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书评《土司政治与族群历史》

楼主: shaojun (吃汉君)   2018-12-25 15:54:49
书名:《土司政治与族群历史:明代以后贵州都柳江上游地区研究》
作者:陈贤波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
出版时间:2011年3月
一、
  有关中国土司制度的研究,以余贻泽、江应梁、凌纯声、张捷夫、吴永章、龚荫、李
世瑜、成臻铭等学者为代表,就土司制度的盛衰沿革,土司承袭、奖惩、军事、贡赋等制
度规定,土司统治下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明清“改土归流”的实施内涵,中国
史学界已有相当多期刊论文及专书做过详细地考究。 然而上述学者的研究,绝大部分是
透过正史、实录、官书、档案、方志等官方史料来呈现土司制度,其所代表的仅是朝廷视
角下的土司制度样貌,对于完整地了解土司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定程度的欠缺
;此外,这些著作注重对土司制度的“横向”分析,以明、清断代或归纳整理的方式涵盖
土司统治的种种制度以及统治下的社会发展与现象,虽然力图解释土司与地方社会的种种
关联,但对于具体的发展脉络却始终难以描述清楚,使我们在理解土司制度时,总有一种
“隔靴搔痒”的感觉。
  本书作者陈贤波,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
究员,研究领域包含明清社会经济史、广东海洋史。他以民族史的“区域视角”为思路,
对贵州都柳江上游地区的土司政治历史与地方族群文化认同进行观察:结合官方与民间文
献予以分析,重建都柳江上游土司政治自明初至清末的历史发展脉络,利用一些“新史学
”的研究面向与理论方法,逐例说明各地方族群如何利用土司历史去建构族群认同,进而
阐释土司制度在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与开发史中所代表的意义。
二、
  作者在“绪言”中,明白地告诉读者:他要以民族史的区域视角去书写土司与地方社
会之间的论题。因此过去传统的土司政策理论方法在本书中消失匿迹,取而代之的,则是
先重建地方土司政治的建立、扩张、崩解的过程,说明在时代演进中土司控制地区的结构
转折,再从“历史叙事结构”以及“宗族意识形态”的正统化过程等面向去观察土司地区
的族群对历史和文化认同的建构。
  本书分成两个部份,上编主题为“土司政治与地方秩序”,此部分作者以烂土长官司
张氏土司的政治发展作观察,将土司政治分成三个重要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张氏土司的
建立与巩固时期:明代朝廷在贵州建立卫所,形成边疆军政系统,但明代中期以后卫所制
度渐崩,“苗乱”渐趋频繁,朝廷倚靠土司平乱,因而形成“流土参治”的军政情形;第
一代烂土长官司张均本系汉人,其因随朝廷军队征苗有功而得以受封为当地土司;新土司
政权建立伴随而来的是土地扩张以及土著族群“夭苗”的反抗,透过成化年间流土官合谋
诬造的“播凯之乱”,烂土土司藉“请兵讨乱”夺取北部“夭苗”普安河流域的土地,并
与夭苗不断争夺土地控制权直至明末。第二阶段为张氏土司的鼎盛与分裂时期:清朝初年
,历经明清战争及吴三桂叛乱,西南土司政权们在动荡局势中陆续发生争袭仇杀,张氏土
司家族内部也不例外;张氏土司争袭失势的一方与其拥护者“六姓部众”于是转而进占普
安河流域,用计谋驱逐土著族群“夭家人”,而此时清朝政权初立,康熙皇帝对土司采取
宽松的治理策略,因而以新设立“普安舍”土司来合法化张氏土司的土地扩张,奠定了都
柳江上游支流普安河地区“以张氏土司为中心,辅以六姓部将”的地域支配格局。第三阶
段为张氏土司的衰落与瓦解时期:清中期在雍正皇帝“开辟苗疆”的政策下,土司家族虽
然得以再次扩张土地,但是随后流官分司机构的建立、沿江粮米采运制度与营汛布防,使
得官府势力得以深入地方;另外官府订出制约土司的行政规定,再加上地方头人利用帮纳
粮米的时机削弱土司对基层村寨的控制权,导致土司权威走向衰微;到了咸丰同治年间,
动乱四起,加速土司家族失去对地方的控制,最终被迫退出政治舞台。
  下编主题为“族群历史与文化认同”,此部分为作者在上编的历史脉络下,分别对张
氏土司家族、吴氏地方家族、绕家人民族三个族群的案例,考察他们如何利用土司政治的
历史来建构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对于张氏土司家族的族群认同建构,作者以都柳江上游
广泛流传的地方性章回小说《平南传》为媒介,首先考察小说故事布局与叙事手法,发现
《平南传》作者借由嫁接改造史实人物成为张氏土司的显赫先祖,再利用明清小说惯常的
虚幻情节,形塑出了张氏土司先祖在当地所被接受的“征南平乱”的传奇形象与事蹟;再
来作者从小说的“发现”过程与成书年代两个问题面加以考察,判定张氏土司的后人或直
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故事的维系和再创造过程;最后作者以黄平州重安江的重安司张氏家族
为例,说明此家族如何在先祖身分苗、汉不明的情况下,利用《平南传》的故事攀附烂土
张氏土司先祖,并进行“三宗四司”的通谱联宗活动以及建立张氏宗祠,表现出明清以来
汉人以文字与礼仪表示祖宗观念与仕绅价值的“正统性”文化认同。对于吴氏地方家族的
族群认同建构,作者透过吴氏族人自清末以来的“编撰族谱”和“兴建宗祠”两件文化活
动,以及他们梳理“迁黔八祖”世系的过程,说明了他们如何从借用正史记载,到借用《
平南传》小说情节,逐步将祖先历史建构在征南平乱的事蹟与“土司部将”的身分中,洗
清他们在其他族群中的“贼苗”污名。对于绕家人民族的族群认同建构,作者从他称“夭
苗”、“夭家”到自称“绕家”的正名转变,以及绕家人对于“被驱逐的历史记忆”的认
同胜过了对汉人身分的追求,指出不同于攀附英雄先祖、由苦难历史所凝聚而成的族群认
同形塑,如何在当代国家民族识别政策中,创造出其独特的族群主体性。
  最后在结语中,作者指出都柳江上游的地方文献与族群历史记忆,很一致地是由“苗
夷叛反”与“土司/部将剿抚息乱”这一套国家话语来表述,进而形成因土地争夺及土地
赋役关系而产生的“土民(苗夷)─部将(苗头)─土司”阶序结构。这一阶序结构的逐步稳
固,又再次内化成各族群的历史经验,成为标志自身“文化独特性”的重要依据。因此,
作者认为土司制度的存在在历史与文化的演变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影响地位。
三、
  由上述可知,本书最大的特色是运用“历史叙事结构”中的“历史心性”、“文类”
、“模式化情节”与“宗族意识形态”的正统化过程来论述都柳江上游的族群认同建构。
所谓“历史心性”指的是某一社会中人们理解、记忆与叙述历史的一种文化概念,表现在
人们对历史起源的叙事上,一般包含“英雄祖先”与“弟兄祖先”两种历史心性。 至于
“文类”则可以简单定义为“一种被沿用而产生许多文本之范式化书写、编辑与阅读模式
”,包含由《史记》书写结构被模仿而成的“正史”以及模仿、变更“正史”主题与形式
而成的“方志”及“族谱”。 “模式化情节”指的是人们记录下的人物和事件,或循叙
事模式而被书写,或因其符合此叙事模式而被记录,或因需要而被人们循此模式建构,而
以“英雄徙边记”为祖源叙事的典型。 “宗族意识形态”的正统化过程则指的是国家的
正统意识形态所规范关于祖先与祭祀的观念,被利用来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变化的历
史文化过程。
  在写作上编的过程中,作者就对比明成化年间的张熊所撰的〈张氏先祖祭文‧均公〉
与官方方志、实录,以及对比普安河畔的“六姓合约碑”与官方方志、奏疏,同时辅以民
族调查报告中的村民口述为参照,分别刻划出第一阶段里烂土土司先祖张均率军讨伐苗人
、定居烂土苗地,以及第二阶段里初代普安舍土司张宏谟与六姓部众驱逐夭家人、夺占普
安河流域的事蹟。作者认为由于这些事蹟被官方所认可,代表土地扩张历史的合理化,再
加上族谱祭文与碑文中的强调与呈现,成为各个族群后代口述中“祖先为平乱功臣”的事
蹟,符合了在“模式化情节”的历史叙事结构下,“英雄徙边记”的祖源故事模型。
  在写作下编的过程中,作者就以“历史叙事结构”及“宗族意识形态”的正统化过程
这两面向为主轴,来观察各族群个案。在张氏土司家族案例与吴氏宗族案例中,我们可以
看见“编撰族谱”与“兴建宗祠”在族群认同建构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外,作者在下编更运用“微观社会情境”来分析族群认同的建构。所谓“微观社会
情境”,指的是观察个人的行为如何一方面受种种新旧社会之组织、结构、规范所约制,
一方面又对他们有所选择、依循与改造创新,因此逐渐造成时代变迁。 例如在张氏土司
家族案例中,作者借由张氏后人张树屏、张嘉森所留下的纪录,观察他们如何透过不断补
缀《平南传》的阙漏、牴触与小说来源,使《平南传》内容更具有可信度以及符合张均征
南平乱的英雄事蹟;而在吴氏族人案例中,作者则贴身采访当代吴氏族人吴育平,透过他
编撰吴氏族谱的过程,观察他如何运用史料来攀附土司事蹟,建构吴氏宗族的“土司部将
”历史;最后在绕家人案例中,作者则透过检视当代绕家人的“民族正名运动”,观察绕
家人如何运用其“被驱逐的历史记忆”来争取成为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
  其次,作者突破以往“历史叙事结构”的“文类”侷限,将地方小说《平南传》作为
历史文本分析。本书的特点就是利用《平南传》与正史、族谱作对照,找出隐藏在小说背
后、代表张氏土司家族的“历史心性”。
  再来,作者就以往土司研究中的“土民─土司”关系,更进一步提出“土民(苗夷)─
部将(苗头)─土司”的阶序结构,并以此作为基础,论述都柳江上游社会的地域支配格局
,让张氏土司家族、六姓集团家族、绕家人民族彼此的认知关系得以被深入厘清。也许此
一阶序结构论述,可作为后人在土司制度(或者地域)研究上的新研究观点。
  不过,本书仍有一些有待改进的部分。首先,本书在引用族谱、碑文时,过于强调史
料的完整性,导致史料篇幅过长,除了压缩作者论述的篇幅,也妨碍读者阅读的流畅度。
  再来,本书以都柳江上游的张氏土司家族为核心去探讨土司地区的族群认同建构,然
而张氏土司家族是史载有据的“汉人土司”,相比于为数众多的“苗人土司”,这样的族
群关系结构可能只是属于特例,因此本书若能将着重的“汉人土司”再与其他代表性的“
苗人土司”的族群关系结构下做出粗略地比较分析,或许反而更能进一步建构土司政治对
族群认同的意义。
  总而言之,本书突破以往研究土司制度的侷限,运用新兴的历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具
体而微地建构出土司政治历史与土司地区的各个族群所产生交互影响,并据此提出新的看
法,可以说为研究土司议题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
参考资料:
1.王明珂,〈族群历史之文本与情境──兼论历史心性、文类与范式化情节〉,《陕西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王明珂,〈国族边缘、边界与变迁──两个近代中国边疆民族考察的例子〉,《中国社会
经济研究史》,2010年第3期。
3.刘志伟,〈祖先谱系的重构及其意义──珠江三角洲一个宗族的个案分析〉,《中国社会
经济研究史》,1992年第4期。
作者: KangSuat   2018-12-25 16:17:00
播州杨应龙家族明末连闽粤山区都开始反明了惠州陆丰客家人起义 被政府镇压 又找来漳州人驻守陆丰让陆丰变成客家人、潮州人、漳州人并立的局面大家最爱谈的抗日英雄姜绍祖就是漳州系陆丰人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12-25 19:00:00
很喜欢王明珂先生的文章,开拓新的角度
作者: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18-12-26 21:55:00
其实明朝对于土司的界定不甚严谨,例如缅甸、八百、老过与明廷的互动已经是外国的关系了但是明朝还是称之土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