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房产重税四大后遗症逐渐浮现

楼主: Tosca (hi)   2016-09-04 15:09:48
: → kimkim9988: 台湾房屋税万分之3~5,国外百分之1~2 09/04 13:34
: 推 newhander: 又拿自住当挡箭牌,我一间一年也只多缴一点不痛不养, 09/04 13:54
: → amury: 自住,赞成税制改革哦。 09/04 13:57
: 推 skj0225: 自住没差。 09/04 14:02
: 推 mune: 我自住一年房屋税从8000涨到15000 无感 09/04 14:08
自住没差
来看看本版几篇买屋文跟开箱文
作者J774 (MQ)
看板home-sale
标题[买/中和/新店/永和] 三房电梯(有车位或好租可)
时间Sun Sep 4 00:15:21 2016
买价: 1350内佳
居住正义 1%持有成本 这个人以后要年缴13.5万 房屋税+地价税
作者HowardChan (Howard Chan)
看板home-sale
标题[买/台中市/南屯、西区、南区]
时间Fri Sep 2 21:54:17 2016
买价: 700-900万(含车位)
这个人以后要年缴 7-9万
作者pylon814 (@@)
看板home-sale
标题宝君有谦、达龙达观实登开奖-0901实登更新
时间Sat Sep 3 10:16:45 2016
宝君有谦这个建案总共有99户,位置在马偕医院附近,房型规划是3~4房的房型,此次实
登共揭露了83笔交易。
单价大多分布在20~23万/坪,
总价大多分布在1000万到1400万
买这个建案的 以后要年缴10-14万
达观的户数比较少,只有24户,是位在南寮一带的大楼型建案,此次实登共揭露17笔交易
单价大多分布在14~15万/坪,分布图如下:
总价大多分布在550万到750万,分布图如下:
买这个建案的 以后要年缴5.5-7.5万
作者una422 (Una)
看板home-sale
标题[买/新北/淡水]
时间Fri Sep 2 14:08:02 2016
买价: 预算650万内
这个人以后要年缴6.5万
作者cd1200 (Finite State Machine)
看板home-sale
标题[买/北市/北投]
时间Fri Sep 2 15:05:12 2016
买价: 2500万以下
这个人以后要年缴25万
作者tigerbojo (强哥)
看板home-sale
标题[买//] 台中市/西屯区 西区 大楼华厦
时间Fri Sep 2 17:51:08 2016
买价: 1000~1500
这个人以后要年缴10-15万
作者xpresso (xpresso)
看板home-sale
标题[买/台南/新市]透天套房式新古屋
时间Thu Sep 1 23:12:59 2016
买价: 800万以下
这个人以后要年缴8万
作者misoso822 (melissa)
看板home-sale
标题[买//] 新竹市/东区/关埔
时间Thu Sep 1 09:36:34 2016
买价: 1500万左右
这个人以后要年缴15万
懒得再贴了
反正自住没差
板上有钱人超多 每年缴个五六万 十几二十万都没差的
欢迎来到居住正义 欢迎面对张金鹗口中的持有成本1%的世界~~
作者: newhander (新警察)   2016-09-04 15:13:00
不会房价腰斩税金就腰斩了,超赞
作者: oca (nessun-dorma)   2016-09-04 15:13:00
税这么贵 所以房价跌不是刚好吗?一直故意捏著某一边讲超好笑
楼主: Tosca (hi)   2016-09-04 15:14:00
是阿 所以就斩到连外劳都买得起刚刚好
作者: oca (nessun-dorma)   2016-09-04 15:16:00
所以啦 你通篇内文是不是假议题?
楼主: Tosca (hi)   2016-09-04 15:16:00
已经是现在进行式了还在假议题=.=?要不要贴个高雄华人汇房屋税给你看看 将近实价0.5%了别忘了目前房屋税计算公式跟实价无关耶 那房价继续跌华人汇的持有成本会飙到0.7-1% 不就达标了 还在假议题??
作者: oca (nessun-dorma)   2016-09-04 15:19:00
听不懂吗 税制改了以后房价自然会有修正时间拉长来看 税金是不是如你算的那么高还很难说勒
楼主: Tosca (hi)   2016-09-04 15:21:00
房屋税计算公式只依赖标准单价跟路段率 两者跟房价下跌无关所以税金当然是依然那么高 不懂你认为税金会降的依据在哪?
作者: zball (QQ)   2016-09-04 15:22:00
?? 房价高涨很大原因是税制过轻有利炒作不是吗? 既然税率拉高 房价水位自然跌落 自然实际税率费用也会落到同样水位
楼主: Tosca (hi)   2016-09-04 15:24:00
zball你的"想法"是正确 但实际只适用于地价税 而非房屋税
作者: zball (QQ)   2016-09-04 15:24:00
这对于要成家立业的年轻人应该是双赢才是 只是对于近期高点
作者: zball (QQ)   2016-09-04 15:25:00
入手的自住客跟建商来说是灾难就是了...
楼主: Tosca (hi)   2016-09-04 15:25:00
我可以马上贴个华人汇的房屋税跟你讨论 你就会发现在跌下去房屋税的实质税率会逼近1%甚至超过1%另外zball你的另一个问题是只看到炒作高到不合理却从不回答也不讨论跌到不合理的中南部商办问题高雄长谷50 五十层摩天大楼 还不到二十年 现在一坪不用八万这根本远低于建筑成本 土地不用钱给你 一坪八万你也盖不出所以如果只想说税制不合理 导致建筑住宅吵翻天那怎么不也讨论税制低 也救不了跌破建筑成本的商办?
作者: zball (QQ)   2016-09-04 15:33:00
...房屋税跟地价税一直被人诟病脱离现值太多 现在调整税基
作者: oca (nessun-dorma)   2016-09-04 15:33:00
1. 房屋税有折旧 你是在替他们担心什么?2. 新制税过多是因是果?讲一堆就是不敢讲高房价的 "因"
作者: zball (QQ)   2016-09-04 15:34:00
加速对齐不是好事? 真的超过现值再调降就好了有啥问题? 又
作者: oca (nessun-dorma)   2016-09-04 15:34:00
你扯再多 都无法对你的说法给出很具正当性合理性的交待在我来看只是在吓吓某些不做功课的人赶快上最后一班车而已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6-09-04 15:35:00
看你的文章真的是在污辱版友的智商, 房价下修税金自然也会下修,现行法律哪一条要依实价课1%的持有税你自己讲?
作者: zball (QQ)   2016-09-04 15:35:00
不是一百年才调一次 另外 现在房价高是因为建筑成本高涨??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6-09-04 15:36:00
现行法律从来都是估价而已,还有计折旧,你怎么就选择性不提了?
作者: zball (QQ)   2016-09-04 15:36:00
第一次听说耶...国际国内钢材水泥跟工人成本不涨很多年了一直以来垫高的房价成本上升很大部分是垫高地价 难道不是??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6-09-04 15:38:00
建筑成本更是搞笑,影响最大的土质改良成本还要买方帮你吸收?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6-09-04 15:43:00
医师你到底有多少房产啊 天天po文讨论持有税不累吗?
作者: cloud7515 (殿)   2016-09-04 15:43:00
是套了多少间 这么紧张
作者: het97306 (a i b t)   2016-09-04 15:48:00
有住要缴当然没差,没住要缴也难怪你会拉自住下水
作者: tiawiare (夏天与甲虫)   2016-09-04 15:50:00
不够高啦,再多收一点
作者: turgnev   2016-09-04 16:02:00
外劳王不要怕,没人买才会跌,你又可以多扫15间。
作者: mune (越来越它了)   2016-09-04 16:26:00
未来若持有税房地一起市价计算 也会有自住税率优惠以地价税来说 自住跟非自住的税率就有很大差别不管怎么改革 自住的那一间房子税率一定会让最底层的人都缴得起,至于投资的、非自住的,就不一定
作者: Marty (DNA探针)   2016-09-04 16:36:00
付的出房价 付不出税 卖掉就好 还是套太多间卖不掉?
作者: mune (越来越它了)   2016-09-04 16:41:00
话说回来 最近投资客言及税率都处处为自住客着想 真是另自住客备感温馨,加上昨天军公教也一同为劳工朋友发声,台湾真的是处处有温情。
作者: straggler7 (straggler)   2016-09-04 16:50:00
狡兔死 走狗烹
作者: cloud7515 (殿)   2016-09-04 17:20:00
家里有孩子的反而会希望房屋税调高一点来打房孩子长大之后买房压力才不会太大
作者: celhw (贪玩的小孩)   2016-09-04 17:32:00
我家有孩子怎不喜欢高税率。说穿了高税率就把自己资产变成政府税收而已。
作者: cloud7515 (殿)   2016-09-04 17:38:00
自助没差啊(笑) 住而且你所谓资产也会越来越贬值 还活在买房稳赚的时代吗
作者: skj0225 (KJ)   2016-09-04 18:44:00
百万房虫上街头了啦ZZZ
作者: celhw (贪玩的小孩)   2016-09-04 18:50:00
不管什么时代,若持续有通膨,所有资产都是相对货币增值。所以根本就没有房子的人才在那边期待房价掉下来买更大的。
楼主: Tosca (hi)   2016-09-04 20:24:00
其实以前的时代是没有通膨的 通膨是二十世纪才有的...
作者: ballpen (mercy)   2016-09-04 20:49:00
T大,中国古代发生通膨的次数不少喔,只是那时候大多与铸造钱币数量有关...
楼主: Tosca (hi)   2016-09-04 21:11:00
喔 古罗马也发生过阿 财政乱搞最后直接下令硬币含银量降低这就是名副其实的货币贬值 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由来不过通膨跟贬值不太一样啦 虽然看起来好像都是物价上涨通膨其实是二十世纪才有的 医学工业科技等等疯狂进步的关系不然人类文明不管欧洲亚洲 都是几百年来物价非常稳定因为以前科技进步太慢 生产也慢 寿命也短 动不动天灾传染病所以根本没有通膨的条件阿=.=
作者: wu7477   2016-09-04 22:02:00
王莽 董卓 隋炀帝 都发生过通膨现代国家脱离金本位后 国家更习惯利用货币偷走你的钱透过举债税基通膨做财富重分配当小偷把钱偷走你的钱还有人说好 匪夷所思高税基 豢养庞大官僚 资金人材只会流失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6-09-05 00:16:00
通膨最出名的就是辽国跟金国、三国时代的董卓也犯这错
楼主: Tosca (hi)   2016-09-05 00:18:00
你们讲的都是恶性通膨吧 我说的是经济学认为每年2-3%的通膨经济学教科书都写说长期来看通膨会在2-3% 其实大错特错欧洲亚洲从五世纪到十五世纪 几乎是没有通膨的 逼近0%以前太平盛世 物价根本超级稳定 除非天灾传染病打仗等等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6-09-05 00:19:00
通膨本来就是恶性的后果,近代才有控制通膨的概念问题是太平盛世也不过少数皇帝在位的几十年啊
楼主: Tosca (hi)   2016-09-05 00:20:00
整个中世纪横跨一千多年 其实很少通膨喔 因为没那种条件阿你说人口增长 靠背医学没进步阿 成长缓慢XD你说产出 更惨 还在农业时代 靠天吃饭 又没工业哪有 太平盛世动不动就几百年耶 中国最夸张了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6-09-05 00:21:00
依明朝来讲,15~16世纪大小战事从没少过,张相在朝也不过几十年而已
楼主: Tosca (hi)   2016-09-05 00:21:00
唐宋时期太平几百年不是吗?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6-09-05 00:22:00
就算是GDP第一的宋朝,辉煌不过三代
楼主: Tosca (hi)   2016-09-05 00:22:00
而且那时候全世界人口增长很缓慢的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都有讲
楼主: Tosca (hi)   2016-09-05 00:23:00
ㄟ 其实我的意思是你回顾去看 不管唐宋还是欧洲 过去几千年要维持每年2-3%通膨是很难的 物价几乎都很稳定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6-09-05 00:24:00
武功之治不代表民生富裕,书多看点会知道古代农民很可怜
楼主: Tosca (hi)   2016-09-05 00:24:00
就有打仗好了 文武百官的薪水其实也很稳定 几百年差距不大跟二十世纪比起来 光隔二十年 各国薪资就成长不少了
楼主: Tosca (hi)   2016-09-05 00:25:00
农民古今中外都很可怜阿 我的意思是你回去看 以前通膨很慢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6-09-05 00:25:00
随便连年大旱或决堤就要农民生离死别了,哪来的稳定
楼主: Tosca (hi)   2016-09-05 00:26:00
要这样讲也是啦 但那根本已经跟以物易物没两样了.....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6-09-05 00:26:00
反了,动乱时代通膨才可怕,只是都没有列入计算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6-09-05 00:27:00
看小说乱编吗? 先看三国志刘巴写的文章吧
楼主: Tosca (hi)   2016-09-05 00:27:00
当时作者都敢直接写是因为 以前的物价跟薪资很稳定
作者: wu7477   2016-09-05 09:01:00
富爸爸与穷爸爸的理论版r>g这本书数据真实性有些批评 但结论被接受二战时期贫富差距小 通膨也是因素
作者: fairyofmoon (工作 是 为了 不工作)   2016-09-05 10:04:00
怕什么 多看两诊就有了阿18世纪的稳定来自于 金本位制 与常态的通货紧缩
作者: wu7477   2016-09-05 11:12:00
左派学者的观点 渗透力强
作者: adifdtd (请加油~)   2016-09-05 14:00:00
感觉你很害怕
作者: daywalker (请大家重视全球暖化)   2016-09-06 00:20:00
回这么多没用 看好就压身家买 没钱就闪边凉快 还不快去扫货 阿 你没钱了齁 笑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