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自之前在维基百科周朝写的东西
公、侯、伯、子、男本来都有各自的意义,是意义延伸才逐渐与爵位有关。其爵位体系一开
始也不是同一个体系[ak]。
公与伯属于西周中央朝廷官职的级别,尊称公的官员大多是师保等级,尊称伯的官员则是次
等的司马、司工等卿士。而伯本义为兄弟之长,意义延伸为宗氏之长和国君。而子原本是强
调嫡子地位,并借此成为宗族首领甚至是一国君长。
侯男属于“侯甸男”的地方诸侯体系,侯负责驻卫、视察、管理边境领土,而男次一等,可
能是侯、伯等所委派,协助侯管理边境领土。而不是周廷同一体系方国蛮夷君长,比较强盛
需要友好的方国君长称伯,而歧视外族蛮夷君长则贬称子[ak]。
所以可以发现,西周王朝中的大臣都称公,如周公、召公。畿内诸侯多称“伯”,如芮伯、
郑伯等。畿外诸侯多称“侯”,如鲁、卫之君称鲁侯、卫侯。当诸侯去世时,一律尊称公[2
99]。总之,周朝应该有爵位、等级之分,但绝不是五等爵制,其详细内容还需要继续研究[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