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为什么华人文化保留的没很完整?

楼主: 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   2020-12-19 11:40:24
※ 引述《nerevian (寻道花果山)》之铭言:
: 一般现代化程度越高的地方 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越弱势
小弟我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中国的汉文化问题。
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很有趣的案例给大家分享一下。呼应这位朋友的论点:
"现代化程度越高 传统文化越弱势"
这个案例有点极端,那就是美国的阿米许人(Amish)
众所皆知,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的移民国家。其实各个民族移入美国时。
第一代通常都是保有做多原本族群的文化特色。
但是通常第二代第三代以后其传统族群文化越来越淡。
最明显的是语言,通常第一代会说其母语,例如中文。
第二代往往只会一点点,例如在美国一般来说第二代华人通常只会听加上说一点点。
第三代往往就失去母语以及大多数的习惯文化融入主流美国人。
但是在美国有一个族群非常奇特,来美国已经二百多年。但是不但没有失去母语。
甚至在文化习惯上也和主流美国人极端不一样,那就是阿米许人。
甚至在文化上,在瑞士原乡都很难找到这么接近17世纪瑞士德语区的族群。
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阿米许人。
阿米许人(Amish)起源于今天瑞士北部德语区,以及德国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
他们出现在17世纪的瑞士,当时瑞士地区出现宗教改革的浪潮。
当时有一群人,信奉门诺派的分支,慢慢形成一股相对保守的门诺派系。
(小弟不是基督徒,对教义了解不多,如果有版友对于门诺派有了解请补充指正)
在18世纪,由于当时日耳曼地区的穷困和宗教压迫。大量的日耳曼人移居美国。
并且这批移民集中在美国东北部的宾夕法尼亚殖民地。
这些移民主要的母语是德语,结果被当地的英语系移民称为宾夕法尼亚荷兰人
但是其实这些人不是荷兰人(Dutch),而是德意志人(Deutsche)。
但是母语又不是今天的标准德语,而是偏向瑞士山区的德语方言。
而阿米许人也是这一波南德/瑞士-德语移民潮的成员之一。
但是,今天绝决绝大部分的宾夕法尼亚德意志人已经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不会说德语。也没有保留太多原乡的文化,但是阿米许人是例外中的例外。
阿米许人今天在美国,普遍都会说至少两种语言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20-12-19 11:56:00
因为中国很早就去神化,是非常现世(实)的文化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0-12-19 12:52:00
说去神化也不对,是认为人也可以变神,虽然祂们更高等价值但信徒是有供奉换取愿望实现,要诸神为世俗信徒服务的功成名就的人对神明付出更热烈,也引导文化中他人更积极融入社会并且向上追求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0-12-19 13:42:00
这个...医生在古代地位不太高,至少没有举人进士高比较接近失意读书人无可奈何糊口的手段
作者: starfury (红茶与西洋棋)   2020-12-19 13:43:00
你提到的华人改姓,有时候是被迫的(虽然也是向主流靠拢)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0-12-19 13:43:00
何时转变成高社会地位,是可以探讨的点
作者: starfury (红茶与西洋棋)   2020-12-19 13:46:00
比如印尼华人在排华压力下,将姓氏改成印尼式发音拼写如黄改成Wibowo、陈改成Tantama...等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0-12-19 14:27:00
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增加直接管治区域等于增加收入,如果没有增加收入,那么还不如不管治好
作者: nerevian (I GET YOU)   2020-12-19 14:34:00
这例子缺少对照组 比如以移民到其他地方的同乡人为对照比对两个移民地的发展程度和两地移民原汁原味传统保留的程度 例如对比新加坡闽南系和台湾闽南系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0-12-19 14:37:00
阿米什人强行维持低收入低生产力,让不纳税不接受保险得以实现,不以大政府力量强行介入的话,只能任由他们自生自
作者: nerevian (I GET YOU)   2020-12-19 14:39:00
另外还有强调“原汁原味”这一点 以日本为例 看似传统同样也是让许多人形成日本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的刻板印象的文化符号 比如祭典古建等等 内里都是非常现代化的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0-12-19 15:05:00
日本神社的古建筑认定一直有个问题,他们有定期重建的习惯
作者: Alica (Torsades de Pointes)   2020-12-19 21:12:00
定期重建比较有名的就伊势神宫式年迁宫 花20年全部重建一次然后最新的完成后最旧的也差不多了 就又重新开始..
作者: verdandy (无聊人)   2020-12-19 21:22:00
阿米许有的派别还是会使用现代农机啦
作者: luckyluckyha (幸运)   2020-12-19 23:16:00
之前乡民爱说中国都假古建筑,其实日本很多现代重建里面一堆钢筋,最近日本在谈古法重建太花钱,故意的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20-12-20 04:22:00
日本神社跟伊势神宫一样保有定期重建习惯的少之又少到极少基本上是远远远不到足以讨论的范围天守阁重建大多用钢筋,因为用全木造就真的太大手笔如名古屋城的造价预估500亿日圆其它御殿or寺庙堂宇等的纯木造复元就不少如熊本城本丸御殿、金泽城五十间长屋、兴福寺中金堂等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0-12-20 12:38:00
现在没有人会用古代工法修缮
作者: ineedmore (想不到暱称)   2020-12-20 17:24:00
记得看过解说是阿米许人在成年前要出外流浪个几年,再来决定自己要不要回家乡继续过传统生活?
作者: Aotearoa (长白云之乡)   2020-12-20 17:50:00
还是有,像穴太众的粟田建设,第15代当主还在用古法修复石垣,只是用吊车吊巨石不晓得符不符合你说的古代工法https://reurl.cc/j5N11Z NHK的记录片可以看看虽然他的家业很可能后继无人了
作者: nerevian (I GET YOU)   2020-12-20 18:33:00
日本的天守佛寺一堆都是仿古新建 知名的不知名的
作者: Sinreigensou (神灵幻想)   2020-12-20 19:11:00
有道理 华人就是会极力在所处的社会出人头地所以对出人头地没用的文化就不太会保留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20-12-21 02:04:00
法隆寺和姬路城的修复都同时有重新研究+重现已失传的工法甚至东京车站也有,砖瓦间接缝鱼板形状的涂法(覆轮目地)本来已经失传,故泥水匠重新去研究100年前人家是怎么涂的法隆寺印象中是连飞鸟时代的木工道具都重新复原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20-12-21 20:46:00
台湾医师地位比较高跟日据时代政策有关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0-12-22 12:39:00
其实跟医师收入高更有关系,别忘了在股票分红时代,工程师地位也不低的,大家听到年薪百万眼睛就亮,地位自然不同当然后来改规则不允许靠分股票给红利,工程师轮班苦逼,就只是一个算稳定得工作,而非体面的工作
作者: mackulkov (跳舞好啊)   2020-12-22 21:28:00
Armish通常营养不良而且个头娇小因为生产力太低 活得其实相当不舒适…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20-12-23 00:10:00
Armish不是在伊朗吗?
作者: allgod (欧尬德)   2020-12-26 16:34:00
作者: wahaha01 (原来她是个机娘)   2019-01-06 20:40:00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