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共和罗马在意大利的发展算很特别吧?

楼主: fw190a (las)   2022-06-26 13:38:12
※ 引述《ccyaztfe (1357924680)》之铭言:
: 如题
: 看了一下同时期以及更早的时代
: 当时普遍是城邦制,各个城邦有各自的法典、统治者
其实更早那篇民主的想回,但又觉得整个太复杂,
不知从何回起,这边散乱聊一些,
基本上认为,在部落与城邦的体系中,本来就具有高度民主性质,
关键之一就是公民兵或者部落全民皆兵的军制,
虽然这样的平衡一般会在规模扩大后被打破,
或者在一些政治体制中摇摆。
但无论是试图搞独裁的僭主,搞寡头的富人/贵族,
或是打破财产限制以公民身分为标准的"民主",
基本上都是必须考虑并处理社会潜藏的巨大力量。
(同时期希腊人表示对于波斯人的服从性难以理解)
简单来说公民大会Ecclesia层级的东西是普遍存在的,
问题只是在于,他行使权力的活跃度,很容易降低,
并因此让权力滑向主导具体事务的议会Boule,以及背后的贵族团体。
反而僭主tyrant,日常的敌人就是寡头的贵族集团,
所以要马靠平民阶级的支持,要马靠佣兵/军事统率来稳固政权。
所以很难继承并保持权威,另外只要风向不对或一个疏忽就会被扳倒,
也因为它们维持统治通常容易出现极端举措,又容易得罪"舆论引导者",
因此名声越来越臭。
以那个时代的框架来看,共和其实就等于今天的民主,
而雅典搞的民主,反而比较像近代的无产阶级革命。
但理念没有特别突破,只照顾自己市民的利益和诉诸文化自豪感。
结果输出煽动还没啥成绩,就被比较传统形式的斯巴达同盟盯上,
(加上境外势力波斯资助) 整个很微型冷战。
并在消耗中,陷入武力威吓与剥削同盟者的模式,
最后走向衰弱。
: 然后某个城邦变强了就开始征服其他城邦,最终成为大帝国
: 春秋战国这边如此,两河流域也是如此,希腊半岛也不例外
: 但是罗马这边却不一样
虽然我们历史记忆来说,容易偏向记住帝国和大的政体,
但以数量和持续时长来说,城邦+部落体系也是很耐久的。
东方的这个体系蛮早落幕,西周的武装殖民以及封建体制,
其实就跟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一样,都是在建立上层架构,盖过城邦体系,
最后形成类似王国规模的东西。
因此春秋即使有小国在城邦规模,却不见得有类似欧洲城邦的制度与政治型态。
两河流域类似的转化就发生得更早,更不可考。
回到希腊,希腊城邦整合不只是制度理念没到位,地形也太不利,
雅典方式的集权,如果配合独裁君王上位征服之类,
或许有点机会帝国化,但面对的外部压力还有内部理念结合起来是地狱级别难度,
所以要等到部落王国模式兴起的马其顿,来给希腊城邦压力,
强迫整合,但这样的整合也很有限又昙花一现。
马其顿的跨欧亚帝国GG之后,希腊又变回城邦联盟形式,
变成跟罗马进行微妙的互动。(一开始带路,后来反抗)
但最后以罗马的统治形式来说,他们失去或变化的并不多。
或至少转变相对渐进。
: 整个意大利半岛上除了罗马,还有其他不同的城邦
: 最开始共和罗马崛起时,先是加入了拉丁盟邦,之后打了一场内战,确立了共和罗马在盟邦内的地位
: 但即便打赢内战,也不代表共和罗马就完全掌控其他城邦
: 那些城邦虽然受控于罗马,但还是有相当的自主权,而且那些城邦人也是自认XX人,而非罗马人
: 直到后来经过了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等等事件,城邦在这些事件中贡献良多,
: 且共和罗马打出风采,打出拉丁人的荣耀后,这些城邦才开始想要“罗马化”
: 其他城邦有人向罗马要求完整的罗马公民权,而元老院拒绝了,因此在公元前91年就爆发了同盟者战争
: 同盟者战争打了四年,虽然最后是罗马赢了,但这些城邦却也如愿以偿得到了完整的罗马公民权,成为真正意义的罗马人
: 罗马并不是靠武力征服去迫使意大利的诸多城邦归他统治,而是靠着“魅力”使这些
: 这些城邦甘愿成为罗马人
: 虽然说共和罗马在之前对待这些城邦时其实很剥削啦
不可能是因为荣耀这种东西打仗啦..
尤其这个算是,极少见的,(起因是)为了加入对方,而打的内战。
结果自然是被加入那方稳赢,因为他一边打一边丢出妥协。
问题其实在于,为什么要这公民权。
最简单答案是,因为可以参与立法,共和罗马有以公民组成的部落会议,
虽不提出,但能对法律的通过进行表决。
(这如果用现代角度还不够民主我也不知道能说啥)
参与了立法,就不可能在战争出人出钱时,被差别待遇,分配额外的比例。
(虽说也就是因为加入一堆人,城邦制度立马吃不消,后续很快转化成帝国模式)
因为当时罗马常常打高耗时且遥远的海外战争,掠夺到的钱也不够多,
各方都感受到了压力,自然对于负担的问题会开始累积并深化。
: 不过这种发展方式还是很特别吧?
其实罗马的原则很简单,主要剥削的还是被打败的对象。
即使这种剥削也是透过很松散的外包形式。又包著各显神通的行省总督自由发挥模式。
外地的盟邦通常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地位,类似强制性质的条约军事合作伙伴,
除非后来自己想换边脱离,或内战站错边被打,就可能洗掉这种优惠。
(希腊城邦也经历过一波被打与重建)
只有同样在意大利半岛这种,很早开始定位就是一起出去抢劫的。
打起来能到势均力敌,而且内哄会让整体衰弱,才容易妥协。
另外一个更有趣的发展方式是,王国君主的遗嘱,把王国送给罗马。
我的解读是,既是罗马扩权的期望,也算是当地统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的妥协。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2-06-26 14:04:00
荣誉那段,我自己觉得会影响盟邦的认同感吧。讨要完整罗马公民权是一回事,但自我认同应该是另外一回事吧我倒觉得这种联盟诉求很高明欸有点谈判漫天要价的感觉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22-06-26 19:10:00
有趣的一点是 在东方世界 这种松散同盟很可能会把力气花在内部争吵大过一致对外而被集权对手车翻 但在西方世界有时候却是松散同盟协力对外抢掠 反而提高内部向心力与营运效率 结果能跟集权对手势均力敌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2-06-26 23:05:00
雅典那是有产阶级民主吧…西欧一起对外抢的前提对面一定打不赢他们,但凡踢到一次铁板或者被反杀就全散了,总得来说还是生存环境太舒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