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YAMATO这个固有名词,溯其原义,将其解释为山+迹我是第一次见到,
可能是什么新说吧。
不过,一般主流学说,要折分的话,都是山+门,
公元600年到759年之间的《万叶集》把Yamato写作“山”(yama)和“门”(tö)。
这“山”“门”,很可能是从地形而来,九洲筑紫平野边缘就有“山门郡”,
离熊本平野也很近,YAMATO如果起源于九洲的话,YAMATO原义来自于山门也不出奇。
以日本列岛的信史而言,公元700年左右才开始有,自然YAMATO这个读音的信史,
也只能是公元700年左右,更早的记录,就得要从中原王朝的信史之中找。
中原地方以后的发展不管怎样,起码在公元前都是东亚科技文明最屈指先进的地方,
日本列岛的不少技术,如农耕铁器,推断都是要经中原或者吴地传播过去。
据中原史书记载,主要是三国志、魏志、倭人一节,日本列岛存在很多国,
可见其时日本列岛也谈不上什么民族、整合。
这些国之中,有一连合多国,比较强大的势力,是三国魏国在日本列岛之中,
唯一有拉拢的。
(个人认为,其他小国势应该不成气候,又或者太远,就遭魏国无视,
不与之建交,所以就没详细记录了。)
这个日本列国上,被魏国拉拢,赐金印紫绶,合三十余国的国,叫邪马台。
这个邪马台,它的读音,很可能就是YAMATO。
上古汉音、中古汉音,甚至是现代各种中文方言,都能用邪马台读出接近YAMATO的音。
至于这个邪马台,和现在的日本国、大和王权有什么关系,也还众说纷纭。
有邪马台九洲说,邪马台畿内说,邪马台东迁说等等,
因为日本列岛本土的信史未能涵盖这范围,所以也没有一个定论,
但是至少到隋朝,这邪马台起码在表面上依然存在。
成书于7世纪的《隋书》记载倭国“都于邪靡堆 则魏志所谓邪马台者也”,成书于唐代的
《北史》四夷传记载“居于邪摩堆 则魏志所谓邪马台者也”。
虽然这时候的倭国,内里肯定已经替换成为大和王权了,
就算不知道它究竟是畿内起源再冒名顶替,还是邪马台地方势力分家吃本家得位不正,
还是纯粹的就东迁过去了导致东升西落,至少YAMATO,如果邪马台发音真的是YAMATO,
这固有名词就是来源于邪马台。
回到本题,那长篇介绍了邪马台之后,和“日本国”国名有什么关系?
无他,就是结论,假如自己不为本国起一个国名,依中原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世界观,
日本国就会是啊,邪邪邪倭倭倭靡摩堆堆,让中原人音译起名就会这样。
当日本还在中原册封体制时,蔑称什么的应该也是可以忍忍,但当要完全独立,
国名的用字也自然是要好好的选一选。
在公元607年或者609年写出“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的国,
被回“皇帝问倭王”之后,还是摸摸鼻子,倭就倭吧,正式国名就仍是倭国。
个人认为啦,这时对国名的选字也开始有研究了。
从“日出处”,衍生出“日本”作为国名,我猜有一定才智和汉文文化修养的人,
应该也想得出,还设想要别人、要外族教,或者是太看扁当时的日本人了。
然后,公元663年的白村江之战后,YAMATO跟中原王朝关系决裂,倭倭倭是不能忍,
一定要叫“日本”,更别说邪邪邪了。
当然中原人会说,是自国皇帝赐名“日本”做“日本”,
但这说法连谁赐的都自相矛盾,有说是唐太宗,又有说是武则天。
至此,YAMATO就从邪马台的蔑称音译改做了日本,倭也改做同音的和,大倭变大和了,
但是还是读YAMATO。
有关邪马台变大和、变日本的事,如果听得懂日文,我推荐古代史新说チャンネル,
https://www.youtube.com/@J-history
这是九洲说的,畿内说在YOUTUBE比较难找到好的,只比四国阿波说和琉球说多一些,
或者是因为日本学术界的主流还是畿内说占优,所以学者不用花时间在YOUTUBE吧,
找不到我就不推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