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实价登录发威 卖8000万宅 缴税暴增9倍

楼主: a386036 (骷髅怪)   2013-08-25 23:29:10
实价课财产交易所得OK
不过目前税制是不重复课税原则
土地部分已经有课到土地增值税,所以土地部分无法再重复课财产交易所得税
所以财产交易所得税只能针对建物部分课
拆算方式有他的固定公式
建设公司卖新房子,或是法人卖房子也都要用相同公式来拆算
针对建物部分开发票
详阅之前版友提供的计算公式
文章代码(AID): #1H_I-w_r
我直接把公式转过来
中间也有它的问题存在
公式:
{卖价-当初买价-其他费用(如仲介费、契税、印花税、规费、代书费或公证费等)}*{房屋
总现值/(房屋+土地的总现值)备注1}=实际的财产交易所得
举例说明:
(一)98年a购入房屋价格1千万元,仲介服务费50万元、契税2万元、印花税1万元、代书费
2万元。
(二)100年以2000万售出a房屋,支付仲介服务费60万元。
(三)100年土地公告现值800万元+房屋评定现值200万元。
(2000-1000-50-2-1-2-100)*{(200/200+800)}=845*0.2=169(万)
169万财产交易所得则并入当年度所得里面
备注1:个人出售房地其原始取得成本及出售价格之金额,如经稽征机关查核明确,惟因未
划分或仅划分买进或卖出房地之各别价格者,应以房地买进总额及卖出总额之差价,按
出售时之房屋评定现值占土地公告现值及房屋评定现值之比例计算房屋之财产交易损益。
如:预售屋(国税局会跟建商要资料不要以为政府不知道)和实价登录后所有的交易
如果不知道买入成本才可用 第二种申报
(2)财政部公布之财产交易所得标准课税
房屋核定契价(公告现值)*核定标准税率(台北市当年度42%)
以a房屋相同条件
200*42%=84万
这一个计算公式
对于公寓或一般非超高楼大楼几乎没有影响
因为建物价值与土地价值比越大
后面的比例值会越低
k0939770752举的例子,房屋评定现值200万,这已经是大坪数豪宅等级
一般公寓产品房屋评定现值都落在10~20万之间,40年以上的甚至10万以下一堆
电梯大楼已依般住家格局,屋龄又是5年内的30万上下为多数
40几万就很吓人了......
公式计算
一般台北市公寓,土地公告现值多数落在600~1000
算他600好了,建物算20好了
以依样买1千万卖2千万,买+卖所付的仲介费算90万好了
(1千万的1趴+2千万的4趴)
算了把仲介费 代书费 契税那些 利息那些都算0
(2000-1000)*(20/(20+600))=1000*(20/620)=1000*0.032258=32.25万
这还是获利1万 很多费用都算0
如果以一般投机客获利1~2成来说,算2成好了
买1000万,加上交易成本1020加上利息1050好了
税后1300万卖掉,付了50万仲介费
(1300-50-50)*(20/(20+600))=200*(20/620)=200*0.032258=6.451万
比起原本的20*0.48=9.6万 还要来的低
这样搞对于台北市的投机客根本没差,台北市以外玩新房子的,皮绷紧一点
不过台北市以外房屋评定现值所得税率 多半在30以下甚至10几
比方说三峡区、淡水区、五股区、深坑区及八里区 14%
板桥区、永和区、新店区、三重区、中和区、新庄区、土城区、芦洲区 28%
汐止区、树林区、泰山区、林口区 26%
对于淡水与三峡影响就大很多
不过这样玩台北市以外影响都很大
因为建物价值不会少太多,可是土地公告现值低很多
再来最可怕的是地上权
因为土地价值是0
你赚多少都是获利,无法分算
在那就是那种SRC钢骨混凝土的超高大楼,土地持分很小
SRC钢骨混凝土本身建物价值就很高,可是如果又落在新北市
整个比率会很高
比方说板桥的全台最高住宅大楼,新北市的20楼以上大楼,如果又是SRC那就恭喜
※ 引述《pds1 (奋斗)》之铭言:
: 1.来源连结:
: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12013082500113.html
: 2.内容:
: 2013-08-25 02:12 中国时报 【陈宥臻/台北报导】
:  房市实价登录上路满周年,豪宅被国税局补税的案件增加。图为信义区内的豪宅。(本
: 报资料照片)
:  国库日益拮据,加上实价登录上路满一年,房仲业者透露,国税局要求实价申报的
: 案件有增加趋势,豪宅屋主更成为重灾区。日前有民众以总价8000万元出售大安区豪宅,
: 原以评定现值申报交易所得,结果国税局以实价登录为本,要求补税,税金从28万余元暴
: 增到240万元,差距近9倍,屋主欲哭无泪。
:  国库拮据 查税积极
:  5月所得税申报结束后,国税局陆续进行申报查核。中信房屋合作代书指出,近1年
: 来国税局已暗自实施“实价课税”,杀伤力跟奢侈税拟延长没两样。由于最近传出不少投
: 资房地产的屋主被要求补税,使得国税局以实价登录的价格,作为课税基础的争议浮上台
: 面。
:  国库困窘下,国税局查税变得积极起来。房仲业者透露,最近确实有包括成交总价
: 8000万元以上,甚至近亿元的高价买卖屋主被盯上,相对的,成交价在1000万~2000万元
: 的房主,较没有传出补税的问题。
:  税金从28万变240万
:  房仲业者指出,有个客户买卖8000多万元的房子,实际赚了600多万元。该屋主以
: 评定现值150万元,及财政部公告的北市精华区房屋评定现值所得税率48%计算,卖屋所
: 得为72万元,再以72万元乘以40%所得税率,于是缴28.8万元的卖屋所得税给国税局。
:  不过,国税局依照实价登录的资料,掌握该屋主赚了600万元,直接用600万元乘以
: 40%的所得税率,要求缴交240万元税金,等于屋主从28万多元的税金,一口气变成240万
: 元。由于国税局是依照所得税法查核补税,屋主只能接受。
:  信义房屋指出,房屋交易所得本来就依照实际交易所得来申报,是提不出证明买卖
: 实际价格证明时,才能以房屋评定现值申报交易所得税。
:  评定与实价差很大
:  地政士公会解释,所得税法第14条明文规定,售屋申报财产交易所得,必须以交易
: 时的成交价额,减去原始取得成本,再扣除改良、移转等相关费用后,以实际金额申报。
: 不过,许多民众被房仲业者误导,才会以为可以自己选择用评定税率申报。
:  信义房屋表示,就算民众以房屋评定现值申报,但国税局依法仍可以从代书资料、
: 银行端的金流,检视房屋实际交易金额,所以民众抱持侥幸心态,就算国税局不用实价登
: 录的资料勾稽,也有可能被查到。
: 3.心得或感想:
: 你还没逃?
楼主: a386036 (骷髅怪)   2013-08-25 23:31:00
老透天 土地公告现值2千万 建物价值5万
楼主: a386036 (骷髅怪)   2013-08-25 23:32:00
0.002493
楼主: a386036 (骷髅怪)   2013-08-25 23:33:00
就算赚1亿 财产交易所得也只要报24万多算25万好了根本不痛不痒25万的40% 也才缴10万
作者: riya (东京日和)   2013-08-25 23:43:00
结论:实价登录后新房子越难越难玩短线,结束。尤其是新大楼,这会不会引发北市大土地持份中古屋上涨效应
作者: riya (东京日和)   2013-08-25 23:44:00
或许可以探讨一下
作者: riya (东京日和)   2013-08-25 23:46:00
你用人头买新成屋,躲了奢侈税,却躲不了交易所得税
楼主: a386036 (骷髅怪)   2013-08-25 23:51:00
只要有交屋 有土地了就会瞬间降低
作者: richman (李奇)   2013-08-26 00:57:00
买旧公寓,房屋评定现值几乎是零,但买价扣掉公告现值还有剩余,那要怎么算,也都算土地里吗
作者: richman (李奇)   2013-08-26 00:58:00
假设买700万的房子,土地公告现值为500万,卖八百万这样怎么计算税金
作者: yrrh   2013-08-26 08:53:00
就是找税金可以抽比较多的项目来算
作者: Js1233 (尸ㄒㄒ你真是杂碎)   2013-08-26 09:32:00
卖屋后,如果土增税课了,就不会课所得税是吗?课哪一个是国税局自己找可以抽比较多的项目来算?是这样吗?
作者: Js1233 (尸ㄒㄒ你真是杂碎)   2013-08-26 09:33:00
那如果我两年内卖屋被课奓侈税,其他的税赋不就课不到了?
作者: Js1233 (尸ㄒㄒ你真是杂碎)   2013-08-26 09:37:00
糟!好像是我搞错了..
作者: kuoyu (^_^)   2013-08-26 10:17:00
楼上:土地课土增税 建物课所得税 两个分开算
作者: kuoyu (^_^)   2013-08-26 10:18:00
奢侈税其实有重复课税疑虑 但一派说法认为是对“交易行为”
作者: kuoyu (^_^)   2013-08-26 10:19:00
课税 回避了重复课税疑虑
作者: hitsay (国小生)   2013-08-26 11:08:00
请问...这意思是否就是==>土地比例要高,房子要老
作者: mini72929 (小明)   2013-08-26 17:50:00
公寓大楼土地持分很少,这样课建物的税,就会比较多吗?
作者: mini72929 (小明)   2013-08-26 17:53:00
超高大楼,土地持分就很少,这样建物的买卖所得税就会变很高的意思吗
作者: kuoyu (^_^)   2013-08-26 22:17:00
价差让土地与建物依照比例分摊 如果土地比例少 建物自然就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