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房子打7折卖?屋主怒“凭什么”

楼主: Qtboy (^^)   2017-02-04 00:20:13
我一直好奇一个问题,一直忘记问,看到这篇才想起来问问:
我知道因为现在房子持有的成本太低了(贷款利率那些的..)
所以房市低迷很多人也不肯降价卖。OK,以上那是中古屋(或是投资客的屋)
但是我就好奇新建案呢?
建商不太可能推让自己卖不掉的案(总要资金吧)
那除非干脆不推案..
可是如果有新建案为了拼完销卖的较便宜
附近的屋主或投客不就被套了?
还是新建案开价还是会参考周遭行情,免得被说破坏市场?
作者: lpllpllpl (三个LPL)   2017-02-04 00:22:00
刚性需求一直存在啊....还有换屋的族群也没少过
作者: hultese (hultese)   2017-02-04 00:44:00
刚性需求存在 只是会越来越少 换屋族群要换的前提是他原先的旧屋能脱手 当愿意接手或有能力接手的买家越来越少时 换屋动能就降低了
作者: hune (无)   2017-02-04 00:51:00
刚性需求就是扎扎实实的大降价才买得起,因为现在没投客来扫货了。因此这一两年建商推案量真的少了很多~
作者: wsx1983 (面对现实)   2017-02-04 00:53:00
所以建商会先降价,中古在跟后。
作者: Amilous ( )   2017-02-04 01:09:00
一年前我有问三重一个靠捷运站的新建案 问45以下有无机会代销说至少都48以上 结果半年后实价登录40~42 我反而没兴趣了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7-02-04 01:12:00
这种人会越来越多,高雄已经一堆30年透天都出来卖了这种比价效应只要大规模出现,悬崖式下跌只是时间问题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01:16:00
现在就是预售屋先让利了,可是自住客买预售屋的少,新成屋及已交屋的建商不知道怎么降,因为一降先得罪之前买的住户又不一定卖的掉,所以会先努力撑著卖,然后用展延融资及余屋融资的方式拉长时间,但接下来会有新成屋才开卖也就是没有之前成交客户的建案降价求售,配合宽限期过了周转压力大的小投客抛售中古屋,价格才会有比较明显修正
作者: lpllpllpl (三个LPL)   2017-02-04 01:21:00
高雄30年透天还好啦 我前两个月大概看了高雄10来间40年透天 休假日都拿来看房了只要老房子还租的出去 要不然除非缺到极点 屋主根本跟本不想卖 总是会有个愿意买的人来买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7-02-04 01:59:00
建x,阳明路,后驿,文化中心这些20年以上的区域这两个月爆增不少,赶快去扫货呀开价离一年前已经低200万有了,继续努力等
作者: a001ou (肉虫)   2017-02-04 02:19:00
所以未来会很可怕,新北一堆新案
作者: newstyle (人生不要有遗憾)   2017-02-04 06:28:00
你薪资不够,刚性需求再强也没用~~
作者: twelvethflor (渴了)   2017-02-04 08:01:00
刚需中的换屋群,会在盘整期发生。
作者: guk (guk)   2017-02-04 08:59:00
宁愿放著或租人,也不想便宜卖你。如果你有一间空房,你就会知道
作者: HarryHTC (Harry)   2017-02-04 09:08:00
如果你杠杆开太大 天天跑三点半 就知道不便宜卖不行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7-02-04 09:19:00
有多少比例杠杆开很大?? 这种物件买得到吗??? 杠杆开很大的一年下来撑不住的或评估撑不住的大概都降价卖了没让利的除非被断金流(失业),不然也没多少比例会大会大降价卖人了,这种大拍卖的释出,仲介早就找口袋名单的投客就截杀掉了(这种下手比快的,谁跟你白天看 晚上看
作者: drmfs01 (red)   2017-02-04 09:26:00
同意 有目标区降1-2千万的案子 仲介一接到就会连络我我是刚需的买方 仲介也知道不是喊好玩的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09:39:00
都有中小建商拿余屋去融资了,远雄的存货有600多亿,其实建商才是杠杆开很大的族群,从过去股市经验看,散户中也总有一部份胆子大又贪心,杠杆开超大的
作者: smile75896 (smilie75896)   2017-02-04 09:50:00
别忘了还有外资在撑房价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09:57:00
另外像分祖产,或公司需要周转金,生病需花大钱,子女或孙子需要出国的,或者家里有笨蛋欠了地下钱庄钱,很多可能会需要急卖房,依现在市况,要急卖就得降价,卖掉就变新市价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7-02-04 09:58:00
杠杆开很大的 一年下来也死得差不多了 能撑一年死不降的 杠杆上都不会太夸张啦
作者: HarryHTC (Harry)   2017-02-04 10:00:00
怪了 银行每月提供给我银拍屋名单都几十间以上 怎么都缺钱?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0:01:00
杠杆开很大的如果有宽限期,哪会死,而且通常周转不灵也会先从家人亲友借钱或卖车什么的先档一下边卖房而且杠杆开最大的那种,房子跌一点,他们就无法卖了,因为卖掉还要贴银行钱,这种会先努力周转,最后爆掉进法拍,就算进法拍,也要先欠缴几个月加催收几个月,通常都已经半年一年后了十几年前的卡债风暴,欠百万以上的卡奴有几万人,胆子大的连卡债都敢乱借了,更何况房贷
作者: a0916327869 (左)   2017-02-04 10:20:00
建商资金来源是卖掉房子??别傻了都跟银行借好借满了
作者: candysagaboy (糖果男孩)   2017-02-04 10:22:00
买房的很多 已经没有多余资金再继续套了薪资倒退16年 还有多少钱可以套呢?现在买房的 颜总会说祝福和祈祷
作者: giveUstars (大城市的游牧民族)   2017-02-04 10:24:00
重点还是台湾经济啦...台湾经济持平就能撑过去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0:25:00
我主管中和的大楼,本来一户在卖,我们都想知道卖掉没,卖多少,结果还没卖掉,先被管委会公告四个月没缴管理费黑名单
作者: candysagaboy (糖果男孩)   2017-02-04 10:25:00
台湾的经济就是国力逐步下沉高龄化 少子化 已经没有多余的柴火可以烧了2050年 700万的劳动人口 要养600万个老人这是政府的统计数据 不是开玩笑的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0:28:00
这种给卡债风暴那时一样,都会先硬撑,最后全面一次爆美国雷曼兄弟风暴时也是一开始没迹象,说爆就爆
作者: candysagaboy (糖果男孩)   2017-02-04 10:29:00
还没讲年金改革欧 改下去就是断头潮了高中生1年少1万 10年会少10万唯一解是中国派500万人来台殖民
作者: Amewakahiko (天若日子)   2017-02-04 10:34:00
银行取消宽限期就好了,房市马上爆,可惜不可能
作者: Rocker5566 (摇滚56)   2017-02-04 10:34:00
空空在高潮什么, 建商仲仲不是让利了吗
作者: newstyle (人生不要有遗憾)   2017-02-04 10:34:00
高龄化 少子化的结果会怎么样?! 历史上有没有什么例子?
作者: flexin ((喘))   2017-02-04 10:38:00
回楼上 日本不就是个例子 可是台湾不一样
作者: lpllpllpl (三个LPL)   2017-02-04 11:04:00
分祖产的更难买 <--个人遇到两次..这种大部分都是亲戚转卖 实价都压的超低
作者: jimmy101 (Jimmy)   2017-02-04 11:09:00
一般建商也就那几招,案子预售如果已经卖了五,六成的那种不太会大幅降价,卖的差的会干脆退户不推案,案子少了,反正该裁员的裁员,问题也不大,余屋还是继续跟银行贷款,我认为会比较困扰的是上市柜的建商,这些大咖很难光靠买卖土地维持营收,所以接下来几年可以观察看看,如果景气还是持续低迷,反而最有可能开始带头推新案降价的会是大建商。
作者: tr920 (ivan)   2017-02-04 11:11:00
坦白说,银行也不是吃素的,放款部门评估风险,已经考虑贷款人宽限期后的还款能力,再加上这几年来银行的规矩愈趋严格,会因为宽限期到就断头的机率高吗?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1:16:00
假设一个人月入8万,投资个宽限期过要缴4万的房子,银行会不贷吗?但他月开支可能需要6万,宽限期过了,每个月就透支2万这月入的8万,要是个什么风吹草动,就GG了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7-02-04 11:23:00
V大举的例子就是宽限期到一定要脱手的投资人,这种人遇到下跌盘整是一定要死的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1:25:00
现在不是下跌盘吗?哈哈
作者: drmfs01 (red)   2017-02-04 11:25:00
V大说的 早就该脱手了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1:26:00
其实下跌不一定死,没量卖不出才会死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7-02-04 11:26:00
那你说的这种人多吗, 不否认可能有, 但我身边一个也没遇过更多数的都是衡量宽限期后的还款能力才去买房的甚至不用宽限期, 要赌宽限期才嘎得过去的,买房本就是豪赌甚至应该说, 风险承担上这种人本来就不应该买房
作者: hune (无)   2017-02-04 11:30:00
事实是房价大多是投客炒上去的,最先死得当然也是跑得慢的投客。尤其是小资型投客。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1:31:00
我举的这种例子,过去十几年,每过一二年卖,本金就能翻2倍赚,为什么早该脱手??你2013就看出是高点??就看出之后会量缩到卖不掉??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1:32:00
宽限期本来就是投客比较会用,真自住没事浪费两年利息干嘛投客就是要卖,宽限期过后不卖,资金流状况只会越来越差宽限期过后不卖,就只能出租撑著,基本上租金很难抵过本利摊还金额,资金流状况一样变差,只是大差小差的差别.不过政府绝对希望投客撑下去,最好撑越久越好,撑到最后不行才被法拍,由于已经还得够多,比较不会产生银行呆帐所以持平来说,这次政府应该是希望很缓慢很长期的下跌,让那些不懂得要尽早卖的投客陷入流沙陷阱,来减少银行出问题的机会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1:39:00
是的,我认为2013量多了6万栋,很多就是跳进去想说宽限期过了就卖的投客,他们在那之前的十年,大不了不赚钱,没有卖不出去的情形,他们心想宽限期过了平转没赚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没想到量缩到想赔点钱卖都没有买家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7-02-04 11:39:00
2013年底到现在 宽限期3年也到了,之前还没认赔的投客大2013年底到现在 宽限期3年也到了,之前还没认赔的投客大2013年底到现在 宽限期3年也到了,之前还没认赔的投客大2013年底到现在 宽限期3年也到了,之前还没认赔的投客大概头壳坏了,那按理说 这几个月来应该要来断头潮了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1:40:00
央行去年还逆势降息,应该就是我上面说的场景.不要让太多投客过早绝望,产生实质卖压目前只能靠美国升息不要太急太猛,台币猛升也不打压(有支撑效用,并预留美国缓升息时的跌幅)
作者: lpllpllpl (三个LPL)   2017-02-04 11:42:00
硬嘎头期款的自住客就会想要宽限期啊...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1:42:00
所以整个情况应该是刚需空头期望的快崩很难出现,多头反驳没有断头潮的现象反而是自方的陷阱,大概是这样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1:43:00
不是宽限期一过就会断头好吗?可以先动用家里存款,老人家退休金周转,预借现金,也能卖车或跟亲友借贷啊,有些呆子会去借信贷,想说撑到房子卖出再来还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1:44:00
硬嘎头期款的自住客是更狂的投机客,他未来本利摊还的钱哪来? 这种想法连投资都称不上,算是赌很大的投机客真的自住,钱就是钱,只想有能力尽早还钱省利息(少数有投资能力才会省下来用本金赚超过利息的利差,这种是少数)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1:45:00
房市十多年的暴涨,就让很多人变赌徒啊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1:46:00
我不会反驳v大的说法,毕竟政府本意就是要把v大的剧本改成我上面提的那种,目前看来也还在进行式.我上面那种剧本是为了总经利益,只好犠牲刚需卖方,请他们继续撑下去或者能力好的看价格有降,虽不满意但能负担,买了早买早享受自住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1:48:00
另外房子上涨,让一部份的人家里房子增值可以增贷,就增贷出来做生意,做生意一开始都认为会赚,但倒掉的就可能得卖房了,因为缴不起生意失败后的房贷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1:49:00
投资客则是用长轻痛换剧痛,最后卖出时赔的比较少一点,大概是这样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1:50:00
同意楼上,这就是彭老说的软着陆,只是我更悲观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1:50:00
刚需买方 (更正上方11:47错字)
作者: Amewakahiko (天若日子)   2017-02-04 11:51:00
宽限期就是开杠杆,低利好杠杆,不开吗? 过去几年非投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1:52:00
从30年前大家乐,20年前股市万点,到10年前卡债风爆,我对台湾人的赌性看很清,这波房市只是10年一轮的赌局
作者: Amewakahiko (天若日子)   2017-02-04 11:52:00
资客,也很多开杠杆的,跟本常态化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1:53:00
所以最后只能看开奖状况,如果撑不下去的数量<进场买法拍的刚需+投客,那么软着陆剧本可以继续下去.甚至还可以玩到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1:54:00
只是这一局庄家开太大,我认为只有倒庄这结局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1:54:00
第一批买法拍的投客再玩到断头简单讲就是日本连跌N年的状况股市的连环套多杀多,基本上就是众力合力赔全段,途中有买有卖的人赔的比较少.从头抱到下市的人负责赔全段差别在股市的进程几个月到一两年即可完成,房市则是放大十倍以上的年份每个进场者赔个两成,三个人就可以达成最早原价腰斩,但是时间就是至少2+2+2(三人份宽限期)年我4年多前 #1GngqIhA 这篇,就写好这件事等在那里,有看得进去的人,不会落人宽限期用完还继续撑的后果刚才突然想到一点,现在有房地合一税,所以投客不太可能为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2:05:00
高点套住的没低卖本钱,因为低卖还要贴钱,所以他们只有等断头,短期影响不到房价,房价下跌会由建商开枪,很快会有小建商快倒拼跳楼拍卖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2:05:00
了短线再度参与法拍,一定要有足够付满期的自备款,而且还要期待卖出时扣掉所有费用再扣房地合一税还有赚.所以可预见会买法拍的会变成以刚需为主力(没经验者透过代拍),所以现行投客无论如何会更努力撑住不进法拍(除非是找好转手者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2:07:00
所以我认为房价不会缓跌,会撑到一个点后,重摔一段,这重摔的一段,凶手会是建商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2:07:00
满宽限期(补漏字)
作者: diffmove (纵使相逢)   2017-02-04 12:08:00
成也建商,败也建商,跟股市一样,坑杀散户从不手软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02-04 12:09:00
客跳进去接法拍的.不过这个手段若要使出,有可能是真的要崩溃了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2:16:00
建商怕拉不下脸会玩一招,就是A建商因为欠钱把余屋抵给B建商还债,B建商就会把那些A建商抵债的余屋便宜拍卖,说这是因为A建商盘来的所以贱卖,一来跟自己建案无关,二来能贱卖换现金
作者: cloud7515 (殿)   2017-02-04 12:30:00
台 湾 不 一 样
作者: uebahantw   2017-02-04 12:31:00
还在作梦会有刚性需求抢著当盘子帮忙解套哦
作者: vaughn (草哥哥)   2017-02-04 12:32:00
其实想买房的刚性需求还是很多啦,只是他们的能力在五折
作者: hune (无)   2017-02-04 12:42:00
这篇推文财经水准蛮不错的,讲的也的确是事实。政府本来就不会让房市急跌崩盘,缓跌才是对政府最有利的。以26的说法就叫‘软着陆’。
作者: zenuo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2017-02-04 13:24:00
现在就是在拔河 比谁气长 房价脱离薪资很久了 在涨能涨到哪去
作者: jovis (Bella!Italia)   2017-02-04 16:02:00
房子那么多? 买主坚持什么
作者: fytnship (<( ̄︶ ̄)>)   2017-02-04 16:33:00
建议买房只需考虑比实价登录还低的 卖不掉的干脆自住
作者: LearnRPG (真是有趣的地方)   2017-02-04 16:42:00
如果以重划区来说 建商有好几个案子比较不会乱杀价不然自己前面的也出不了货 就看多能撑但只剩下一个案子或是只有一个案子在重划区的 那就很杀
作者: jagin (蟑螂五块钱)   2017-02-04 17:35:00
听到屋主讲这句话就是爽,然后房价越来越低,每天愁眉苦脸的
作者: wsx1983 (面对现实)   2017-02-04 22:24:00
房子盖那麽多,有钱还怕买不到
作者: rockhart (Line)   2017-02-05 15:28:00
早说了,以后多的是建商降价的新屋,二手屋价格硬邦邦,Pas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