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ans (Go for the eye)
2013-04-03 16:17:501.来源连结:
http://tinyurl.com/d4cqkue
2.内容:
【地产专栏】张金鹗:台北市需要房价指数及弱势族群住宅政策
Yahoo!奇摩房地产编辑部 – 2013年3月29日 下午11:38
未来就任台北市副市长后,我想推动的住宅政策有两大主轴,第一是“健全房市”
,第二是“保障弱势”。
在台北市长郝龙斌邀约入市府小内阁,担任台北市副市长,我可以想像,当郝市长
宣布此一爆炸性消息时,外界可能出现各种的不同声音,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我“
学者从政”的决定,我唯一思索的是:“我能为被批评为高房价的台北市,端出什
么住宅政策?”我如何在各界的压力下,让台北市朝“居住正义”更迈进一步。
住宅政策两大主轴 健全台北市房市
这些天,各界的邀访仍很多,在忙着准备赴任的同时,在奇摩房地产发表的专栏从
去(2012)年9月迄今,刚好半年,跟大家分享了一些我对房市政策的看法,而在这一
篇文章过后,下回得在恢复学者身份后,才能在此园地发表文章。
四月一日前,我也稍为厘清了心中所想,未来就任台北市副市长后,我想推动的住
宅政策有两大主轴,第一是“健全房市”,第二是“保障弱势”。
就“健全房市”来说,目前中央已有“实价登录”政策,从去年10月16日第一波揭
露讯息以来,民众可以从内政部的网络上查到一些区域的“成交行情”,不过,如
何解读该“成交行情”,以及对想买屋者,能在合理的成交价提供何种参考值,就
要各自解读。
坊间也有一些单位,迳自发表不少房市指数,让民众难以依循,因此,我想推动“
台北市房价指数”,除了有总指数外,还有十二个行政区的区指数。
当一些建商、代销业者或房仲业者对台北市每坪房价,竞相喊出100万元、200万元
或250万元,让外界误以为台北市房价已经这么高,殊不知,这只是大安区或信义区
某一两个建案的“表价”而非真正的成交价。
台北市房价指数建立权威参考性
我想在“台北市房价指数”中再细分出区指数,主要在于市中心的大安区与外环的
北投区或万华区,房价是不均等的,各区有各区的指数参考,资讯更透明,房价的
参考性更高。
此外,针对房价被烘抬,市场充满不正确资讯的情况,我认为,有必为加以“厘清
”,市府应适时提供较为正确资讯,一旦有刻意营造不正确成交讯息或广告不实,
导致购屋者做了误判情况,市府将主动提供其他相关资讯,供社会大众参考。
弱势族群是政府要帮助的核心
就“保障弱势”来说,弱势族群是政府要帮助的核心;我一直认为,住宅政策并不
只有“居者有其屋”而已,租屋的提供也是住宅政策的一环,当大家讶异,台北都
会外缘竟然有居住空间不到三坪的“笼民”现象存在时,凸显了租屋环境长期被政
策所忽略。
政府在板桥浮洲及林口A7站推出两处“合宜住宅”,并要求建商提拨5%~10%户数做
为出租之用,但两处合宜住宅禁卖期限(浮洲10年、A7站为5年)一到,建商就可以收
回出租的户数,并加以转卖,两处出租宅都非长久性。
而台北市政府近年编列预算将“安康平宅”,渐次转型为新型公营出租大楼,可供
低收入户长租,另也将兴建“只租不售”的社会住宅,大大弥补了长期缺了角的住
宅政策。
不过,其于保障弱势族群的政策核心,我认为,社会住宅在提供给特定弱势族群的
比例,可以逐渐提高,并提供社会照顾的配套协助,如此才能凸显政府落实居住正
义的决心;但过去有些区域民众担心“社会住宅”,住的都是经济弱势者,易变成
“贫民窟”,拉低周遭房价,对此,我认为化解之道是让建筑师规划出不错的大楼
,让民众对政府出品有信心,这是要努力的方向。
善用空屋 NGO团体居折冲
但社会住宅数量毕竟不足,市府在大力推动之下,另一个补不足的方法就是善用一
些空屋。
内政部长李鸿源日前提出,希望将台北市精华区闲置的校舍,修缮为可提供出租的
社会住宅,这是一个方向,但如何化解地方的反弹,在都市发展与历史情感上找到
平衡点,这是需要努力的。
至于我长期呼吁,台北市存在很多空屋,若能游说屋主转做出租,也是让租屋市场
更健全,而此就需要多一点的“崔妈妈基金会”的NGO团体,扮演与屋主协调的桥梁
,建立起租屋平台,就能让台北市住宅政策健全化更迈进一步。
我一直认为,事在人为,外界不必期待张教授来了,台北市房价就降了,过去的问
题,不是一次就能解决,要慢慢来,而台北市副市长一职将是我人生很大的挑战,
我会时时秉持着“我还能为台北市民多做什么”的心情,让台北市的住宅政策更健
全!
(张金鹗教授口述、编辑整理)
3.心得或感想:
(请勿转载非新闻网站之新闻,否则视为该网站广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