没增加
作者: ganninian (喔喔)   2017-07-22 11:48:00
推 比鲁酸空整天怨天尤人实用多了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1:51:00
其实最终要有人买单这个理论正在被挑战 因为货币已经完全脱离实物本位 变成信用本位了 它从头到尾只是虚拟的数字背后的价值是发行单位的国力 有空再去翻报纸 大致上是
作者: nikepuppy (nikepuppy)   2017-07-22 11:53:00
CECA大,我有个疑问,您提到股市目前上涨到这指数主因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1:53:00
伯南克和葛林斯班和叶伦有一些对QE的争论 伯南克就说最终还是要有人买单 叶奶奶说 即使要买单也只是用更小的购买力的同等数字 而这个数字也是凭空创造出来的
作者: nikepuppy (nikepuppy)   2017-07-22 11:55:00
提早反应,但如果未来台湾版QE开始了,房地产可能会开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1:55:00
bit大说的穿隧效应的延伸 因为时空间延伸跨距大过人的感受范围 所以很可能几个世代内看不到买单这件事发生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1:56:00
没有下一个要买单就是泡沫破掉 很难理解吗?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1:56:00
那就像石油危机一样 50年前就快挖光了 结果现在越挖越多
作者: nikepuppy (nikepuppy)   2017-07-22 11:57:00
始再度上涨,那么营建股(股票会提早反应)这一波几乎没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1:57:00
但是你应该有注意到QE1-4 目前为止没有造成当初说的严重后果 这件事在近5年严重影响到传统认为一定要循环 类似
作者: nikepuppy (nikepuppy)   2017-07-22 11:58:00
什么动 !! 您看看兴富发盘了多久啊,反倒长虹、皇翔有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1:58:00
你的讲法这种传统说法 政界跟学界正在倾向FED的资债表还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1:59:00
可以再扩大 下一次金融风暴就QE5678就可以解决了 的方向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1:59:00
石油是后来新增油页岩还有中东战乱减少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00:00
简单说就是如果QE可以Q到200撑个250年 250年后的事就250年后靠那时的金融创新再说了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01:00
还有工具机等为了高价石油而减少功能额外消耗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01:00
因为他们在缩表的时候发现 现在要还的钱购买力只有08年的70-80% 换句话说借一兆还8000万 还原购买力的话*8000亿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05:00
还有核能 与电动车等技术...和金融数字游戏相关性不大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06:00
所以干脆还慢点 因为洞已经大到要补5年 越拖还得越容易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06:00
只是石油需求降了,还有以前没办法处理的油页岩也有技术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7-22 12:06:00
虽然泡沫爆的经济体常会站起来,但被爆到的人民,有可能赔掉一生所有机会,但自古以来,就是尸骨堆起来的,看你会不会是那个一辈子无法翻身的尸骨而已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07:00
首先你要知道传统的货币工具大绝招就是利率 利率降到0后QE是一种政策创新 你可以把它想成跟页岩油一样在过去QE不可能实行 因为没有庞大的金融操作就变成津巴布韦就是印钞直接恶性通膨 这也是为什么台湾浅池可能没条件QE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11:00
实质价格举债 基准点还是在本益比,当泡泡破掉不是叫所有人买单(QE)就是少数人买单(企业破产 投资人权利变废纸)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11:00
好了讲远了 只是说QE还有很大空间 这个假说正在美国兴起因为政客跟学者能感受的时空间跨度就是5-10年 那过去10年基本实证QE1-4没有严重后遗症 是可用的工具且还有空间所以传统末日清算理论的信徒-终究要爆掉 循环论正被挑战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14:00
当然没啥负作用啊,因为是全球其他国家承受其负作用会说没副作用的只是美国本身没有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15:00
所以传统我们认为10年一个景气循环很可能至少跨度会加长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16:00
本来就没有末日,只是死最后几只老鼠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16:00
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 但是inthe longrun we are all dead真的很担心会爆掉的话 其实现在应该去研究区块炼跟虚币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17:00
有一万个老鼠 抓个十几只剁碎喂其他只 干旱就能渡过了反正叫其他人死就对了,股票 零和就是这样来的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19:00
兄弟 股票不是零和 在经济的观念和宗教不太一样 没有绝对的善恶 08年金融危机是被认为要全球大萧条十年以上的危机印钞即使有(有吗)造成其它国家的负担 也绝对少于美国炸掉如果说享受到了好处还要口出恶言 就比较不厚道一点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25:00
现在很多真的赚钱的企业不上市也颇多的,万股行情也只是炒作迷思用来空别人赚融卷
作者: nikepuppy (nikepuppy)   2017-07-22 12:26:00
KRIS大大,说真的觉得美国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作者: weaverhyw (weaver)   2017-07-22 12:27:00
真心请教1块钱贷8成可以借出5块是怎么算的?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28:00
qe副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全球资金乱跑尤其是房地产 平均10%的涨幅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29:00
其实是你买500万房 自备100 然后建商就收到500可以花这就扯到很有争议的问题 老美觉得他们地产大部份低估涨到今年Global property guide均价还低于2008 大城有超
作者: luke2007 (大叔魂!)   2017-07-22 12:30:00
我有问题台积电一年资本支出3000亿台币,前瞻八年8000亿台币,一年也才1000亿,说要带动通膨?还是一年8000亿?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30:00
然后美国本土因为是房市崩盘起源其平均涨幅低于5% 其他各国在短短不到十年内房价所得比提高40%以上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30:00
但是小地方跟均价其实还没涨回来 新屋开工率起起浮浮嗯这我同意 结果其它地方收入跟不上物价 美国倒是没啥事尤其新兴市场区域贫富直接垂直拉开 不过啦 这要怪美国??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32:00
对于美国本身副作用当然低,因为自损500其他人每人损1000以相对国力来说反而增长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32:00
还是怪各国政府因应得不好? 烂帐吧 我只能跟你说美国不QE
作者: cpz (我是闪亮亮的钻石)   2017-07-22 12:32:00
改不掉废话太多的习惯 很多话都可以简单讲可能配合这版程度才花篇幅解释八 哈哈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2:33:00
QE本身可以归纳成恶意经济战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7-22 12:33:00
经济体经济成长都负的 失业率40% 所以历史没有如果你的世界里太多坏人了 其实大部份人都是好心想做好事只是结果对他们自己好 对你不一定好或你不知道其实对你好
作者: shyla (hi)   2017-07-22 13:01:00
CECA大!!!
作者: Kaskade (浩室界第一把交椅)   2017-07-22 13:03:00
每天带风向不累吗 好啦到底被套几户自己说啦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3:08:00
帮K大补充,QE在三大经济体(美日欧)无严重恶性通膨(或说没有计入核心CPI的通膨),原因是因为通缩+生产力过剩+法治上轨道,而免于落后第三世界国家(或古代国家)的生产原料或成品民生必须物资被垄断炒高的问题任何人想囤某个法令允许囤积的物资,就有更多的生产者拼了命开工没日夜生产卖给他,结果就是没人敢先囤.新兴国家就是法令未上轨道,导致房产被囤炒的现象特别严重,不过这不计入核心CPI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3:15:00
简单就是说是压扎其他弱势国家的汁液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7-22 13:16:00
弱势国家基本上就是自己漏洞够大,水就漏洞处灌入,要怪的某种程度还是自已的漏洞,下雨只是提供水而以我是同意美国如果不QE,现在应该是普遍惨,说不定还WWIII了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3:20:00
老实说待过制造业和处理过国际金流与物流就知道实际大概发生什么事制造过剩也是新兴国与开发中国制造过剩,贸易合约内都有魔鬼在假设美国每多1%屯货实际上 制造方会多到3%以上然后你量缩,单量变少,工人又不会直接消失,不是想办法恶意资遣就是无薪假。不然这几年台湾的经济奇迹无薪假从何而来?这几年为什么FED要玩狼来了游戏就是不小心炸到自己人,真正的时机不会给外人(还需分析的数据)不是说漏洞问题是你明知有这漏洞但你没办法处理,客户硬要凹你折扣 以合法管道 你就是要吞下去美国不qe经济不会惨,只是会让中 欧 澳 趁势崛起不qe是只有美国惨
作者: hune (无)   2017-07-22 13:50:00
实际上房价还是跌了 只是政府控制住让他缓跌罢了 毕竟真的大崩盘是会引发金融危机的 但缓跌个10年也够让投机客想切腹了
作者: abomgo (谢绝正妹搭讪!)   2017-07-22 14:10:00
嘻嘻
作者: Ax0101 (Ax)   2017-07-22 14:11:00
每天发带风向文就知道有多紧张了XDD
作者: LOGIC5566 (逻辑56)   2017-07-22 14:21:00
你看到的是真的 妳没看到的也是真的
作者: kadolong (kadolong)   2017-07-22 14:34:00
房市涨不动一堆人就会想跑 就比看谁跑的慢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7-22 14:44:00
跑不动啦,房地合一和提高路段率把腿都打断了。
作者: ttmb (耶? )   2017-07-22 15:37:00
只想问 觉得便宜不是该催跌然后低调扫货吗
作者: ryosaeba (Get chance & luck)   2017-07-22 16:00:00
去看chenglap的炒房与鸦片吧。套句郑老师说的,清末鸦片也可以说是经济的火车头
作者: melissalewis (龙使弗利兹)   2017-07-22 16:09:00
先嘘回来,恶心带三小风向干
作者: taichi5566 (我难过...)   2017-07-22 16:35:00
出桶叫卖炒热气氛找下家而已XDD
作者: amego2017   2017-07-22 16:47:00
哈哈 ceca好像鲶鱼效应的鲶鱼喔XDDDDDDDDD
作者: LimYoHwan (gosu mage)   2017-07-22 16:57:00
幸福城市拉皮破公寓 根本没人想看 回乡下自爽吧
作者: richman88 (richman)   2017-07-22 19:28:00
精辟
作者: foone (请问什么)   2017-07-22 19:40:00
总经0分
作者: TWSnorlax (台湾卡比兽)   2017-07-22 19:56:00
很紧张吼,我们家没在炒房,行得正没在怕
作者: CodyBro (Cody哥)   2017-07-22 20:25:00
说得一嘴好总经
作者: q135q135 (打工仔)   2017-07-22 20:43:00
半桶水响叮当
作者: taleb (tablet)   2017-07-22 22:01:00
如果你的怒气随着时间减少,你是在行不公义;若是随着时间增加,你是不公义的受害者~Taleb
作者: Fieldcoco   2017-07-22 22:02:00
有意义的好文,推x湾好久没有出现这样有脑袋的人了
作者: trueguy (打击坏蛋)   2017-07-22 22:31:00
旁边的空空崩溃了...
作者: homerunball   2017-07-22 23:05:00
教徒要不要创个神坛让大家有地方膜拜wwwwww
作者: Allyssa (舞动人生)   2017-07-22 23:11:00
台湾人口早爆了,现正是先靠外劳撑一下等老人赶快挂多一些,人口开始减少时,再补东南亚白领台湾很小,随便降低移民门槛会被东南亚人淹没旁边一堆比我们穷,没社福的国家,人口都超级多
作者: bms ( )   2017-07-22 23:43:00
推个 台币会跌的 美国持续升息利差就会出来的而比升息更可怕的是缩表 是直接把市场的筹码收回来
作者: hultese (hultese)   2017-07-23 00:40:00
我觉得解决少子化应该先开放香港移民 毕竟同文同种 香港也快挤爆了 再加上房价和民权问题 应该会想移居台湾
作者: Hall (找回做研究的快乐)   2017-07-23 10:14:00
有紧张吧
作者: guani (如果有一天™)   2017-07-23 10:50:00
这文章有义意多了~~
作者: p1227426 (詹)   2017-07-23 12:57:00
那个不叫印钞票 借出来的钱要还的 借的钱也是 存户存进去的 借的钱有利息的 也有给存户利息
作者: haganin (喵喵)   2017-07-23 15:11:00
写的不错,经济学观念有误。第一,房地产并非火车头,政府基础建设才是(G)。第二,gdp=C+I+G+(X-M),前瞻计画是要将外销出口转为政府支出投资带动民间,可以扯到三枝箭也服了你。事实证明,三枝箭错的离谱(请看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这本书)
作者: liwmewmew (如果大海能夠)   2017-07-23 16:31:00
国内内部炒房,看似很多钱,都灌水滚雪球来的,等著爆吹气球一样,然后都是国内内部金钱流动,掐住必须品从傻傻买房缴房贷的人身上,压榨一辈子的房贷资金跟我说这是全国经济繁荣的火车头只看到少部份投客一直把钱滚进自己身上却未必对国家有所贡献,而国家大部份中产阶级倒死一遍要跟我说这是一国的竞争力我也醉了讲了满口理论,却无法否认真正表现出来的事实
作者: mmmbop (wanderlust)   2017-07-23 17:16:00
北七 没人买不会加价卖哦 发什么废文没人看屋时间太多吗? 不会去路上举牌子吗
作者: fj90505 (简)   2017-07-23 21:22:00
好文 赞
作者: LLika   2017-07-24 13:04:00
不同意
作者: ballstick (球棍者来信附相簿及 msn)   2017-07-24 20:56:00
薪资上升推动物价上涨才是正常的 反过来叫笑话
作者: windmomo (风一样的吽吽)   2017-07-24 22:46: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