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海量新屋10年也卖不完 他预估明年降更大

楼主: AIronKuma (Comment allez-vous)   2017-04-21 16:25:29
内文:
好房网News记者罗力元/整理报导
台湾房市景气不佳,许多建商取得建照后采拖字诀,日积月累之下造成今明两年全台房屋供给可能大增,已有专家认为,房市不可能马上落底
,甚至也有专家建议,手中还有不动产要卖的,应尽速让利出售,而打算买房自住的,还
是多看、多听、多比较。
专家建议,手中还有不动产要卖的,应尽速让利出售,而打算买房自住的,还是多看、多听、多比较。(示意图/好房网News记者张圣奕摄) 由于房
屋供给只增不减,财经部落科dolin66在《商周》专栏撰文指出,许多建商领到建照后拖
延施工期程,然而在2014、2015年高达22万张建照的新屋,很可能会在今年或明年释出市
场。他认为,就算保守估算一张建照只有10户,这批220万户的新成屋可能要卖个10年以
上才能清空。
dolin66建议,如果手中还有房地产要脱手,可以考虑尽快让利出清,至于想要买房自住,则抱着“买到是缘分,未来价更低”的心态,请多看、多听、多比较,除
非有急迫的居住需求。 建商延后完工交屋,造成满手新屋的窘状,日前戴德梁行不动产
估价事务所所长杨长达也在《经济日报》提出他的分析,杨长达认为,这几年房地产买气
不佳,建商交屋困难,加上市场余屋也难卖,他预测房市最快今年下半年、最慢明年还有
新一波降价潮,而且降幅可能更大。
戴德梁行总经理颜炳立日前曾预言台湾房市今年还不到落底的时候,他指出新屋市场萎缩,中古屋交易也没出量,预估今年全台交易量仍在
30万件以下,“不可能会落底。”
连结:
https://goo.gl/yxK5PC
其他:
2014 房地产只涨不跌 破功
2015 房地产还在喷 破功
2016 房地产已落底 破功
2017 房地产准备起飞 破功
看起来..只剩房价高是真的
作者: pds1 (莫对恶人慈悲)   2017-04-21 16:26:00
北市涨到2014 新北涨到2015 中南部涨到2016新闻讲的统计资料呢 真假俺不知
作者: WashBoy (2015 VR46 WC)   2017-04-21 16:35:00
这位dolin66,应该是财经专家,显然不是房产专家。
作者: NewIan (生活开心最重要)   2017-04-21 16:46:00
每年都在喊降,以后买不到他要负责腻。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04-21 16:51:00
http://i.imgur.com/Kps6P5x.jpg按他的逻辑,要卖40年!!!
作者: WashBoy (2015 VR46 WC)   2017-04-21 16:52:00
内文 : "然而在2014、2015年高达22万张建照的新屋"
楼主: AIronKuma (Comment allez-vous)   2017-04-21 16:53:00
龙二说的也是啦 其实要买的人还是会买 高价也是买得起
作者: WashBoy (2015 VR46 WC)   2017-04-21 16:53:00
有房地产常识的人,应该知道这个数据有多么可笑。
作者: fewen (费雯)   2017-04-21 17:02:00
辛苦了,每天喊空喊空10年需要很大的毅力
作者: black205 (寻觅方向的人)   2017-04-21 17:05:00
看到楼上还在缅怀过去十年 就知道还没到底 XD喊多喊空都没差啦 比某个进桶的喊找律师好多了
作者: mitchness (实现梦想的力量)   2017-04-21 17:09:00
这个新闻有误 是核发了22万"户"的建照 不是"案"
作者: WashBoy (2015 VR46 WC)   2017-04-21 17:09:00
作者: mitchness (实现梦想的力量)   2017-04-21 17:10:00
作者: WashBoy (2015 VR46 WC)   2017-04-21 17:10:00
营建署统计资料,自己去算吧,恕小弟不代劳了。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04-21 17:16:00
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新闻,当消遣就好
楼主: AIronKuma (Comment allez-vous)   2017-04-21 17:23:00
龙二哥很小心 还用英文讲 哈..
作者: serway99   2017-04-21 17:24:00
辛苦您了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04-21 17:25:00
熊大客气了,互相漏气求进步
作者: kkleon0623 (大PP)   2017-04-21 17:39:00
原来板上蛮多被套杀的人背着辛苦房贷,辛苦辛苦!!!
作者: l79cm (欧亚美跌 义股优)   2017-04-21 17:58:00
建照爆量跟停车奖励落日有关
作者: tenkaakido (RyoSaeba)   2017-04-21 17:58:00
可以不要在喊空了吗?现在喊空太早了,价格还没跳楼啊!
作者: castalchen (castal)   2017-04-21 18:11:00
买房好或坏 没人说得准 但风险可以闪避 让房东负担房价波动的风险 可以不受纷扰 安心生活其他的投资 一般人可以分批进场 控管风险房地产通常一出手就要梭哈 风险太高 不适合当作一般人的投资对象尤其目前台湾内需萎缩 经济前景难以乐观 万一工作上有什么变动 会不会付不出贷款?这些都要考虑清楚
楼主: AIronKuma (Comment allez-vous)   2017-04-21 18:40:00
上面讲的中肯 推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17-04-21 18:41:00
空头要是太短就金融风暴了走空十年算是最好的结局
作者: a001ou (肉虫)   2017-04-21 18:44:00
这资料确实是户数非件数,再乘吧10完全搞笑
作者: KrisNYC (Kris)   2017-04-21 18:48:00
就是22万户新屋啦...220万间要吓死谁 lol
作者: NewIan (生活开心最重要)   2017-04-21 18:59:00
原po要不要解释一下220万户?
作者: ghjkl5566 (56不能王)   2017-04-21 19:05:00
台南台中高雄桃园的建照数量真可怕 相对的双北蛮少的不过要也是dolin解释 怎么会叫原po解释
作者: castalchen (castal)   2017-04-21 19:08:00
我想不管是220万户 还是220户 对这位作者的结论不会有什么影响对于采用相同观点的人 也没那么重要华人的创作 数字往往只是一种情势跟形容吴起是不是真的坑杀40万人没那么重要220万户应该也只是用来形容余屋众多
作者: ghjkl5566 (56不能王)   2017-04-21 19:15:00
跟华人无关啦 有些人尤其媒体相关的 常常先把文章写好才来凑数据 这篇就刚好是最好的案例但这种事情不是只有华人有 各国皆然 层出不穷
作者: castalchen (castal)   2017-04-21 19:17:00
说实在这种用化名的 说的对错又如何 用一化名看多 用一化名看空 永远精准
作者: d147258   2017-04-21 19:29:00
自住需求者记住"买到是缘分,未来价更低"就可以了
作者: ganninian (喔喔)   2017-04-21 19:56:00
我建议50年后再买 降更多
作者: castalchen (castal)   2017-04-21 20:21:00
大家都希望急跌以后可以抄底以后还有时间享受下一次涨幅 前面十多年的多头都错过的话 人生可能再遇到一次吗
作者: for3   2017-04-21 20:56:00
房子这么多 只好靠外劳扫货了 XD
作者: tenkaakido (RyoSaeba)   2017-04-21 21:09:00
吴起没坑40万人,坑40万人的是白起跟14年还喊多的那批人
作者: castalchen (castal)   2017-04-21 21:17:00
不是赵子龙就好
作者: leaveleft (离)   2017-04-21 22:34:00
为赵国哭哭,被坑40万人后人记不清是谁~
作者: sospeter (预测未来)   2017-04-21 23:22:00
风向不对,台湾除了觉青,炒房才是主流
作者: cutesuper (我没什么人情味)   2017-04-22 00:17:00
他老兄写的棒球文也不赖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7-04-22 03:31:00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17-04-22 09:16:00
一个人一生中遇到到三四次房地产循环正常的,你如果没五十岁会再遇两次只是下次不可能会炒到双位数房价所得比那样程度
作者: mystage (亭)   2017-04-22 12:38:00
吴起只是母殁丧不临而已,现在还得背起屠杀的罪名
作者: q169 ( )   2017-04-22 13:33:00
每年第一次移转栋数约12万上下,跟中古屋快黄金交叉
作者: rockhart (Line)   2017-04-22 23:35:00
支持你的论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