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1928年,中国第一次“武林大会”

楼主: moslaa (万变蛾)   2020-10-11 01:04:37
还满有趣的,转载一下文字部分 (有删去个人觉得较没意思的段落),
原连结里面有附不少老照片,有兴趣的版友可以看看。
来源 微信上的中国
https://chinaqna.com/a/115253
1928年,中国第一次“武林大会”
2020-08-28
召开武林大会、推选武林盟主,是武侠小说里一种常见的故事情节。1928年,以张之江、
李景林等为首的一批民国军界、武术界人士,试图将这种武侠故事搬入现实,他们成立了
民国武林的最高机构:“中央国术馆”。
为了将所有江湖门派纳入到该机构的管辖之中,他们参考江湖规矩,在馆内设立了“少林
门”与“武当门”。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被定性为“内家功夫”,划入武当门;其余
武术拳种,如查拳、谭腿等,皆被定性为“外家功夫”,划入少林门。
自清代武术界造出“内家”与“外家”的虚无概念、且编出种种“内家功夫大胜外家功夫
”的无厘头传奇,再被清末民初的武侠小说加以渲染传播,当时的中国民间武术界,无论
是尊武当为祖者,还是自称源自少林者,几乎全都以“内家”自诩,绝不肯说自己是低层
次的“外家高手”。
张之江小说戏剧看多了,强行在中央国术馆内搞出“少林门”与“武当门”的分野,很自
然地就引起了馆内两派“高手”的不服与争执。然后,在该年(1928年)8月份,终于酿成
了“少林门大战武当门”的风波。
少林门(外家)出战的,是门长王子平,时年四十多岁。武当门(内家)的门长孙禄堂,时年
接近六十岁,虽然常拿“内功”说事,但却很知道“拳怕少壮”的道理,他召来自己的师
侄高振东与王子平对垒,高振东时年只有三十多岁。比拼的结果,少林门说王子平占了上
风,武当门说高振东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各自宣布胜利。
馆内不团结,自然谈不上全武林团结。于是,张之江等人一番商议后,忍痛取消了“少林
门”与“武当门”的建制,将这两座“武林的泰山北斗”从现实中剔除,还给了武侠小说

少林与武当可以没有,武林大会却是一定要开的。早在“少林武当大战”之前,中央国术
馆就已决定,要在1928年10月份,在南京举办“第一届国术国考”。为了将之办成一场真
正的全国范围的“武林大会”,把藏身草莽的“武林高手”全数吸纳进来... 参赛者往返
南京的费用,全部由地方政府提供。
此次武林大会分预赛和正赛两个阶段。预赛是单人套路表演,有拳脚、摔跤、器械三个项
目,裁判评分合格就可以参加正赛。正赛也分拳脚、摔跤、器械三项,采取抽签分组、对
战淘汰的方式。
正赛是此次武林大会中,最让观众失望的部分。许多参赛者,预赛时打得一手漂亮的好套
路;但到了对战之时,则几乎见不到漂亮套路的半点影子。反而在比赛的第三天,出现了
选手孟唐春“猛咬与赛者之面,鲜血淋漓”的名场面。搂抱滚地之类手段在此次武林大会
上的频繁使用,打破了许多观众对武术的浪漫化想象。
从1928年10月15日开幕,到10月21日闭幕,这场民国首次全国范围的武林大会,共计持续
了6天。对于前来参赛的武林高手们,当时的舆论已有许多质疑之声。最核心的质疑,是
他们的所谓功夫,究竟能不能用于实战?
有署名为“干”者,在《现代评论》上撰文,直接批评这些武林高手的功夫“缺乏科学的
研究”,是没有实际战斗力的。他说:“例如所有‘持械’,往往和技击的技术没有关系
,一味是一套玩枪刀的把戏,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跳舞。”这位“干”还非常直白地说,所
谓的“内功”根本不存在,“完全是玄之又玄,不堪究诘”。
五年后,1933年10月,中央国术馆再次举办全国武林大会,亦即“第二届国术国考”。虽
然比赛规则较之第一次有所改进(比如开始使用拳套),但武术高手们无法将漂亮的套路
与实战合为一体,仍再次引起了围观群众的强烈失望。一名叫做田镇峰的看客,在文章里
失望地写道:“我注意留心的看了几天,……在短兵决赛的时候,人人手里拿着一支哭丧
棒式的短棍,两人上了台,不是对着抡,便是互相戳。决赛应当精彩,然而精彩(不过)就
是这样!”
为什么进入了决赛的武林高手们,不施展他们漂亮的套路,只是一味地“不是对着抡,便
是互相戳”?当然是因为漂亮的套路,在实战中远不如对着抡、互相戳来得有效。
对这个问题,中国武术界其实一直是心知肚明的。
1934年,《国术统一月刊》的一篇文章就直言,中国拳师平日里专练“死套子”,所以临
战时常常手足无措;反观西洋拳,从初学开始,除了“击球、跳绳,以及专练发达肌肉”
之外,还要搞“实习”,要跟人实战练习,所以临场不怯。
上世纪80年代(1980s),体育学教授、自幼练习套路武术的康绍远,也提出了区分武术与
技击的观点。在康绍远看来,“武术就是套路”,而套路是没有攻击力的:“年轻时,我
也是坚信(套路)武术的技击性。后来接触了拳击、摔跤、击剑以后,从武术与这些项目
的比较中,我才发现,武术就是一个锻炼项目和锻炼身体的各种姿势。”
上世纪90年代(1990s),另一位传统武术界名家赵道新则在接受访谈时明言:“拆招,或
称拆手、散手等,只不过是套路家和幻想家的托词和借口,它在师徒说手、同门喂手、同
道听劲等友善的场合还能派上用场,可一旦遇到生死、荣辱攸关的角斗……”“在瞬间的
强力冲撞中,有谁能把套路中的招数串珠拆散,并挑选出最合适的一个来呢?”
遗憾的是,这些实话并没有产生多少反响。
尽管早在1928年,孟唐春“猛咬与赛者之面,鲜血淋漓”,就已证明了套路不如咬脸管用
作者: Odaman (odaman)   2020-10-11 01:08:00
我好奇,当时的武侠有武林大会这种构想吗。是否倒果为因?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0-10-11 01:28:00
其实门派化是明末清初之后才开始演化出来,到后来路霸挡道收过路费,都是镖师跟路霸黑话套关系,交个过路费就继续保镖的段子跟说相声一样,靠嘴行走江湖而不是看拳脚练武防贼都不如练好嘴,三五句脏话喷喷都能名满江湖,而后来更不能能挡山羌,武术就越来越惨了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20-10-11 08:24:00
其实徐晓东开始靠打传统武术家之后 包括对岸网红甚至馆长 都有讲到一个重点 就是传武缺乏现代化训练跟实际对战经验 当然 也或许是现代竞技是要在观众战胜别人 这本质化不同恐怕就是现代竞技能一直进步的原因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20-10-11 08:44:00
明末清初看吴殳的纪录应该还是有不少武器对打的训练但是后来清朝禁兵器,民间武术大概也质变了
作者: lordguyboy (懒洋洋)   2020-10-11 09:05:00
别闹了 对方政府早就看破传武落后没屁用的事实了不然中国散打哪需要成立 传武为何整个站不上台面?最讽刺的是 散打是结合蒙古摔跤跟日本踢技跟传武几乎没关系 这种武术大会根本开来自爽用的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0-10-11 15:56:00
散打的摔技应该是取法自河北快跤,但现在提到传武几乎都是各说各话,不是踩就是捧,很难持平讨论。
作者: iamoldtwo (目标:单手脚离地拉单杆)   2020-10-11 19:26:00
现在的外家、内家名门大多是清朝后期创的李书文、郭云深、董海川、杨露禅
作者: randy123 (好色怪叔叔)   2020-10-11 21:32:00
之前看一位传武家说的很有道理,发劲演示时打出来看似很猛,但在实战中没人用,因为对手不会傻傻地站着让你打
作者: CODDDD (决胜屎刻)   2020-10-14 10:44:00
现在武术都纯粹表演用的吧,真正实战的是那些战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