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来个浅见,请尽量指教囉。
从台湾整体来看,由于高雄的大港功能,能将台湾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发挥出来,
要是看衰高雄的未来,那么连动的就是台湾的未来也就很难看好,就其它四都
来说,虽然有各自的发展规划,但就长远性来说,都未如高雄优。
也就是虽然我个人原先反对那些交通建设的立场,就有所反转了,就城市发展来
说,交通建设若能有远见走在前面是比较好的,君不见高雄较其它都市较为
方正宽广的棋盘式道路规划,就从日据时代受益到现在。因此
铁路地下化、轻轨、捷运等,虽然可能中短期内还觉得不那么贴近民众,但
小弟的观察是很多在地人也渐渐在改变自己的交通模式,当然这也归功于配套
的公共脚踏车系统。交通建设本来就有引领城市发展的功能,而且这些是高雄
未来发展成自由转口贸易大港所必然的配备之一。
但就私心来说,我是觉得高雄在相对应的人力资源养成上必未配合上,高雄在
转型,也要协助在地人力做转型与培育,要不然到时候进来也都是外来人口,但
在地的就业状况难有改善,有容易有所冲突。
简言之,硬件实力在发展中,软件实力也要跟上。
所以高雄房价来说,我也是长期看涨的,不过目前是涨得有点太快,中古屋
方面有点漫天喊价,尤其与新成屋的价差越缩越近,一方面垫高新屋的价格
一方面造成有行无市,版上实务界的大大多,不知有没有小弟一样感受到
入春以来高雄的房市好像未若去年热,也可能是去年太热,但小弟的看法是
吹成泡泡了,一些外县市的亲朋本来托我看屋要下手的,现在就纷纷缩手。
年前脱手的都赚饱饱,但近几个月,看得多卖出的少很多。
结论是或许今年这个小泡泡会破吧,毕竟人力资源没接上以前,就业与薪资
状况难有改善,外来人口目前在硬件建设完备前也不会那么大量进来,但现
在就涨成这样,试想就算未来进场的人力薪资月薪五万,如何在维持家庭
之余去供一坪20万以上的房子?而现在高雄市区的中古行情都已经垫高在
15万以上了,新屋也都在22万之谱,三年后脱手要怎么卖呢?
人还没进来,房价已经垫高,人进来后,买不起谁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