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再来谈谈明末的“崇祯历书”

楼主: tomhawkreal (阿汤)   2021-11-21 17:11:03
整个事件的起点,应该是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1629年6月21日)
钦天监根据使用348年,元朝郭守敬等人编制的《授时历》预测日食明显错误;
但礼部侍郎徐光启,依据西法的预报却符合天象
于是徐光启顺势奏请改历,得到批准
该年7月,礼部在宣武门内的首善书院开设历局,由徐光启督修历法
[传教士进入历局,参与历法修订]
历局聘请的耶稣会教士阵容如下:
龙华民(意大利人,参与短期编制)
罗雅谷(葡萄牙人)
邓玉函(瑞士人,参与短期编制)
汤若望(日耳曼人)
崇祯二年到七年,他们编译或节译哥白尼、伽利略、第谷、克卜勒等著名
欧洲天文学家的著作,构成历书的主要理论基础
崇祯六年(1633) 徐光启病逝,来不及看到结果
[实战考验]
崇祯七年(1634) 历书完成,然而并未立刻颁行,而是继续经过8次中西较量
包括日食、月食、木星、水星、火星的运动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才决定颁布新历
然而来不及实行,次年(1644) 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汤若望当时还在北京,删定历书为103卷
清军入关之后,顺治帝接纳该历书,改名“西洋新法历书”
在顺治二年(1645)颁行,距离首次完成已经超过10年
[传教士在皇朝重视的天文历法 取得立足点]
耶稣会在天主教传教过程中,比较愿意经过某些妥协来让传教更顺利
特别是“祭祖”这个问题;至于儒服代替西方教士服,更不在话下
至于能让皇朝方面重视,仍旧是天文历法,即使要花好几年“打擂台”
的过程,科学较量不必陷于宗教心灵方面的争论,必定会有结果
这也就是朝代更替之间,耶稣会仍取得新统治者信任的基础
至于教廷方面终于不能容忍祭祖,清朝对传教士已不再感到非常需要
双方决裂,则是后来的事
中国和西方的科学交流,终究还是受到各种条件限制而停止
作者: detonator (犬之爱)   2021-11-22 10:58:00
所以是谈了什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