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文:
台北市前副市长张金鹗今日表示,自己拥有的三间房子持有税,
今年总共才增加一千元左右,99%的人增加的持有成本并不高,如今少数极端的案例充斥,
混淆视听、积非成是,应该要再拉大自用与非自用间税额差距,才有利健全房市。
15日台大公共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举办“落实台湾居住正义政策工具座谈会”,
邀集学界对宅政策工具提出建言。张金鹗透露,
自己在台北市文山区总共拥有三间旧公寓,一间自已住、一间父母住,一间出租,
出租这间之前被市府以1.2%课房屋税,还是自己主动去更为出租2.4%的税率,
每间市价约千余万元的房子,今年的持有税总共仅增加不到一千元。
张金鹗表示,没有人去关注税基偏低的不合理和这十几年来房价增值那么多,
极端值的少数个案却被放大混淆舆论,那些房屋税缴上千万、地价税从30万变80万的人,
资产市值有多少?对于少数被加税者可以设立更健全的审查和申诉机制,
但制度精神一点问题也没有。
张金鹗认为,台湾现况是“大市场、小政府”(指市场机制大于政府政策影响力),
目前台湾房市的问题在于“市场失灵”,资源分配在手数人手里,
不动产应健立以“居住为主”的价值观。
张金鹗表示,市场拥屋数量结构大约是无屋族占二成、拥有一房的占六成、
二房的占二成,仅有1%的人是多屋族,目前房屋税率自住和非自住最高差三倍、
地价税差五倍,自住和非自住税额差距仍太低,应要拉大,才有意义,拥多屋、囤屋、
大地主等少数人负担更多。
对于住宅政策工具目前面临问题,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在于“资源分配不均”,
昆山科技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系副教授颜聪玲表示,
住宅政策可建立更多元的管理工具,例如公私协力办理的住宅政策、
扩及交通费用补贴的住宅补贴,行销“以租代买”,均有利于健全目前住宅市场。
国土规划及不动产资讯中心副执行长江瑞祥表示,
目前政府措施如不同经济地位给予相同补助,不论身份的社会住宅租期相同,
即是未充份考量垂直式的分配公平,不同弱势族群之间相互竞争资源,
在弱势分类上应更“客制化”,考量不同群体的需求、特性。
连结: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2108153
其他:
张前副市长真的很屌,自己拥有公权力,竟然敢挥刀砍向自己,
吓死我惹,有三间房子都没在怕跌价der,
比蔡英文说他在意劳工在意到哭,还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