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观点] 戳破国民党建设台湾的神话

楼主: A6 (短ID真好)   2022-02-12 23:13:01
※ 引述《helldog (妈宝地狗)》之铭言:
: 论者或谓,蒋中正任命陈诚主政台湾,反映了国民党最高当局在
: 大陆变色之际产生了土地改革的决心。此说不通。因为陈诚逝后,蒋
: 氏父子犹在时,当年参与耕者有其田的土改健将们,却一致公开将土
: 地改革归功于陈诚,而非蒋氏。显然蒋氏并非土地改
: 革的发心者,仅因用人不疑而支持陈诚政策。因此土改健将们也不担
: 心归功陈诚会得罪蒋氏。(黄树仁。2002a。〈台湾农村土地改革再省思〉。《台湾社会研
: 究季刊》47:P195-248。)
你拿这个当证据就莫名其妙
蒋本就支持陈诚土改
然后你到最后说 蒋仅因为信任 所以不是支持
这个论点根本是莫名其妙
而且本来政绩任命者和政党本来就会沾功劳 直到到现在都还是这样
除非你能提出 蒋是反对土改 而陈诚一意孤行的证据
不然并不能否定 蒋和国民党在这部分的功劳阿
问题你在下面一段 贴的却是支持蒋是顶住党内压力任命陈
你现在就陷入一种 党内压力不大的话 那就不能否定国民党的功劳
党内压力大的话 那蒋顶住压力和陈 都有功劳 进而国民党有功劳
很奇怪的逻辑....
: 另一方面,继陈诚之后接任台湾省政府主席的吴国祯并不赞成土
: 地改革。陈诚以行政院长身份推动耕者有其田时,阁员与立法委员也
: 多不热心支持。他们显然并未因失去大陆而变成热心土改。廖彦豪与
: 瞿宛文也承认:“除了地政系统赞成土改之外,财经系统为维持稳定而
: 不热衷土改,更主要反对土改的声音则来自以本省地主代言人自居的
: 政务委员蔡培火,以及倾向尽量尊重省议会意见的省主席吴国桢”。
: “国府内部除了地政改革派之外,热衷土改者不多若没有陈诚与他
: 背后蒋中正的坚持,看来耕者有其田政策很可能当时就不会在台湾实
: 施了”(瞿宛文。2015a。〈重探台湾战后农村土地改革〉。《台湾社会研究季刊》98:
: 1-9。)。
这个又不奇怪 你可以用现在民进党的情况来看
民进党这类情况特别明显
民进党在争议议题的时候 常常会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当哪种 成功之后功劳就会揽到政党身上 而且党内风向会趋于一致
非要说因为党内两种声音 就不算政党的
是很奇怪的一见事情....
但是如果看国民党以前情况的话
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分裂 或是脱党的情况
: 总之,陈诚在台湾推动土地改革,是个人长年政见的实现,而非
: 对大陆变色的回应,更非大陆变色后国民党人一致主张。不论是过去
: 的外来政权阴谋论,
或瞿宛文的国共竞争说,都不能解释台湾土地改
: 革的动机。土地改革的关键,是陈诚因为与土地改革无关的原因而主
: 政台湾,得以克服党内抗拒,遂行其土改信念。陈诚不等于国民党。
: (黄树仁。2002a。《被夸大的台湾土地改革及其渐炽的意识形态战争》。P169)
: ※ 引述《mshuang (竹碳乌龙)》之铭言:
: : 标题: Re: [观点] 戳破国民党建设台湾的神话
: : 时间: Fri Feb 11 19:04:55 2022
: : 1946年12月3日,行政院特颁“台湾地籍厘整办法”,飭令台湾长官公署施行,意在为台
: : 湾之土地改革打下桩基,隔年3月20日行政院又发“从字第一〇〇五〇号”训令,要求各
: : 省“佃农应缴之耕地地租,依正产物千分之三百七十五计算”。自此台湾开始实施土地改
: : 革,当时台湾省政府择屏东县先行试办。
: : 赵文山编著:《台湾三七五减租运动的透视》(自由出版社,1949年)页15
: : 1946年陈诚还只是参谋总长他算哪根葱哪根算可以对行政插手的
: : 1946年当时的台湾老大是谁你知道吗?蒋经国,一整挂来台接收的都是三青团,太子帮
: : 的人
: : 再来同样时间点1947年3月你知道谁在台湾吗?蒋经国!
: : 1947年3月17日他来台湾,3月20日就在屏东试办
: : 附带一提
: : 你的JCRR是民国几年成立的知道吗?
: : 1948年10月1日在南京成立了整整晚了一年,然后你告诉我375是美国人提议的?
: :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李清照是网红对不对
: :
作者: saram (saram)   2022-02-13 05:59:00
陈诚到死为止蒋都信任他的.你可以想像如亲生父亲般.台湾地主在蒋心目中没份量.这种改革政策只能听陈诚的.若当时有民主投票制度,土改就很艰难.菲律宾独立后,土改一直不成功.地主势力太大了.二战前日本土地改革也有极大困难.农民为生计跑去满州国.土地改革无法以民主解决.农民太愚昧,无法团结对抗既得利益
作者: tomhawkreal (阿汤)   2022-02-13 07:16:00
土地改革 刚好日本台湾都遇到强势外来者 机运不同菲律宾是已经答应要独立 放任程度较高 就不可能动摇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2-02-13 07:51:00
我就一直说啊,这些人,都是针对某事某人,特别设立标准只要拿去看看别国是不是对于同类事情,也是采那种标准通常会发现不是。甚至就算都台湾,遇到另外一群人或事标准也会跟着换。看多了,已经看到不是生气,而是开始觉得好笑那位版友算不错了,至少还拿出研究资料来主张
作者: saram (saram)   2022-02-13 23:54:00
想若土改拖个十年再做,政府高官会被地主买通,下手软了.政府与地主越远离,事情越好办.所以时也命也运也.刚好在那个政权更迭时刻,改革没阻力.农地转来转去都在农民(地主也是农)手上.而官员中没有农民,他们也对农地没兴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