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ter (飞梭之影)
2015-04-29 00:50:50※ 引述《skychao (只想喝冰火)》之铭言:
: 我并不住家里,在外面租房中
: 我也不做办公室行政,我做工程师
: 我念用学贷的私立大学及国立研所
: 过著没有加班费但平常都会加班的日子
: 我愿意承认自己想要过著舒服的日子
: 但是我会对自己诚实也会努力
: 喔!对了!我是领年薪快100w的三十多的中年鲁蛇
: 家里没有房给我,所以我还是要自己买
: 并不是帮年轻人说话的就是年轻人
: 现在一般的国立大学生出去领不到三万一狗票
: 但你应该也觉得他们是不求上进,不值那个钱吧
: 另外一些人说什么大学学的工作用不到
: 我想问国外哪个大学学的就是刚好业界要的?
: 但为什么人家就可以大学生比较高的起薪
: 就跟市中心贵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土地原本就要最佳化利用
: 但在人均收入没增加的状况下,乡涨是什么道理我就真的不懂了
我学历可能比你还差, 高职跟私立科大毕业, 真的就技职体系出身
我不住在家里, 因为前年买了房子
我们公司也没有加班费, 如果月薪是N, 年薪中不属于月薪的大概有N x 8
年薪是最近三年才破百的
家里也没有房给我, 现在住的这间是自己存头期款买的
不要说现在的大学生, 当年刚退伍也是领不到三万很久, 25K一年后加薪变28K这样
那时候压根也不会觉得自己有办法在 30 岁买房子的
其实我回忆第一份工作用到的技术大部分反而是高职的时候学的基础
从第一份开始就是当RD写程式, 你要运用的就是过去所学基础写出老板要的东西
这对我而言是很有趣的事, 其实我幸运的地方可能是本科所学就是自己的兴趣吧
在我领28K没几个月后就离职了, 之后就换了35K、40K.......换了三份工作到现在破百
反正跳槽就是重谈薪水, 第二份工作以后谈薪水就是凭自己本事跟价值无关学历了
所以科大技职起薪低我自己也待过, 后来破百也亲身经历过, 才相信这不是不可能
我自己经验是起薪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之后有本钱跳槽谈高薪水
乡涨是什么道理, 其实就是个递减的道理
市区一坪三十万, 荒山一坪三万, 以十阶来说会连续 27,24 .... 6,3
市区一坪一百万, 荒山一坪三万, 以十阶来说会连续 89.3,78.5 .... 13.7,3
当城郊开发后, 生活机能就业各方面追上市区, 原价值50的地方增加到65
于是线性的状况下可能变成
100,97,92,85,76,65,52,38,21,3
荒山还是一坪三万, 但是因为城市扩大、公共建设等使得价值提升(涨幅高于它处)
核心提升到一百万的时候, 乡涨的现象就造成了, 因为它会跟着被提升
可能原本 40 万的变52万, 30万的变38万
以上只简单内插一下, 实际情况较复杂, 要用公式计算要考虑的常数变量太多
其实人跟地段都一样价值会不断改变
我新人跟工作六年七年后的年薪大概差了 2.5~3 倍吧
这几年我看的地方房价涨幅可能还没有这么高
人会因为自我努力而薪水提升, 房子地段也会因为建材公共民间各种建设推升它的价值
人均收入没增加这点其实看物价更诡异
物价飞涨, 理论上人的薪水没增加那物价怎么有办法涨, 谁会买?
但....它就是涨了, 而人还是继续买这些东西
因为只要人想要买, 再贵还是会去买
房子也是一样, 大家想要买, 那它不论涨跌反正就是有人要买
当然是有代价的, 就是大家感觉生活变得比较苦, 因为以前较轻松达成
简单来说, 目前为止的涨价是使人购买痛苦而不是使人无法购买
好比一颗硬盘的空间与台湾的土地一样是固定的, 平常丢档案进去没有负担
可是当硬盘空间不足时, 只好开始压缩档案, 会变的痛苦, 要不断压缩解压缩
当档案越来越多, 电脑就会更痛苦, 用更高的压缩率演算
当然万物都会有个极限, 压缩率与房价都会到无法支撑的地步, 可能现在已经出现了
硬盘满了你还能换颗更大的硬盘, 不动产的土地你无法期待海里再冒出新的陆地扩充
真的塞不进档案时就要开始删档案, 那就是大家讲的大量法拍或投客自杀等
可是只要市场有需求要塞进档案, 删出来的空间还是会被别的档案用掉
这些抛出来的房子也会被其他人接手, 因为始终有自住需求
所以你的质疑是合理的, 但不一定会反应现况
因为你不知道硬盘到底塞满了没, 压缩率是否已到极限, 还有多少档案等著塞进来
你觉得怪政府怪财团合理, 我是觉得不论在什么时代你怪东怪西都没用
有用的只有找出在那个环境下生存的方式, 环境不一定会适应你, 你可以想办法适应环境
对于黑手说而言, 目前的环境让黑手的生存价值高于办公室
为什么不去做黑手而要拘束于唸了大学或家人期待就一定要坐办公室的刻板想法?
当然若本来就没兴趣或厌恶做黑手, 选择坐办公室也没有对错可言
但就是自己要承担现在对于坐办公室做行政的竞争性与低薪
因为现实是有得选择而不去选择, 这观念就跟市区或郊区买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