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dsafdsa2 (嘴砲麦当当)》之铭言:
: M型社会与全球化是有关系的
: 拿台湾来说 台湾大多是代工制造业 利润低 于是乎对于成本的掌控格外重要
: 人力成本也是一环考量 尤其是劳力密集的产业
: 以一个台湾的制造业集团 集团在世界搞不好劳工可到几万人的规模
: 而拜ERP所赐 世界各地的资料能够快速 迅速的转化成为数据库的data
: 台北总部搞不好几百人就够了 这几百人可能就是一些管理阶层 或是分析数据的人
: 而所谓的千人工厂 若也不是太高深的技术 产品比的都是价格战
: 柬埔寨 缅甸 人工不到100镁 印尼100多镁 雅加达 菲律宾200多镁
: 则台北总部考量到成本(人工 厂房) 效率(投入的总资本所得的产出) 和产能
: 三者之间取得的最适 就会选择该地生产盖厂房(顺便买地 炒地皮)
: 大部分的厂 盖在台湾都是亏钱的 因为就算你22k 一天做24小时 全年无休
: 还是无法竞争的过东南亚的低价劳工
: 所以台湾的厂 很多只专做样品厂 或做较高难度的种子单
: 主力的单 可能台湾接 东南亚生产 再直接出货欧美
: 现在大陆起来了 人工也涨起来 但还是比你台湾人便宜 且工人质的部分不输台湾
: 所以一些较难的单可能也直接大陆生产 出货
: 这样的一个状况 公司利用东南亚的廉价劳工还是赚钱
: 老板比以前更有钱 因为国际化可以找更低薪的劳工
: 钱是从全世界蒐刮而来
: 台北的那些管理阶层也是领高薪 但其他的22k就惨了
: 结论 1.中产阶级必然消失 因为厂都外移 以前的工人现在都不见了
: 而台北总部只需一些管理阶层 但人数不必多
: 2. 22k 薪水不可能高起来 因为你的竞争对手是东南亚低薪劳工
: 不要忘了印尼人薪水一个月才100出头
: 若要赌 我宁愿赌东南亚工人薪水涨价
: 3. 有钱人超有钱 超有钱就是置产 台湾税低养房成本低
: 我就到处买 但一定是挑好的点买
: 于是乎近几年趋势 住 商分离 好区大楼坪数变大总价高
: 全部加在一起看 M型社会 有钱人超有钱 穷人超穷 消逝的中产阶级
: 反映在房价上 台北超贵 其他城市只有好区部分点贵
: 这样看起来 说起来 也很合理不是吗?
: ※ 引述《aitt (喜欢美食与运动(M))》之铭言:
: : 1960年代台湾所得偏低,物资缺乏,那时候主要生活压力来自食物价格,
: : 来自能否温饱,反而是住的问题比较没那么严重,就连台北市那时房价
: : 也只5000-7000一坪,工作没几年就能全额拥有一间房子了.
: : 房价高涨的问题是从1970年代才开始发生,1970-1980年,
: : 台北房价从一坪1万涨到一坪8万,1980-1990年,从一坪8万涨到一坪40万,
: : 1990-2000年平缓,所得有增加,算是少见的买房幸福时期,
: : 但2000年至今从40万涨到80万,这几波的涨幅通通严重高过所得与物价增幅,
: : 60年代却是没有炒房的情况,也没有买不起房的问题,why?
: ^^^^^^^^^^^^^^^^^^^^^^^^^^^^^^^^^^^^^^^^^^^^^^^^^^^^^
: M型社会 有钱人垄断好区房价 不然的话现在台东房价也不贵啊 永远都不太涨
早就说过一直制造业本来就有严重的问题.
我念机械的,当我发现毕业后机械相关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学校所学的根本大大不同.
就觉得.
1.为了找工作而念书念得很好,根本再浪费时间,学历拿到了其他都假的.
(所以后来念硕士只是为了洗学历念爽的,之后我有空还要洗博士,哪间好毕业我洗哪间..)
2.工作根本很简单,高中毕业就可以了,因为你大学念四年都是假的.硕士更不用讲.
3.工程师说穿了根本没有竞争力,因为你不是拥有一样"一般人办不到"的技能.
更糟糕的是,你的工作技能只要高中毕业受训几个月就可以学会.
这样就算了,下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更糟糕.
既然这种工作很简单,那其他国家可不可以学?会不会被大量copy.
就像开饮料店一样,太简单了,所一一家好赚,隔天就变10家,过不久就变一百家.
果然今天再回头看,当年念书时,科技新贵还分股票,动不动都呛年新几百几百.
到今天,少数人才破百,大多数人干的辛辛苦苦之外.
更有人因为不愿意"这辈子就这样"所以开始换工作甚至跑回去考国考.
上面的其实也没好到哪去.
资本够大有去东南亚设厂的当然爽,但更多留在台湾的,其实死伤惨重.
而死伤惨重最严重的主因就是,工资太贵....
so.....台湾想要制造业走下去,开放外劳是必然的.
牺牲22K,开放外劳,台湾制造业还有机会.高层管理阶级的高薪也才发的出来.
不开放外劳,那就22K和一堆高级管理层和一堆公司一起死.
台湾政府无论谁执政,基本上也只会选第一样.
so...开放外劳是必然,哪个总统不怕被骂敢开的问题而已,这是烫手山芋.
另外讲更难听点,台湾各大赚钱的厂都有在国外设厂了.
像鸿海不是还被挖出在南美还是非洲奇奇怪怪的地方设厂..XD
台湾还在巴望台积电,联电,鸿海妈..XD...
人家早就把制造重心在世界各地设立好了,大家还在期待她们可以给台湾带来哪些奇蹟?
毕竟他门是商人,就向板上大家也是商人.
米国房地产投报率高,所以有人过去.
中国房地产人口红利超大市场,所以也有人过去.
之前我家也有在上海买房子.
你看我们鸡蛋会放在一个娄子里吗?..我台中台北没资产吗?
就是这样,当哪边感觉没赚头了,很快所有生意人都会把本撤走.
so...台湾制造业就是这样,政府不开外劳,大家就把钱撤走.
而房地产,则是因为台湾房地产保障太好,宇宙无敌好.所以大家把钱转回来.
而这些钱..人口减少?您再说笑话吗?光转一亿资金过来买房,想想可以底多少人口?
1亿买价值5亿的资产=50间1000万的房子=200人口居住需求量.
so....人口减少量根本跟不上热钱造成的房地产垄断量.就是这样.
所以才说,房地产涨跌根人口根本没关系,跟产业也没关系,跟新水也没关系.
跟有钱人的口袋才有关系.(当然持有成本会让口袋变薄,所以有关系)
房子不是买来给人住的,是买来储蓄的,台中空屋,我家也有贡献.
我爸就是不愿意租...他觉得他的房子被住过..不好.....就这样.
(不过他不懂投资房地产...所以其他人是不是这样想,应该不能用他来当范例)
基本上想要薪水涨,又想台湾拼制造业,这是不可能的.
(不要再一直梦想啥高技术,变得像德国日本还是瑞士那样.
第一,你不懂德国瑞士制造业,会不会你买德国原装进口但MIC...
不然你去开一间看看.
我爸和别人合开过,我看他的经验是,台湾制造业只需要奴工不需要技术.
有奴工就可以活,有技术会倒,还会被掏空,每年要上法院当证人)
要台湾拼制造业,就要开放外劳.
但台湾本土人,工作机会会大减,大部分人薪水更被压缩,工作竞争更残酷.
变成只能靠社会福利过活.而社会福利则是制造业回馈台湾.
就和现在的美国一样,外来移民者都超强,美国本土人民都超烂,靠社会福利过活...
so...台湾其实真正要发展有竞争力的,是贸易产业.
因为台湾地理位置有无法取代性的原因,其他港口很难取代台湾的位置.
当然也有人讲,啥釜山,香港都已经成形了.我们来不及OOXX.
但...有啥好怕的.
台湾当年怎样起家?怎样经济奇蹟?
仿冒王国,压低成本,削价竞争.到处掠夺取代人家的订单,到处钻到处打通关节.
对~就一样的方式套用...然后我们地理位置比她们优越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so..降更低关税,放更宽贸易协定,放更多利多...然后各大相关企业去想办法竞争对手.
就像东南亚制造业干掉我们一样.用这套传统手法,再去把贸易给赢回来.
但..这和制造业不一样的地方再.
台湾就他妈的面对太平洋最好的出口,又是东南亚的中心岛链第一岛的位置.
尤其物流钟摆性质绝佳.
这...东南亚就没那个能耐可以copy来和台湾竞争.
另外...其实今天台湾要搞自经区,也就是在干这种事情.
制造业不行了,大家都知道,不敢讲而已.
贸易则是一般人根本不熟,就只会在后面自以为优越的冷笑冷笑.
不过执政者应该非常清楚,贸易是台湾不得不走的路.
所以才搞啥五港一空,还丢一大堆钱下来建设发展.松绑一大堆法规.
当然这方面也一直有一个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台湾不是一个国家.
这个问题有跑国际相关都知道,可严重也可不严重.
目前最严重的一点在于,其他国家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台湾,该怎样和台湾谈...XD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技术问题,卡住了一大堆的国际互动.
也是造成台湾和外国谈一些中心,像前两天英国金属贸易中心的转运点这种.
都会ㄎㄟ/ 个几个月的时间才定案,而不是说签就签.
因为大家都在想,到底该怎样签...
这个技术问题当然是可以克服的,不过目前为止,都还在努力突破中.
要是有办法找到一种简单的方式突破,自然大家就会看到更多相关的贸易签属新闻.
so...贸易才是台湾真正可以走长久的路.
把重心全都放在贸易上面,台湾才走得出这一路以来的闷经济.
除非地壳变动,板块移动,不然台湾就是天生有贸易优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